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著作解读

《哈特 战略-间接路线》作品解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6日 阅读:279 评论:0

巴兹尔·亨利·利德尔·哈特(B.H.Liddell Hart,1895~1970)是英国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他虽非标准的职业军人,其最高军衔只是个上尉,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声名赫赫的欧美名将却以作他的信徒而引以为荣。
利德尔·哈特生于法国巴黎。8岁时随父母回英国定居。1913年进入英国历史悠久的剑桥大学攻读近代史。他对军事历史尤其是对战术史很感兴趣,特别是对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格外仰慕,并立志致力于战争研究。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不顾父母反对,毅然投笔从戎,在皇家约克郡轻步兵团当兵。1916年7月,在参加规模浩大的索姆河会战中,先后三次负轻伤。同年9月,他在养病期间撰写了《英军进攻索姆印象记》,开始了著述生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两年中,他在英国本土的一支志愿部队担任副官,撰写了几本关于步兵训练的小册子。
1920年,这个年仅25岁的小伙子被陆军部指定主笔编写《步兵训练手册》最重要的战术部分。其中,他一反传统的阵地战思想,大胆阐述了机动战的主张。同年6月,利德尔·哈特在国内首次见到了索姆河战役坦克战计划的制定者富勒上校。在富勒的影响下,他成为“机械化战争学派”以坦克作为主要进攻力量主张的积极倡导者。
1929年,他在多年研究军事成果的基础上写成并出版了《历史上的决定性战争》一书,初步阐发了“间接路线”战略思想。1932年,他出版了《英国式战争》一书,具体发挥了“间接路线”战略思想。1935年,利德尔·哈特进入久负盛名的《泰晤士报》任军事记者。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他以英国几家大报纸特派军事记者的身份赴伊比利亚半岛前线进行实地采访,撰写了大量的战地通讯,所述所论坚决捍卫了富勒和他本人多年坚持的“机械化战争”理论。1941年,他增修再版了《历史上的决定性战争》一书,并改名为《战略:间接路线》。该书通过分析西方2500年来的大量战例以及两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阐述了间接路线战略理论。
战后,利德尔·哈特在欧美军事理论界声望日隆。1946年,《战略:间接路线》再版,在世界各国广为翻译出版。不少国家的军事院校把它当做基础教材,西方许多著名将帅将之奉为经典。
利德尔·哈特一生勤于笔耕,著作多达30余部,并有大量文章发表于报刊杂志,而《战略:间接路线》则是其代表作。《战略:间接路线》最早出现在1929年,最后的增订版则在1967年。这本书不仅宣扬了其“间接路线”,而且对于战略理论也作了有系统的扼要分析,尤其是有关大战略的思考更开风气之先,直到今天仍受到全世界的尊重。《战略:间接路线》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同为不朽巨著,应同时研读。
《战略:间接路线》全书共4篇22章,另有3个附录和17幅地图,约38.6万字。第1篇名为“20世纪以前的战略”,包括第1至第10章。第2篇名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略”,包括第11至第14章。第3篇名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包括第15至第18章。第4篇名为“战略的基础”,包括第19至第22章。值得一提的是,1967年作者又在第3版的基础上扩大为第4版,增加了第23章,即“论游击战”。

第1篇 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20世纪这段历史中的战略


本书的第1篇主要总结了从古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西方历次重大战争的经验教训。
在第1章,利德尔·哈特阐述了军事史和战争史对于军人这个职业的重要性,说明了他写作本书的原因。作者在广泛研究军事史和战争史的基础上得出了以下结论: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进行战争所采取的“路线”如果不具有某种程度的“间接性”,不能使敌人感到措手不及,难以应付,那么,也就难以使战争取得有效的结果。这种“间接路线”,既有物理性的,也有心理性的;通常都是物理性的,但终归是心理性的。在战略上,最漫长的迂回道路,常常又是达到目的的最短途径。利德尔·哈特说,对战争进行全面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找到新的战争原理。对普通军事人员来说,他的军事学说知识没有牢固的基础,好像一个倒立着的金字塔,头重脚轻,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
第2章,作者研究了希腊时代的战争,着重探讨了埃帕米农达斯、菲力浦和亚历山大战争中的战略。第3章,作者研究了罗马时代的战争,以汉尼拔、西庇阿和凯撒战争为重点,阐述了间接路线战略的优越性。每当他们采取直接路线的战略行动时,他们总是遭到失败,而一旦转而采取间接路线的战略行动,他们就经常取得胜利。第4章介绍了拜占庭时代的战争,重点介绍了贝利撒留和纳尔塞斯的战略思想。第5章,介绍了发生在中世纪的战争。第6章研究了17世纪的战争,重点介绍了古斯达夫、阿道夫、克伦威尔和杜伦尼的战略特点。第7章以马尔波罗和弗里德里希二世为重点,研究了18世纪的战争战略特点。第8章重点研究的是拿破仑·波拿巴的战争战略。以战争史实证明,拿破仑胜利是因为他采用了间接路线战略,拿破仑最后的失败是因为联军偶然地达成了间接性行动,这虽然是一种心理上的间接路线,但是却起了决定性作用。第9章,利德尔·哈特研究了1854年到1914年的战争,主要包括克里木战争、美国内战、毛奇指挥的战争和日俄战争,这一时代战争的教训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证明采取直接路线毫无效果。利德尔·哈特假设如果日俄战争时日军采取间接路线,使用一部分兵力来切断俄军在哈尔滨和沈阳之间的那条防卫薄弱的交通线,那么,结果将比后来的要好得多。
通过对以上战史的分析,利德尔·哈特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一、在他研究的30次战争、280多场战役中,只有6场战役采用了直接路线的计划,夺取了决定性胜利。
二、在大多数战役中,是采用间接路线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三、战略上的间接性是最有希望最经济的形式。
四、一般来说,历代名将在面临形势上或数量上处于优势的敌人时,很少采用直接的攻击方式,而是宁愿采取最危险最困难的间接路线;当被迫采取直接攻击时,结果往往是失败。
五、在历史上的决定性会战中,几乎所有的胜利者都是在冲突发生之前,先使敌人在心理上处于不利地位。
六、战略和战术的结合,通常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采用灵活的防御战略,先进行有计划的撤退,再采取战术性攻势战略;第二种是先实行战略性进攻,使敌人处于“失衡”状态,再采取战术性的守势。这两种方式都属于间接路线的范畴。
七、当敌人不止一个国家或一支军队时,最好的方法是先集中力量攻击较弱的一个;弱者被击败后,强者也会自动崩溃。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当敌人据有坚固的阵地时,决不可以对它发动直接攻击;第二,不要用攻击的方法使敌人失去平衡,而要在真正发动攻击之前先使敌人失去平衡。

第2篇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略


利德尔·哈特在第2篇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经验与教训。
在分析1914年的西战场时,利德尔·哈特认为史利芬计划在战略上所具有的间接性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其高明之处不在于地理上的迂回,而在于兵力的分配。但他的继承人小毛奇却错误地修改了这一计划,而到后来终于完全破坏了。接着,利德尔·哈特又逐一分析了1915年至1917年的西战场作战情况、东北欧战场的情况、地中海战场的情况以及1918年时作战双方的战略实施情况。利德尔·哈特认为,在促使德国投降的各种因素当中,封锁是产生决定性影响的一个。在本篇的最后,他得出结论:战争的真正目的应该是压垮敌人的抵抗意志,瓦解其统治者的心灵,而并不一定要消灭其军队;战争的胜或负,主要取决于双方的民心士气。

第3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


利德尔·哈特认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希特勒早已与德国军事思想的传统趋势分道扬镳,他抛弃了德国军事理论中注重“会战”的思想,他所采取的战略就是间接路线战略,而且,他在物质上和心理上,在战场上和会场上,都达到了新的境界。一个国家表面上的实力,是由它的国民数量和资源数量来表示的。直接施加压力,常常会使对方的抵抗力反而紧缩和变硬起来,有如把散雪挤成雪球一样,越压越紧,那么融化得也就越慢。战略的真正目的是要尽量削弱敌人进行抵抗的能力。对于破坏敌人心理上和物质上的稳定性来说,间接路线是最有效的一种手段。不管是由于先天的还是后天的原因,希特勒对于这些战略上的真理,确有深刻的认识。在希特勒发动的战争中,德军正面进攻始终只有欺骗和牵制的作用,是一种简单的游艺。他的基本注意力,总是放在以这种或那种形式从后方攻击敌人的行动上。但是,后来在其权势和力量日益增长以后,对于力量的使用他也日益倚重了,从而给自己的对手提供了机会,使他们可以利用间接路线来反对他本人。因此,利德尔·哈特最后总结说,德国人自己促成了自己的失败。德国人对于胜利的问题,采取了一种太直接化了的路线,结果反而使对方获得了间接路线的利益。德国计划的破产和它的不断扩张,帮助盟军大大缩短了战争的时间,不过,如果同盟国方面对于战争基本原则的认识在最初时期即彻底一些,不限于只采用传统的老方法来准备战争,那么,这场战争的持续时间和造成的祸害,必能大量地减少。

第4篇 军事战略和大战略的基础


第4篇是对战略理论的探讨,实际上是全书的总结。作者在第19章至22章中主要阐述了以下几个主要观点:
一、军事战略必须接受大战略的指导
在《战略:间接路线》中,利德尔·哈特对克劳塞维茨关于“战略是为了达到战争目的而对战斗的运用”的战略定义持否定态度,认为这个定义一是侵入了政治的范畴,即把政府的职责纳入军事领导的权限;二是把战略的概念限制得太狭窄了,使人们误认为会战才是达到战略目的的惟一手段。
利德尔·哈特对毛奇所谓“一位统帅为了达到赋予给他的预定目的而对自己手中掌握的工具所进行的实际运用”的战略定义持赞同态度。他认为,这个定义一是指明了军事指挥官对于政府所应负的责任。因为军事指挥官的职责,就是要在战场上使用那些委托给他的兵力,即为了最高军事政策的利益而有效地使用这些兵力。二是这个定义也指明了政府应负的职责。政府既然有决定军事政策的全权,就应使其政策适应战争中经常变化的条件。政府有权干预每个战役中的战略指导,包括撤换已丧失信任的指挥官,修正指挥官的目标,调整他们的任务,以适应军事政策的需要。但政府只应给指挥官明确任务,却不应干涉他们如何指挥作战,如何运用自己的工具。
基于此,利德尔·哈特提出了自己的战略定义:“战略是一种分配和运用军事工具以来达到政治目的的艺术。”并认为,战略所研究的,不只限于兵力的调动,而且还考虑到兵力调动的效果。
在他看来,战略能否获得成功,主要取决于对“目的”和“手段”(工具)是否能做精确的计算,能否把它们正确地结合起来加以使用。不管所追求的是什么样的目的,都必须与现有的一切手段相适应。
在谈到战略战术的关系时,他认为,战略要研究兵力的调动及其效果。至于会战中军事力量的运用,即这些兵力的作战部署和直接行动的指挥,则属于战术的范畴,战术是战略在较低阶段的运用。战术充塞着整个会战(战斗)的领域,战略则不仅仅停止在这道界线上。对于战略和战术,尽管为便于讲解而划了一条界线,但事实上很难将它们加以分隔,因为它们不仅相互影响,而且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与此同时,利德尔·哈特还提出了大战略的概念,并论及了大战略与战略的关系。在他看来,所谓“大战略”,或者称高级战略,其任务就在于调节和指导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的所有一切资源,以达到战争的政治目的;而这个目的,正是由基本政策即国家政策所决定的。也就是说,国家政策决定着军事政策的目的;而“大战略”这一术语,则表示“政策在执行中”。
具体地说,其一,大战略必须搞清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的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并有效地动员这些资源,用以保障武装力量的作战行动;其二,大战略要充分估计到国家的精神力量;其三,大战略必须负责陆、海、空军之间的兵力兵器分配,负责整个武装力量与工业之间的调整工作;其四,大战略应注意和利用其财政、外交、商业以及思想道义等方面的全部力量。
总之,军事战略只限于研究与战争有关的各种问题,大战略所研究的,不仅是与战争有关的问题,而且包括与战后和平有关的问题。
《战略:间接路线》所研讨的主题是军事战略,而不是大战略,但却包含了研究大战略所得出的某些结论。利德尔·哈特还特别指出:“纯粹的军事战略必须接受‘大战略’的指导,因为只有‘大战略’才会有更深远的预见和更广博的观点。”
二、战略的目的是要破坏敌人的稳定性
在战略目的问题上,利德尔·哈特反对当时已被一些人普遍接受的观点,即战争的惟一正确目的就是消灭敌人的武装力量,战略的惟一目的就是进行会战(战斗)。在他看来,战略的目的并非要用流血的方式去获得。他引用孙武的话阐述说:“最完美的战略,也就是那种不必经过严重战斗而能达到目的的战略——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他认为,事实上,即使把决定性的会战(战斗)看作是战争的主要目的,而战略的目的则仍然是要使这个会战(战斗)在最有利的条件下来进行。并且,条件愈有利,进行战斗的成分则愈应相对地减少。
他还通过引证论述说,在战争史上,诸如凯撒进行的伊勒尔达战役、克伦威尔进行的普雷斯顿战役、拿破仑进行的乌尔姆战役、毛奇1870年在色当对麦克马洪军团的围攻等许多战例都证明,消灭敌人的武装力量,对于达到战争目的并不一定是必需的。一个国家倘若只想维护自身的安全,那么,只要把对安全的威胁解除了,即敌人被迫放弃了他的侵略目的,这个国家的目的就可以算是达到了。
尽管主要依靠心理作用而不是依靠施加物理上的压力迫使敌人放弃自己意图的不流血的胜利,尚属较为罕见的战争现象,但其意义则在不断增大,这种胜利的价值,就在于它证明了大战略和战略所具有的极大潜在能力。
利德尔·哈特对克劳塞维茨有关“机智是所有一切军事行动的基础”的论述表示赞同,并认为,在实际的战争中,交战双方往往被感情所驱使,而忘记了理智的作用,以致经常地碰壁。
在他看来,为了达到大战略的目的,军事工具不过是许多种工具中的一种而已。同样,会战(战斗)也只是达到战略目的的许多种手段中的一种罢了。如果条件有利,使用军事工具往往能很快收到效果;而如果条件不利,使用军事工具就可能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利德尔·哈特由此得出结论说,战略家的任务就是力求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达到自己的目的,力争获得最好的结果。战略家的真正目的不仅在于寻找机会进行会战(战斗),而且在于造成一种最有利的战略形势。这种形势本身当然不能产生决定性的战果,可是只要继之以会战,就一定可以获得这种结果。换句话说,战略的目的就是要破坏敌人的稳定性,要使敌人自行陷入混乱。这样的结果,敌人不是自动崩溃,就是在会战中轻易地被击溃。为了使敌人自动崩溃,也许还要采取一定的战斗行动,但从本质上来说,这与进行会战已经是两回事了。
三、战争中的每条原则都有它的两个侧面
利德尔·哈特通过剖析战争中的矛盾现象,阐述了其间接路线战略的理论基础,他指出:“在战争中,每一个问题和每一条原则,都像铜钱一样,有它的两个侧面。”
例如,所有的战争原则,都可以用一个名词来表达,这就是“集中”,但说得更准确点,并把它的范围稍微扩大一点,就是“集中自己的力量对付敌人的弱点”。而为了真正使用这条原则,还须进一步作些解释,要想达到集中自己的力量对付敌人弱点的目的,既要使敌人分散他们的兵力,也要使自己分散现有的兵力,进而造成一种形势,通过分散用兵而取得局部性的效果。也就是说,首先必须把自己的兵力分散开来,进而引起敌人的分散,只有在敌人分散了兵力以后,才可以有效地集中自己的兵力。这是一种表面上显得很矛盾的现象:“真正的兵力集中原来正是首先分散兵力的结果。”
他还阐述道:“或者更准确些说,用来在各处有效地牵制和分散敌人注意力的兵力越多,则把其余的兵力集中到某一点来进攻敌人时,他们夺取胜利的机会也就越多。与此相反,对于敌人用重兵进行良好防卫的目标,即使集中大量兵力实行攻击,也不见得会有更大的得胜机会。”
又如,为了保证夺取一个目标,必须同时威胁对方的几个目标。因为如果你只奔向一个孤立的目标,而敌人又不是处于绝对的劣势,那敌人将会准确地判明你的突击方向,并可以利用时机采取防卫措施,削弱你的突击力量,使你达不到目的。反之,如果你能同时威胁到敌人的几个目标,那么对于夺取其中的一个目标来说,就有了良好的前提和条件。你至少可以先夺得敌人防卫力量较弱的一个目标,甚至可以相继夺取几个目标。在任何情况下,作战计划都应设想有两个方案或几个方案,使敌人经常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无论是在战时还是在平时,都要遵循一条原则:只有“适应”,才能“生存”!
为使计划得以实现,在拟定计划时,必须考虑到敌人所具有的抵抗力,要有预定的应付办法。而克服敌人抵抗的最好办法,是要使计划能适应条件的变化,能随时加以改变。为此,须使计划具有灵活性,同时保持主动性。如能做到这一点,就有可能迫使敌人处于左右为难的窘境,进而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计划也像果树一样。一棵果树如果不分枝丫,当然不可能指望它结出果子。计划如果只有一个方案,只有一个目标,那它就像一根不能结果的光杆木头。”
再如,打击敌人的交通线,可以有两种方法:或从翼侧进行迂回,或从正面实施突破。在制定打击敌交通线的计划时,较难解决的问题还是选择最为有利的打击地点,即是指向敌人的浅近后方呢? 还是指向其深远后方? 一般说来,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时,距敌人愈近,则其效果也就愈迅速;从另一角度说,距敌人的基地愈近,则其效果也就愈巨大。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如果敌人处在运动中或正在执行任务,则破坏其交通线所产生的效果,要比敌人停驻不动时更加巨大和来得迅速。
利德尔·哈特认为,以战争为根据,可以从经验中概括出几条基本的战略原则,这些原则是非常普遍而无可争辩的,似乎完全可以称之为“公理”。他共提出了八条战略原则,并称前六条为“正面的原则”,后两条为“反面的原则”。这八条原则及其含义是:
1.根据自己的手段选择目标。在确定目标时,要有健康的思想和冷静的头脑,切记“贪多嚼不烂”。军事智谋的第一个特征,就是有能力区别哪些能办到和哪些办不到。应学会面对现实,但决不能对自己的力量丧失信心。尤其是战斗行动开始后,信心非常重要。只要信心充足,有时可以达到从表面看似乎是不可能达到的目的。
2.心里时刻记住你的目标。当根据变化的形势制定计划时,必须时刻记住自己的目标。虽然达到目的的途径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要想到,每夺得一个中间目标,也就向你的预期目的前进了一步。在选择目标时,要估计到夺取这些目标的可能性,以及将在何种程度上有利于达到基本目的。要始终注意不要偏离方向。
3.选择一条敌人期待性最小的行动路线。应设法站在敌人的立场上想一想,看看他们会把哪个方向看成是危险性最少的,因而不会在那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4.沿着一条抵抗力最小的路线采取行动。只要没有重大伤亡,应一直沿着敌人抵抗力最小的路线前进,力图进抵预期目标,一旦夺下这种目标,也就使你向自己的最终目标靠近了一步。
5.选择一条可同时威胁敌人几个目标的作战线,这样可以迫使敌人处于左右为难的窘境。执行这条原则至少可夺得敌人防卫力量较弱的一个目标,甚至相继夺取几个目标。如果能同时威胁敌人的几个目标,那么对于夺取其中一个目标来说,就有了良好的前提和条件。而如果只奔向一个孤立的目标,敌人又处于绝对的优势,就不可能达到目的,因为敌人将会准确猜出你的突击方向。
6.保证计划具有灵活性,同时根据情况的可能变化部署部队。在制定计划时,必须预先考虑和研究下一步的行动措施。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或只是局部性的成功,都应有预定的应付办法。兵力部署必须保障部队能在最短的时限内发展已取得的战果,或立即变更部署,以便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
7.当敌人有所戒备时,决不要以全力去实行进攻。如果敌人尚未绝对削弱,其抵抗力还未瘫痪,对他的打击就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因此,任何一个指挥官在尚未确实查清敌营中已出现瘫痪现象前,不应贸然决定对固守阵地之敌发动进攻。要使敌人发生瘫痪现象,在物理方面就是要使他们组织涣散,在心理方面就是要使他们士气瓦解。
8.当尝试一次失败后,不要继续沿同一路线和采取原来的部署再次发动攻击。此时单纯增加一些兵力不能成为恢复进攻的基本条件,因为敌人在此期间也会增加他们的力量,并且他有战胜之余威,在精神方面也占上风。
利德尔·哈特强调说,这些原则可以作为“实际上的行动指南,而并不是抽象的原则”。他反对那种本来用一句话即可说清,却要用好几千字去解释原则的倾向。并认为,过于抽象化的原则,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其价值取决于运用者对战争的了解程度。作战原则的研究愈是趋于抽象化,则愈会形成一种幻想,充其量只
四、战略目的只是达成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
利德尔·哈特还从政治目的和军事目的的关系上深化了战争及战略目的问题。他认为,这两种目的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因为一个国家决不会是为了战争而发动战争,必然是为了追求某种政治目的而进行战争。军事目标只不过是达成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而已。所以,军事目的是由政治目的决定的,但政治又不可以要求军事去完成它所办不到的事情。可见,对战争目的问题的研究,既要从政治开始,也要到政治结束。
他批评说,虽然在军事上取得胜利,并不等于达到了政治上的目的。但由于负责战争问题的大多是职业军人,因而往往出现忘记国家的基本目的,而只注意军事目的的倾向。结果,每次战争爆发后,政治目的反而会常常受到军事目的的制约,以致把军事目的当作最终目的,而未能将它作为达成政治目的的一种单纯的手段。为此,他强调指出,确定军事目的,必须以现有兵力和现行政治为根据,要考虑到实际的需要和理智的要求。
他告诫说,战争的目的从自身愿望看,是要获得一个较好的和平。因此,在进行战争时,必须经常记住战后所要追求的目的。他特别强调:“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这是克劳塞维茨关于战争定义的基础,也就是说,在整个战争时期,甚至在和平时期,战争都是这一政治的继续。对于这个真理,永远也不应该忘记。”
一个国家,如果把自己的力量消耗殆尽,就不会有能力继续推行自己的政治,其前途将不堪设想;如果把全部力量集中起来,不顾一切地去追求胜利,而不考虑战争的后果,必将使自己过分地精疲力竭,并在尔后的和平中得不到好处;因此而建立的和平也是极不稳定的,甚至马上又孕育着新的战争胚胎。
他说,以整个历史为背景对大战略加以研究,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般战略理论必须适应国家总的政治性质。”
违反理性的行为,是在谈判不能取得满意结果时使用武力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但战争的实行还是要用理智来控制,否则就无法达到战争目的。力量是一个螺旋式的线圈,对于力量的控制,必须要有极其审慎合理的计算。如果战争已违反理智而得以发动,那么,在战争的各个阶段,必须重新恢复理智并对战争加以控制。他还阐述道,要想在战场上夺得胜利,战斗精神是必不可少的,但一定要设法拉紧战争这匹烈马的缰绳。在战争中,经常保持头脑冷静的人,较之盲目冲动之辈占有上风;对那些盲目冲动之辈,必须经常加以控制。尤其是一个政治家,更不能使自己的意志为感情所左右,不能使自己失去控制力。否则,他就不能担负关系国家安危的重任。
利德尔·哈特的间接路线战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在欧洲一些国家受到程度不同的关注。如在德国,战前德军装甲部队的建设和“闪击战”理论的建立,就得益于利德尔·哈特的思想。利德尔·哈特基于“间接路线”思想提出的关于核时代战略问题的见解,在西方国家也有影响。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称利德尔·哈特是值得尊敬的军事问题专家。
当然,即使在西方,也有不少军事理论家及研究者对利德尔·哈特的所谓间接路线战略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一些评论认为,利德尔·哈特理论上的缺陷在于未能对“间接路线”的确切含义作出科学的说明;其在研究方法上的缺陷在于,为证明“间接路线”是至高无上的战争法则,便以某种偏见从战争史中搜寻能够支持这个观点的材料,等等。概言之,利德尔·哈特既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战略理论及其原则,同时其中又不乏一些缺陷,这就要求我们善于运用批判的方法加以借鉴。

* 利德尔·哈特:《战略:间接路线》(Strategy:Indirect Approach),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战士出版社1981年出版。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uzuo/202212845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