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唐太宗与魏徵》故事解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3日 阅读:180 评论:0

唐太宗与魏徵

唐太宗虽然出身于大贵族家庭,但是他亲自参加了推翻隋朝的斗争,亲眼看到强大的隋王朝被造反的农民推翻。他总结隋朝灭亡的原因,所以,他当了皇帝后,总是以这些教训来提醒自己。唐太宗经常对他的儿子说:“一个皇帝,要是按正道办事,百姓就拥护他;如果他不行正道,百姓就推翻他,这实在可怕!”他又说:“百姓好比是水,皇帝好比是船。水能载船,也能翻船。”他认为人君应当“虚己以受人”,这样才能使有才能的人为尽心尽力地辅佐自己。

唐朝立国伊始,唐太宗理政非常勤勉谨慎。有一次,他问大臣魏徵,君王怎样才能“明”,怎样才是“暗”?魏徵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他非常赞成这个见解。因为唐太宗自己清楚,他并不是全能全知的人。唐太宗很注意纳谏。他曾经对大臣说:“我少年的时候就喜爱弓箭,得到几十张好弓,以为再也不会有更好的弓了,不久前,我把自己的弓拿给制弓的师傅看,他们却说这些都不是好弓。我问什么缘故。他们说,木心不直,自然脉理就斜;弓虽然硬,发箭却不直。我用弓箭定天下,还不能真正识别弓箭的好坏,何况天下的事情,我怎么都能懂呢?”

626年,唐太宗开始征兵。有个大臣建议:不满十八岁的男子,只要身材高大,也可以征。唐太宗同意了,但是诏书却被魏徵扣住不发。

唐太宗催了几次,魏徵还是扣住不发。唐太宗生气了,怒气冲冲地派人叫魏徵前来,训斥道:“那些个头高大的男子,自己说不到十八岁,其实可能是故意隐瞒年龄,逃避征兵。我已发布诏书,你为什么扣住?”

魏徵不慌不忙地说:“我听说,把湖水弄干捉鱼,虽能得到鱼,但是到明年湖中就无鱼可捞了;把树林烧光捉野兽,也会捉到野兽,但是到明年就无兽可捉了。如果把那些身强力壮、不到十八岁的男子都征来当兵,以后还从哪里征兵呢?国家的租税杂役,又由谁来负担呢?”

唐太宗虽觉得魏徵说得有道理,可还是有些不服气。魏徵接着说:“陛下的诏书上清清楚楚地写着征招十八岁以上的男子当兵,现在不到十八岁的男子也得应征,这能算讲信用吗?”

唐太宗吃惊地问:“我什么时候不讲信用了?”

魏徵说:“陛下刚即位的时候,曾经下诏说,拖欠官府东西的,一律免除。可是官吏们照样催收,这是不是说话不算数?陛下曾明令规定,关中百姓免收租赋二年,关外百姓免除劳役一年。如今已经服了劳役或交了租赋的又被征为兵,这是不是说话不算数?陛下每每强调以诚信待人,但征兵时,却无缘无故地怀疑百姓,这是讲信用吗?”

魏徵的一席话,说得唐太宗哑口无言。好半天,唐太宗才说:“我过去总以为你固执,不通情达理,今天听你讲国家大事,才知道我的过错很大啊!”于是,唐太宗又重新下了道诏书,免征不到十八岁的男子。自此以后,魏徵更加得到唐太宗的信任,并且还担任了太子的老师。

贞观四年,唐太宗打算到洛阳巡游,于是下令修洛阳乾元殿。大臣张玄素上书反对,他说:“巡游东都,先修宫室,这不是当前的急务。当年平定王世充时,凡隋朝宏大奢侈的宫殿都拆毁了,赢得了人民的拥护。现在还不到十年,又建豪华的宫殿,为什么以前的坏事,又去学它呢?关中是全国的要地,应千方百计使其保持稳定。目前民生凋敝,陛下这样做,就是走隋炀帝的老路,那弊端,恐怕比隋炀帝时还严重呢。”唐太宗回答说:“你说我不如隋炀帝,比夏桀、商纣王怎样呢?”张玄素说:“如果这项工程不停,将来的命运和商纣同样可悲。”唐太宗认为张玄素说得有道理,就接纳了他的建议,下令停建。

还有一次,唐太宗到九成宫,随行的宫女住在围川县的官舍里。不久,宰相李靖和王珪来了,当地官吏于是把宫女迁到别处去,把官舍让给了李靖居住。唐太宗知道了这件事,很生气地说:“为什么轻视我的宫人?难道这些人在此作威作福了吗?”准备下令惩罚这个县令。魏徵说:“李靖、王珪是朝廷大臣,而宫人不过是后宫服役的奴仆。朝廷大臣到地方上巡视,县令要向他们请示公事;大臣回朝以后,陛下也要向大臣询问民间疾苦。官舍作为接待朝廷官员之处,这是合情合理的。宫人们只负责处理生活小事,从来不接待来访的客人。如果因此惩罚县令,将会引起天下人的批评。”唐太宗听了魏徵的话,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不再追究了。

唐太宗鼓励各级官吏有什么说什么,不要因为怕得罪皇帝而隐瞒真相。有一次,他询问监修国史的房玄龄:“自古以来撰修国史都不让本朝的君主看,这是为什么呢?”

房玄龄回答说:“一个正直的史官,他撰写的国史一定会如实地记下君主的功过。君主看到里面记载着自己的过错,一定会发怒,所以国史都不让本朝的君主看。”

唐太宗说:“有什么写什么,怎么会得罪君主呢?我很想看看国史上怎样写的,把以前的错误作为今后的鉴戒,有什么不好呢?”房玄龄于是整理好唐高祖、唐太宗两部分的史料,送给唐太宗。唐太宗看到六月四日下面记载的玄武门之变有关杀死李建成、李元吉的部分叙述得十分含糊,便把编写国史的史官叫来,细致地讲了一遍当时的情况,并说诛杀李建成、李元吉一事不必隐讳,因为这是安定国家、有利于百姓的事情。他还说“史官写历史,应该去掉浮词,直书其事,这样才能起到惩恶劝善的作用”。

贞观中期以后,唐朝更加繁荣昌盛,政治也愈加清明,朝臣们都开始歌功颂德,赞扬太平盛世,只有魏徵不忘过去的艰苦,居安思危。他给唐太宗上了一道奏折,指出他在十个方面的缺点,希望他警惕,保持贞观初年的好作风。

唐太宗不仅能纳谏,并且主动采取措施引导大臣评论朝政,提出改进意见。唐太宗登基伊始,因为态度威严,大臣们都非常害怕,所以很长时间无人进谏。唐太宗发现这个问题以后,主动改变作风,自己有意识地找大臣交谈,摆出一副和颜悦色的面孔,以减轻大臣的畏惧情绪。对敢于批评朝政的大臣,他还给予赏赐。

有一次,唐太宗准备把元律师处死刑,当时孙伏伽不以为然,批评太宗说:“元律师没犯重罪,陛下判刑过重,实际是滥加酷刑。”他接受了孙伏伽的批评,并且把价值一百万的兰陵公主园赏给他。有人评论说:“赏赐得过于优厚了。”唐太宗说:“我从登基以来,大臣没有敢批评朝政的,这次厚赏孙伏伽,就是为了鼓励大家关心朝政,多提意见。”

唐太宗为了给群臣创造进谏的条件,创立了一种制度,即让谏官、史官在政事堂开会议论朝政。实行这种制度以后,谏官能及时了解朝政内幕,宰相不敢谎报政绩。军国大政如果有错误,谏官有权当面指责。同时,史官参加政事堂会议,可以及时地了解皇帝和宰相的言行,然后根据第一手材料编写史书,这对统治者来说是一种监督。

在唐太宗的倡导下,大臣们都敢于直言,甚至连一个地方小官也敢于说出自己的意见。栎阳县丞刘仁轨是个小小的八品官,他反对唐太宗在秋收大忙季节出去打猎,要求改在冬闲的时候进行。唐太宗不但采纳了他的意见,还提升了他的官职,作为鼓励。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意思是说,人们用铜镜照自己,可以看见穿戴是否整齐;以历史为鉴,可以知道历代兴衰和更替的原因;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吸取经验和教训。

643年,魏徵病逝,唐太宗悲痛万分,亲自为他撰写碑文悼念。以后他时常怀念魏徵,说:“魏徵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645年,也就是魏徵去世后的第二年,唐太宗远征高丽,劳民伤财,损失惨重。回来的时候,唐太宗想起了魏徵,十分感慨地说:“假如魏徵在世,他一定不会让我有这番举动的!”

唐太宗善于纳谏,群臣们也都积极进言,所以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唐太宗不愧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izhitongjian/2022121694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