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武器》
作者简介
伯纳德·布罗迪(Bernard Brodie,1910—1978),1910年5月20日生于美国芝加哥。1932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学士学位,1940年获该校博士学位。大学毕业后,布罗迪一直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1940—1941年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研究员;1941—1943年任达特茅斯学院讲师;1945—1951年任耶鲁大学副教授,国际关系学导师;1966年到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院社会科学系任教授。布罗迪曾于1943—1945年在美国海军预备队服役,1946年到国防军事学院任客座教授。
成书背景
《绝对武器》全称《绝对武器:原子力量与世界秩序》,是由布罗迪主编的他与耶鲁大学几位学者的论文集,1946年出版。
《绝对武器》中文版封面
内容概要
该书包括前言和三部分:前言为F·S·杜恩撰写的《共同的问题》。第一部分“武器”,包括布罗迪的《原子时代的战争》和《军事政策的含义》两篇文章(由布罗迪1945年发表在耶鲁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出版的第18号不定期刊物上的《原子弹与美国安全》一文充实、加工、分编而成)。第二部分“政治影响”,包括A·沃尔福斯的《苏美关系中的原子弹问题》,P·E·考伯特的《国际组织的影响》两篇文章。第三部分“控制”为W·T·R·福斯特的《原子武器的国际控制》。该书反映了美国在刚进入核时代时,美国军事理论界对核战争与核战略的基本看法。
军事思想
1.原子弹是一种绝对武器。布罗迪认为,原子弹是一种可怕的进攻性武器,它不仅具有史无前例的巨大摧毁力,而且对传统作战方式和国防政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垄断原子弹的国家可以为所欲为地对没有原子弹的国家发动侵略战争,没有原子弹的国家,其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将成为他人的掌中之物。如果打破这种垄断,许多国家拥有了原子弹且决心在战争中诉诸这种武器,那么一旦爆发战争,战争对交战各方来讲毫无疑问地意味着毁灭。布罗迪列举了原子弹有八个方面的特点:一,前所未有的摧毁力。布罗迪指出,即使按当时的摧毁力计算,1—10枚原子弹即可摧毁世界上的任何一座城市。二,人类尚无法找到有效的防御手段。布罗迪认为,原子弹问世后,不仅当时尚无防御原子弹的有效手段,而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间内,人类将无法找到对付原子弹的有效措施。三,提供了研制新型运载工具和提高现有运载工具作战航程的巨大动力。布罗迪认为,原子弹不仅大大增加了现有运载工具的作战效果,而且还会促使各国优先研制新型运载工具。如,许多国家会优先发展新的远程轰炸机。四,力量对比相对较弱的空军,只要愿付出重大代价,也可突破敌国优势空军的防御,抵达目标实施核轰炸。五,原子弹数量方面的优势并不能保证在核战争中的战略优势。布罗迪认为,在核战争中,需要打击的敌目标无论多少,数量总是有限的,而且摧毁一个目标所需的炸弹也是有限的,超出这个限度即为浪费。六,不应过高估计原子弹用于秘密破坏活动的可能性。布罗迪认为,由于技术原因,原子弹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实现小型化,因此派遣特务人员携带原子弹潜入别国,或利用当地秘密制造的原子弹进行颠覆破坏活动的可行性几乎不存在。七,世界上可用于制造原子弹的原材料几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布罗迪认为,拥有原子弹的国家很可能制造尽可能多的原子弹。八,无论美国如何保守秘密,其他大国将在5—10年内掌握大量生产原子弹的能力。
布罗迪认为,原子弹的绝对性体现在:第一,原子弹问世后,“没有哪一个国家——无论它的军事力量多么强大——能够有把握避免遭到致命的毁伤”。第二,原子弹在打破了人类进攻和防御武器的循环发展规律的同时,却又建立了一个武器与战争关系的怪圈。人类所发明的各类武器原本是为了用于战争,但是原子弹这种绝对武器使人类不敢贸然将其用于战争。第三,原子弹从一定意义上改变了战争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原子弹问世之前,世界各国政治和军界人士普遍认可“军事是实现政治目标的另外一种手段”的论断,通过战争来达成其他手段无法实现的政治目标。但是当原子弹问世之后,核战争难以或不可能成为实现政治目的的手段。交战双方如果在战争中诉诸原子弹这种武器,不仅达不成既定的政治目标,而且还会毁灭政治本身。布罗迪认为,依靠军人不可能找到适当的办法来解决原子弹的问题,而只能依靠政治家来解决。原子弹以及核战争本身由一个军事问题变成了一个纯政治问题。
2.原子弹对未来战争的影响及应对设想。原子弹使得防御对于进攻的优势被彻底打破,在原子弹的进攻面前已无任何有效的防御可言;原子弹的巨大摧毁力使空中战略轰炸得以迅速产生效果。用布罗迪的话来讲,这种轰炸可在一两天乃至数小时内对战争结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直接的,无需通过影响陆地或海上作战来影响整个战争结局。布罗迪认为,某一个国家的空中力量相对较弱,未曾夺得制空权,并且遭到难以承受的打击,但是它如果用原子弹成功地轰炸并摧毁了敌国目标,那么这支空中力量所取得的战果肯定将大于其战损。在这种情况下,既可以说制空权并不重要了,也可以说该方获得了传统意义上的制空权。布罗迪还认为,原子弹使突然性在战争中的作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使用原子弹发动突然袭击的一方必须考虑对方的报复。而如果在发动突然袭击前,大规模疏散城市人口,防御对方实施报复时必将打击的目标,则必将暴露己方发动突然袭击的企图,而且对方也会同样进行疏散,从而降低突然袭击的效果。即使己方得以秘密地疏散人口,但是工厂、城市等基础设施不可能搬走。在对方的报复打击下,这些东西仍将毁于一旦,而它们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消灭了敌人,自己虽得以生存,但却回到了石器时代,这种胜利的代价是任何人也不会接受的。布罗迪认为,航空时代之前,从发现某个国家的侵略企图到该国实际发动侵略战争之间有一个相当长的“缓冲”期,因为无论陆军或海军,其集结、前出、布势,以及发起进攻,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空中力量问世后,飞机,特别是空中战略轰炸机的航程和速度得到长足的发展,大大缩短了这一“缓冲”期。而原子弹的问世又几乎将该“缓冲”期缩短为零。
对于原子战争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布罗迪提出了某些颇具启发性的见解。例如,他认为一个国家一旦决心在战争中使用原子弹,就应该在战争一开始投入尽可能多的原子兵器,争取一举摧毁敌人的全部重要目标。布罗迪认为,尽管原子弹的摧毁力比常规炸弹的摧毁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即使使用原子弹,进攻一方也无法做到完全打掉敌人的报复能力。因此在发动核攻击之前,应尽量探明敌人核武器的位置,在发动原子攻击时将此类兵器作为打击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核打击之后,迅速派遣部队进入并占领敌核武器的阵地。
布罗迪提出,为了更好地组织作战行动,应该将武装部队按功能分成3类:即用原子弹进行报复的部队;担任进入并占领敌人国土的部队;抵御敌人入侵的部队。其中第一类部队应分散部署在偏僻地区,阵地要保密,尽可能藏于地下,配备独立可靠的通信保障系统。其司令官应拥有充分的自主作战指挥权。一旦他确认本国遭到核攻击并且本国最高军事指挥当局被打掉或本部与该指挥当局的通信联络被切断,他应有发动核报复的命令权。核攻击后,入侵敌国领土的部队,规模应相对小些,完全职业化,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其任务是进入敌国领土,夺取敌分散部署在各地的核兵力兵器阵地,阻止敌发动大规模核报复。因此,其作战行动必须十分迅速有力。防御敌人入侵的部队,其规模应相对大一些,并且应充分发挥民兵和准军事部队的作用。组织此类部队进行防御作战时,必须预先制定完善的计划,武器、补给物资和通信运输装备的储备必须充足,有作战自主权和较强的机动能力,且作最大程度的分散部署。另外,他还强调指出,应尽量疏散城市人口,对关键工业作合理布局,并提高这些工业的重建能力,以免在敌人原子弹的打击下,国家陷入全面瘫痪。
3.实施威慑战略的军事战略思想。布罗迪在《绝对武器》一书中,第一次勾画了早期核报复威慑理论的框架,阐发了这一理论的基本原则,提出了以核报复相威胁,防止战争向核战争升级,并进一步防止一切战争的军事战略思想。布罗迪认为,在未来的核战争中,即使赢家遭受的损失也比历史上任何战争中的输家遭受的损失还要惨重,在此情况下,全面胜利是得不偿失的。依靠原子弹报复能力威慑战争,将成为比谋求全面胜利更好的选择。布罗迪不仅把核威慑当作客观事实来接受,而且把有意识地利用原子弹的威慑价值当作了核时代唯一可行的军事战略。布罗迪认为,保证核威慑成功的不是用原子弹实施突然袭击的能力,而是在遭受原子弹袭击后仍能做出有效原子弹反击的能力,即后来所说的“第二次打击”能力。因此,保持生存力强的原子弹反击能力,是威慑成功的关键。布罗迪还阐发了核报复威慑理论的重要观点——“战略等效威慑”。远程轰炸机或原子弹的数量优势在核战争中都不能单独成为战略优势的保证。原子弹的绝对意义不仅指武器本身的破坏力已经大到了极限,而且指这种武器使以往战争中最重要的相对因素——数量对比的优劣——在战略考虑中的重要性下降。摧毁对方全部城市的核能力可以用做威慑手段,敌对双方或敌对各方都拥有这种能力时,互相威慑的稳定局面就会出现,一方数量的优势对平衡状态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尽管布罗迪认为原子弹遏制战争(包括核战争和常规战争)的作用大于促战作用,但他并没有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这种作用上。布罗迪认为绝对武器的出现并没有使战争变得不可能,使用原子弹的全面战争可能发生,不使用原子弹的大规模常规战争也可能发生,只是以有限方式使用原子弹的战争不可能发生。
影响评述
《绝对武器》一书问世时,原子弹刚刚发明并用于实战不久,世界各国甚至包括美国军界对这一威力巨大的新型武器对战争样式的影响尚缺乏足够的认识。布罗迪对核战争的看法一提出,就对那些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的战略思想和基本防务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此之后,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发展,各国的核战略以至各国的基本防务政策的确立和演变都在某种程度上验证了布罗迪的预见。虽然布罗迪的《绝对武器》写于60多年前,但他提出的许多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对于我们认识当代大国的核战略,探索核武器的控制,仍然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uzuo/2022127981.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3-01-07主编
2023-01-02主编
2022-12-29主编
2022-12-25主编
2022-12-25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28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2-23主编
2023-01-07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