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著作解读

《战争论》作者简介、成书背景与内容概要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6日 阅读:204 评论:0

《战争论》

作者简介

克劳塞维茨画像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Care von Clausewitz,1780—1831),1780年6月出生于普鲁士马格德堡附近布尔格镇的一个税务官家庭。12岁从军,15岁升为少尉。1801年入柏林军官学校,因学习成绩优秀,深得校长沙恩霍斯特的赏识。沙恩霍斯特后来是普鲁士军事改革的倡导者,克劳塞维茨的思想和以后的活动受他的影响很大。克劳塞维茨后来成为以沙恩霍斯特为首的普鲁士军事改革派的核心人物之一。克劳塞维茨1803年从柏林军校毕业后,被沙恩霍斯特推荐为奥古斯特亲王的副官。1806年10月随奥古斯特亲王参加奥尔施泰特会战时,被法军俘虏,第二年获释。1809年进入普军总参谋部工作,任总参谋长兼军事改革委员会主席沙恩霍斯特的办公室主任,协助沙恩霍斯特从事军事改革。1810年秋任少校教官,并为王太子讲授军事课,前后共两年。1812年春,主张联俄抗法,因不满普鲁士国王同拿破仑结盟而辞职,转到俄军,在骑兵军和步兵军中任职,经历了俄国抗击拿破仑入侵的战争。1814年回归普军。1815年任布吕歇尔军团第三军参谋长,参加了林尼会战和进军巴黎等对拿破仑的最后战争。1818年5月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9月晋升为少将。他在任校长的12年间,潜心研究战史和从事军事理论著述。1830年任炮兵第二监察部监察,后任格乃泽瑙军团参谋长。同年11月病逝。克劳塞维茨去世后,他的妻子整理出版了《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将军遗著》共10卷,1至3卷为《战争论》,其余为战史著作。

成书背景

《战争论》出版于1832年,是克劳塞维茨于1818—1830年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期间,在研究1566—1815年之间发生的一百三十多个战例,阅读当时的各种军事理论文献,系统地总结自己亲身经历的几次战争的经验的基础上写成的一部体系完备、内容丰富的军事理论著作。

内容概要

全书共3卷8篇124章。第1卷共4篇,包括:第1篇,“论战争的性质”;第2篇,“论战争理论”;第3篇,“战略概论”;第4篇,“战斗”。第2卷共2篇,包括:第5篇,“军队”;第6篇,“防御”;第3卷共2篇,包括:第7篇,“进攻”(草稿);第8篇,“战争计划”(草稿)。其中,第1、2、8篇论述的是本书的核心问题——战争现象的本质。从内容上看,重点阐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战争理论,包括战争的定义、性质、目的、手段、如何建立战争理论等内容;一个是战略理论,包括战略要素、战略方法、战略进攻等内容。而战术、战史、军队等问题在书中所占的篇幅不大。

《战争论》扉页

军事思想

1.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克劳塞维茨认为,政治是整体,战争是部分,政治产生战争,在考察政治与战争这两个因素时,既应注意对它们进行分别的研究,又应善于把它们结合成为一个统一体,进而从总体意义上认识战争的起因问题。在他看来,这个在分析的基础上被综合起来的统一体的概念就是:战争不过是政治交往的一部分,而决不是独立的东西。他还形象地比喻说,政治是“孕育战争的母体,战争的轮廓在政治中就已经隐隐形成,就好像生物的属性在胚胎中就已形成一样。”战争的最初动因是政治,战争是由政治引起的。

克劳塞维茨认为,政治是目的,战争是手段(或政治是头脑,战争是工具),政治操纵战争。他指出:“政治意图是目的,战争是手段,没有目的的手段永远是不可想象的。”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政治工具。只有从这种观点出发,才有可能对战争作出深刻的理解。克劳塞维茨还由此阐述道,确定战争主要路线和指导战争的最高观点只能是政治观点,军事观点必须服从政治观点,任何想使政治观点从属于军事观点的企图都是荒谬和极为错误的。

在克劳塞维茨看来,尽管战争与政治的联系这样密切,战争就其主要方面来说就是政治本身,但战争又并不因此就不再按照自己的规律进行思考了。他认为,如果说战争有特殊的地方,那只是它的手段特殊而已。战争不是写外交文书的政治,而是打仗的政治,是以剑代笔的政治,它是以流血的方式进行的。

但需要指出的是,克劳塞维茨对政治的理解是不完整的。他认为,政治集中和协调内政的一切利益,也集中和协调个人的一切利益,因而政治是整个社会的一切利益的代表。这种超阶级的、仅仅指国家与国家之间外交关系的政治概念,导致其未能通过寓有阶级性的政治,揭示出战争的阶级本质。

2.消灭敌人军队与保存自己军队的目的相辅相成,但消灭敌人军队是战争的最高目的。克劳塞维茨曾对消灭敌人军队和保存自己军队的关系作了阐述,他写道:“消灭敌人军队和保存自己军队这两种企图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它们是相互影响的,它们是同一意图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他认为,消灭敌人军队这一企图具有积极的目的,能产生积极的结果,其最后可以导致打垮敌人。保存自己军队这一企图则具有消极的目的,能粉碎敌人的意图,其最后是延长军事行动的时间以消耗敌人。从行动的表现上看,具有积极目的的企图能够引起歼灭性的行动,具有消极目的的企图则只能等待歼灭性的行动。克劳塞维茨进一步解释道,保存自己军队这一具有消极目的的等待,不应该成为绝对的忍受,不能只寻求不流血的方法。在等待时所采取的行动中,消灭正在同自己作战的敌人军队,也可作为目标。固然,当消极目的占主要地位时,它会促使人们采用不流血的方法。但这种不流血的方法,决不是迫切希望保存自己军队的当然手段。实际上,当保存自己军队的消极目的占主要地位时,它的唯一的必然的作用是推迟决战的时间,使人们等待决定性的时刻。也就是说,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以通过推迟军事行动的时间,去变换军事行动的空间。但是,这种时间的推迟是有限度的,如果无限制地一直推迟下去,就会使保存自己军队这一消极目的的优越性完全丧失掉,继续让位给消灭敌人军队的积极目的。

克劳塞维茨在阐述消灭敌人军队和保存自己军队的关系时,偏重所谓消灭敌人军队的积极目的。他一再强调指出,用流血的方式解决危机,即消灭敌人军队这一企图,是战争的长子,是一切军事行动的基础和最基本的支柱,并由此得出结论:“总之,在战争所能追求的目的中,消灭敌人军队永远是最高目的。”这在无形中则将保存自己军队排除在战争目的之外了。

3.战争理论应是一种考察,而不是死板的规定。克劳塞维茨认为,军事活动具有自己的特点,企图为军事艺术建立一套死板的理论,是根本行不通的。事实上,无论这种死板的理论多么面面俱到,都不可能完全解决战争理论与战争实践之间的矛盾。为消除战争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克劳塞维茨指出,战争理论不应是对战争实践活动的规定,而应是一种考察。也就是说,理论不应当成为一套供战场上使用的数学公式,不能通过规定死板的原则,为人们指出狭窄的必然道路。理论应该“成为通过书本学习战争问题的人的指南,到处都为他们指明道路,使他们顺利前进,并且能培养他们的判断能力,防止他们误入歧途”;“理论应该培养未来的指挥官的智力,或者更正确地说,应该指导他们自修,而不应该陪伴他们走上战场”。“战争理论主要是帮助指挥官和从事战争的人们确定思考的基本路线,而不是像路标那样指出行动的具体道路。”克劳塞维茨认为,要考察战争,就必须要有相应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从研究和思考中获得,也可以从战争实践中获得,指挥官应当善于从战争生活中吸取精华。在取得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善于将已取得的知识加以运用。对此,克劳塞维茨给指挥官提出了“知识必须变成能力”的要求,他指出,在战争中,“指挥官必须把全部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必须能随时随地定下必要的决心。因此,他的知识必须同思想和实践完全融为一体,变成自己的能力”。克劳塞维茨把经验比作土壤,把理论比作植物。他认为,作战理论只能面向经验,根据战争所提供的史例进行研究,能否正确地运用战争史例,将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地说明和理解有关的战争问题。

4.精神要素是战争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克劳塞维茨认为,战略就是为了达到战争目的而对战斗的运用,它规定战争目标,拟制战争计划,拟制各个战局的方案和部署其中的战斗。他把决定战斗运用的战略要素分为五类:精神要素、物质要素、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和统计要素。其中,精神要素指精神力量及其在军事行动中的作用;物质要素指军队的数量、编制、各兵种的比例等;数学要素指战线构成的角度、向心运动和离心运动等;地理要素指制高点、山脉、江河、森林、道路等地形的影响;统计要素指一切补给手段等。这些要素在军事行动中常常错综复杂地紧密结合在一起。克劳塞维茨认为,主要的精神力量指统帅的才能、军队的武德和军队的民族精神。统帅的才能包括智力、勇气、眼力、果断、干劲、意志的顽强和坚定等,是各种精神力量的和谐结合。军队的武德包括勇敢和团体精神两部分,武德不同于单纯的勇敢,更不同于对战争事业的热情,它必须服从更高的要求:服从命令、遵守纪律、遵循规则和方法。武德只能从两个来源产生:一是军队经常经受极度的劳累和困苦,二是军队经历一系列战争并取得很多胜利。军队的武德是战争中最重要的精神力量之一。军队的民族精神主要指高度的热情和狂热的信仰、信念等。克劳塞维茨特别强调,精神要素是战争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精神要素贯穿在整个战争领域,它们同推动和支配整个物质力量的意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他认为,物质力量的作用和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不能像用化学方法分析合金那样把它们分解开。其中,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贵重的金属,才是真正锋利的刀刃。

5.战略上最重要的准则是集中兵力。集中兵力的原则,是古今中外一切高明的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都十分强调的军事通则,克劳塞维茨则在吸取前人有关著述的基础上,从理论上作了自己独特的论述。克劳塞维茨指出:“数量上的优势不论在战术上还是在战略上都是最普遍的致胜因素。”进行战争的“首要的规则应该是把尽量多的兵力投入战场”,以便使自己在兵力上占优势,至少不让敌人在兵力上占优势。他还指出,如果我们不抱偏见地研究现代战史,那就必须承认,数量上的优势越来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尽可能多地集中兵力这个原则,在现在必须提到比过去更高的地位。克劳塞维茨认为,当敌我力量的对比,我不能取得绝对优势时,就应力求通过巧妙地使用军队,在决定性的地点和时机最大限度地集中优势兵力,以造成相对的优势。克劳塞维茨还进一步把它概括为“空间上的兵力集中”和“时间上的兵力集中”。所谓空间上的兵力集中,就是在主要的方向和决定性的地点上,集中尽可能多的优势兵力。为此,应力避平分兵力的做法,“必须准确地选定决定性地点并使自己的军队一开始就有正确的方向,就必须有决心为了主要的东西(即为了大量集中自己的兵力)不惜牺牲次要的东西。”所谓时间上的兵力集中,就是在关键和有决定意义的时机,同时集中使用全部兵力。在克劳塞维茨看来,“一切用于某一战略目的的现有兵力必须同时使用,而且越是把一切兵力集中用于一次行动和一个时刻就越好。”此外,克劳塞维茨还认为,仅仅集中了兵力,构成了数量上的相对优势,并不等于有了现实的胜利,在此前提下,还必须进一步找到敌人抵抗的重心。按照他的解释,所谓重心,即敌人整体所依托的关键和具有决定意义的部位。敌人重心一旦受到致命打击,其整体就会失去平衡,趋于失败。

6.民众战争是战争发酵过程的扩大和加强。克劳塞维茨所说的民众,是指以农民为主要力量的民军。并认为,所谓民众的支持,“主要是(但并不完全是)指民军和民众武装的作用”。他认为,一般说来,民众战争应该看作是战争要素在我们这个时代突破了过去人为限制的结果,看作是我们称之为战争的整个发酵过程的扩大和加强,善于运用民众战争这一手段的国家会比那些轻视民众战争的国家占有相对的优势。“必须考虑使民众武装的作战同正规军的作战结合起来,并通过一个总的计划使二者相互协调起来”。克劳塞维茨阐述了民众战争发生效果应该具备的条件,提出了运用民众战争的原则,主张组建民众武装,认为精神力量只有在民众武装中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民众武装这种斗争形式是其他手段无法代替的,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武装犹如“遍地燃烧的熊熊烈火从四面围困敌军”,处处都有,不可捉摸。民众武装同敌军的接触越广泛,敌军就越分散。民众武装像暗中不断燃烧着的火焰一样破坏着敌军的根基,因此敌方难于应付这种武装。但民众武装不是万能的,只有战争在本国腹地进行、有复杂的地形、民族性格利于采用这种行动、战争持续时间较长时,才适于采用。进而,克劳塞维茨认为,民众武装是一种战略防御手段,不适宜进行战术防御。

7.进攻和防御两种作战形式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克劳塞维茨认为,整体为进攻,局部可能为防御;整体为防御,局部可能为进攻。进攻可以转变为防御,防御也可以转变为进攻。进攻中含有防御因素,防御中含有进攻因素。但他强调,防御中含有进攻因素是有益的,因为防御由等待和反攻两部分组成;而进攻中含有防御因素是有害的,进攻应该一气呵成。他认为,当进攻的军队发起一次作战行动时,必须离开自己的战区,并因此受到削弱。而防御者的军队则仍然保持着同各方面的联系,而且离自己的兵员和物资补给基地较近。况且,对优势敌人进行有效的防御时不仅要依靠良好的军队,而且要依靠全体人民的协助。因此,“防御这种作战形式就其本身来说比进攻这种作战形式强”。但是,防御也有弱点,因为它的目的是据守;进攻则具有积极的目的——占领。“占领可以增加自己的作战手段,据守却不能”。战略进攻的目标,可以包括从占领全部国土到占领一个最不重要的地方的各个层次的目标。一旦这个目标实现了,进攻停止了,就会出现防御。在现实中,进攻活动,也就是进攻的企图和措施,常会不知不觉地以防御为终点,正如防御计划以进攻为终点一样。克劳塞维茨关于攻防问题的观点贯穿着辩证法的思想。

影响评述

《战争论》自1832年问世以来,被译成各种语言,广为流传,被推崇为资产阶级军事理论的经典著作。它在军事思想方面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进步倾向和革新精神,对战争中的许多问题提出了一些正确的观点,在军事理论上至今仍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克劳塞维茨本人也被公认为资产阶级军事理论的奠基人。美国国防部研究防务问题的高级专家、美国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前所长约翰·柯林斯(《大战略》的作者)说:“他出乎本人意料之外地成功了,他给后世战略家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虽然该书的某些部分被否定了,因而必须根据改变了的战略环境加以修改,但其大部分内容都可成功地用于解决现代问题。”毛泽东对《战争论》也非常重视,他不仅制订有阅读《战争论》的计划,而且还组织过“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研究会”。

然而,克劳塞维茨的一些观点是有缺陷的。例如,他所说的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只是指一国对外政策的继续。他不懂得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看不到产生战争的基础是经济利益的冲突,战争是阶级斗争的表现形式;因而他无法揭示战争的本质,更不能正确阐明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的阶级实质。由此可见,作者的阶级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uzuo/202212800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