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著作解读

《何博士备论》作者简介、成书背景与内容概要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6日 阅读:144 评论:0

《何博士备论》

作者简介

何去非,字正通,生卒年不详,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以其对策“词理优瞻,长于论兵”,深得皇帝赏识,顺利通过由宋神宗“亲策进士”的殿试,任命为右班殿直、武学教授。在武学任教期间,何去非参与了《武经七书》的校订工作。这一工作完成之后,得到了宋神宗的褒奖,何去非因此被改为武学博士。之后,历任徐州教授、富阳(今浙江富阳)知县、沧州(今河北沧州市东南)通判、司农司丞,庐州(今安徽合肥市)通判。

成书背景

《何博士备论》成书于北宋元祐年间,是现存我国古代第一部军事人物评论集,由于宋神宗的称赞和苏轼的推崇,该书问世后马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得以广为流传,历代都有版本刊行。此书还流传到了国外。日本在清咸丰年间曾据清留香室刊本重新刊印,民国时还重刊了蒲城遗书本。瑞典学者佛朗塞尔曾用英文翻译出版了《何博士备论》。

内容概要

全节共4卷,28篇,现存26篇,约3万字。各篇独立成章,以朝代或人名为篇目,按时间顺序加以编排。该书对战国至五代的王朝兴亡成败和重要军事人物的用兵得失进行了评述,旨在寻求历史借鉴。

军事思想

1.在对待战争的态度上,认为“兵有所必用”,“有所不必用”。必用时,“虽虞舜、太王之不欲,固常举之”,不必用时,“虽蚩尤、秦皇之不厌,固当戢之”,强调不能笼统地肯定或否定战争。“忘战”、“恶兵”会丧权辱国,“乐战”、“穷兵”也会有败亡之祸。提出,“兵于人之国也,有以用而危,亦有以不用而殆”,是否进行战争,重要的是要看是否合乎“德”,合乎“顺逆之情”和“利害之势”。主张“兵以义举而以智克;战以顺合而以奇胜”。

2.在战略决策上,强调要考虑根本“利害”。全面分析天下形势和民心的向背。他以六国为例,阐述了不要“战所可亲,忘所可仇”,要联合与国,共同抗敌的道理。以楚汉为例,说明“形势”和“民心”的重要,指出刘濞失败的原因是,政治上没有得到“亡汉”的民心,军事上没有采纳“取梁”、“据洛”的方略。

3.在作战指挥上,强调必须有“智”。“智”就是正确的谋略。认为“智”胜于“勇”,楚汉战争中刘邦“能得真智之所在”,有高明的战略策略,所以战胜了一味争强斗力的项羽;“智足以役勇,勇足以济智”,认为隋朝杨素堪称智勇兼备。对“智”在战胜中的作用,作了多方面的论证。在认清主要敌人方面,要以战国的六国之亡,“自战其所可亲,而忘其所可仇”为鉴;攻防的主次方向要分明,以晋灭吴之所以胜,刘濞之所以败为例证;主张灵活用兵,推崇韩信、曹操“出奇应变”、多谋善断。为了以智胜敌,主张用“谋夫策士”组成自己的智囊,东汉末孙坚所以“功业不就”,就是无人“发智虑之所不及”。

4.在建军问题上,提出要加强纪律、君将和谐。何去非认为,“师不必众,而效命者克;士无皆勇也,而致死者胜。”强调指出,要提高军队质量,就要坚持依法治军。强调要加强纪律,反对徇私情。他以李广为例,说明纪律的重要,认为李广是难得的将才,士卒也都拥戴他,但最后败在纪律松弛上。指出:“先王之政不求徇人之私情,而求当天下之正义。正义之立在国为法制,在军为纪律。治国而缓法制者亡,理军而废纪律者败。”军队纪律“号百夫之率,不可一日辄废”。在将领的选拔和用将问题上,他一方面呼吁君主要行“将将”之道,即知人善任,不能因其所任非人而“以其将予敌”,也就是说,不能因为任用了不忠于君的人而使他反而被敌人所用。在现在来看,这就是强调选拔干部必须把政治上是否可靠放在首位,并提醒统帅们对将领提出的非其所任的要求要加以禁止,不充当那种制将“无断”的“听主”。另一方面,将领要行“为将”之道。要求将领要行自知之明,不能提出非其所任的要求,以致“以其身予敌”;要求将领在有利形势下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可因兵强势众而“易敌轻进”;要能“自将其身”(自己控制自己),在困难时能够忍耐。此外,还提出了君将要和谐,应赋予将领以机断指挥之权等论点,并分析指出,孙武、司马穰苴、周亚夫、诸葛亮、王猛等历代著名将相都是“深得于君”,权不中御,因而才能“武事可立,而战功可收”。

5.在兵法的学习、运用上,主张学法不泥法、缘法而生法、离法而会法。他以霍去病为例,详细论述了学法不泥法、缘法而生法、离法而会法的道理,指出:“盖兵未尝不出于法,而法未尝能尽于兵。”“法有定论,而兵无常形,一日之内,一阵之间,离合取舍,其变无穷,一移踵瞬目,而兵形易矣。守一定之书,而应无穷之敌,则胜负之数戾矣。是以古之善为兵者,不以法为守,而以法为用。常能缘法而生法,与夫离法而会法。顺求之于古,而逆施之于今;仰取之于人,而俯变之于己;人以之死,而我以之生;人以之败,而我以之胜;视之若拙,而卒为工;察之若愚,而适为智。运奇合变,既胜而不以语人,则人亦莫知其所以然”。

影响评述

《何博士备论》或是以朝代为名,或是以人物为题,但不是就事论事,而是抓住其中一点而展开,上下联系,广征博引,透过对众多朝代的兴衰和众多著名军事人物成败的剖析与总结,阐发作战指挥和军队建设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由于作者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所有观点的得出都建立在扎实的史实基础之上,故能从独特的视角,得出精辟的结论。苏轼对何去非褒贬历史人物不囿于旧说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给予了高度评价,曾誉“其论历代所以废兴成败,皆出人意表,有补于世”。该书对研究我国古代战略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对后人从战略指导的实践中评价军事历史人物也起到了积极影响。

由于作者学识宏卓,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且在写作过程中倾注了自己的满腔激情和心血,故《何博士备论》“其文雄快踔厉,风发泉涌”,“笔势雄健,得秦汉间风力”,文采斐然,华丽典雅,既是兵书,又可看作是一部议论性散文作品,有着很强的可读性。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uzuo/202212797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