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思想

什么是群策群力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4日 阅读:225 评论:0

群策群力

群策群力,是指遇到问题时大家团结一致,共同想办法。有智慧、有作为的君主往往能团结自己的大臣共商国计,共克时艰。重视人才、广开言路、知人善任,是群策群力的三个基本要素。重视人才才能吸引人才,广开言路才能给人表现才能的机会,知人善任才能让人才更好地发挥自身才能。

中国历史上不乏礼贤下士的治理者,有能力、有节操的人受到上司的尊重,自然会尽心尽力。

《战国策》中记录了一个“千金市骨”的故事。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了内乱,临近的齐国乘机出兵,侵占了燕国的部分领土。燕昭王当了国君以后,决心招纳天下有才能的人,振兴燕国,夺回失去的土地。燕昭王去向一个叫郭隗的人请教,怎样才能得到贤良的人。郭隗说:“成就帝业的国君以贤者为师,成就王业的国君以贤者为友,成就霸业的国君以贤者为臣,行将灭亡的国君以贤者为仆役。如果能够卑躬屈节地侍奉贤者,屈居下位接受教诲,那么才能超出自己百倍的人就会光临;早些学习晚些休息,先去求教别人然后再默思,那么才能胜过自己十倍的人就会到来;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着做,那么才能与自己相当的人就会来到;如果倚靠着几案,拄着手杖,盛气凌人地指挥别人,那么跑腿当差供人驱使的人就会来到;如果放纵骄横,行为粗暴,吼叫骂人,大声呵斥,那么就只有奴隶和犯人来了。这就是古往今来实行王道和招致人才的方法啊。大王若是真想广泛选用国内的贤者,就应该亲自登门拜访,天下的贤人听说大王的这一举动,就一定会赶着到燕国来。”昭王说:“我应当先拜访谁呢?”郭隗说:“我听说古时有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可是3年也没有买到。宫中有个近侍对他说,‘请您让我去买吧。’国君就派他去了。3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千里马,可惜马已经死了,但是他仍然用500金买了那匹马的脑袋,回来向国君复命。国君大怒道:‘我要的是活马,死马有什么用,而且白白扔掉了500金?’这个近侍胸有成竹地对君主说:‘买死马尚且肯花500金,更何况活马呢?天下人一定都因此知道大王您真心喜爱千里马,千里马很快就会有人送来了。’果然,不到一年,就有3匹千里马被送来了。如果现在大王真的想要罗致人才,就请先从我开始吧。我尚且被重用,何况那些胜过我的人呢?他们难道还会嫌千里的路程太遥远了吗?”

于是昭王为郭隗专门建造了房屋,并拜他为师。消息传开后,乐毅从魏国赶来,邹衍从齐国赶来,剧辛从赵国赶来,各路人才争先恐后集聚燕国。昭王又在国中祭奠死者,慰问生者,和百姓同甘共苦。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年)的时候,燕国殷实富足,国力强盛,士兵们心甘情愿为国效命。于是昭王任用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楚及三晋赵魏韩共同策划攻打齐国,齐国大败,齐闵王逃到国外。燕军又单独痛击败军,一直打到齐都临淄,掠取了那里的全部宝物,烧毁了齐国宫殿和宗庙。齐国城邑中只剩下莒和即墨没有被攻下。

三国时代,汉室衰败,各路诸侯逐鹿中原。每一个强大的政治军事集团的崛起无不以优秀人才为后盾。没有人才优势,就没有事业上的成功。曹操对此深有体会。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颁布了一道命令:“吾起义兵诛暴乱,于今十九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乃贤士大夫之力也。天下虽未悉定,吾当要与贤士大夫共定之;而专飨其劳,吾何以安焉!其促定功行封”(《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意思是:我起兵平乱至今已经19年了,每次征讨都能成功,难道是我自己的功劳吗?是我身边人才的功劳啊!而今天下还没平定,我应当同他们一起完成这项事业;而让我独享这份功劳,我怎能心安?所以我要根据他们的功劳进行封赏。

在选择人才的标准上,曹操以其政治家的独特气魄,一反过去以门阀和名气取人的传统标准,主张不拘一格、“唯才是举”。著名的《八月令》竟然明确提出要起用那些“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这是对以门阀品第为唯一标准的传统人事制度的一次猛烈冲击。对于曹操“识拔人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的选才标准,连宋代保守主义政治家司马光也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三顾茅庐”是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一个故事,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讲的是汉末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意思是:我本来是一个平民百姓,在南阳种地,在乱世当中苟且偷生,不求功名。先帝不嫌弃我的粗鄙,委屈自己三次来我居住的草庐见我,请教我治理天下的策略,我非常感激,于是同意为先帝服务。诸葛亮鞠躬尽瘁,先为刘备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后又六出祁山为刘备匡扶汉室,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仍然在为刘备打天下。

优秀的君主治理国家,为了发现并重用人才,往往不会放过任何细节。《新唐书·魏征列传》中记载了唐太宗阅卷识马周的故事,正说明了这一点。

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发布诏令,要文武百官都上书直言,分析治理国家的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一时间,满朝文武百官纷纷送来了各自的奏章。唐太宗打开这些奏章逐一认真阅读。当读到禁卫将军何常的奏章时,唐太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再次仔细端详后发现落款还是何常。奏章里一共写了20多条建议,不仅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而且说得头头是道、句句在理。唐太宗惊叹之余不禁暗自思量:何常明明是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大老粗”,怎么会写出这么高深的文章呢?难道自己看错人了?唐太宗马上派人找来何常。何常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己哪里得罪了皇上。不过,他还是大大咧咧地走进宫,“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唐太宗一看,不禁又犯起嘀咕:何常还是那个何常啊,怎么会写出那样的文章呢,这里一定有缘故。

唐太宗说:“何爱卿平身。我且问你,那奏章是你自己写的吗?”何常听了一激灵,心想坏了,皇上看出破绽了,我这不是犯了欺君之罪吗。他偷眼观察了一下唐太宗,发现皇上不但没生气,反而微笑着等他回答,于是悬着的心落了地。何常回答道:“禀皇上,那奏折不是我写的,是我家的下人马周写的。”唐太宗听了哈哈大笑道:“速请马周前来见朕。”

马周一听说皇上找自己,赶忙进宫,一路上遇到几拨人,都是唐太宗派来请他的。马周见过唐太宗后,唐太宗让他坐在自己的对面。一席深谈过后,唐太宗觉得此人可以委以重任,于是当即下令让马周到宰相府上班。这下,不仅何常感到意外,就连长期在皇上面前跟班的人都觉得惊讶:一个没有科考出身的贫寒子弟,一下子就被提拔到宰相府当差,他能行吗?

然而,事实证明,唐太宗的这个决策的确很英明。马周不负皇恩厚望,为唐朝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议。唐太宗如获至宝,一路为马周加官晋爵,直至升任唐朝宰相。尽管马周多次上表直陈,指出朝政弊端,唐太宗也不愠不怒,反而对马周赞赏有加。唐太宗不无感慨地说:“我一时半会儿不见马周,就想念他。”

正是唐太宗的这种“任人唯贤”的做法,造就了唐朝少有的盛世,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治理国家的人要想群策群力,除了尊重人才,还要广开言路,充分给予人才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同时要虚心听取这些想法,包括反对自己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集合大家的智慧,共同把国家治理好。

《战国策》中讲述了“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典故,是广开言路的好例子。

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是个美男子。他身高八尺多,体形矫健,容貌美丽。有一天早上,邹忌穿好了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呀!”城北的徐公,也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邹忌自己信不过,就又问他的妾说:“我跟徐公谁漂亮?”妾说:“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边来,邹忌跟他坐着聊天,问他道:“我和徐公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你漂亮啊。”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认为不如他漂亮;再照着镜子看自己,更觉得相差太远。晚上躺在床上反复考虑这件事,终于明白了:“我的妻子赞美我,是因为偏爱我;妾赞美我,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赞美我,是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廷去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我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求我,所以他们都说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的国土方圆1000多里,城池有120座,王后、王妃和左右的侍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上的臣子没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国的人没有不想求得大王恩遇的。由此看来,您受的蒙蔽一定是非常深的。”齐威王说:“说得真好。”于是他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政令刚一下达,就有许多大臣前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大臣们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齐威王虚心纳谏,身居朝廷而不动刀兵就使别的国家臣服了。

在古代中国,君王掌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臣子们出于对皇权的敬畏,难免会迎合君王,说一些好听的话。而忠言逆耳,君主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并不容易,这需要君主具有宽广的心胸。《新唐书·魏征列传》中记载了“唐太宗纳谏”的故事,正说明了这一点。

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能虚心接受意见的好名声,于是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到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批评我,让我实在忍受不了!”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长孙皇后说:“我听说,有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唐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后来,他不但不记恨魏征,反而夸奖魏征说:“人家都说魏征举止粗鲁,我看这正是他可爱的地方啊。”

贞观末年,唐太宗有时不免志骄意满,“晨出夕返,驰骋为乐”。魏征就写了一篇奏章,叫作《十渐不克终疏》。文章列举了唐太宗执政之初到当前为政期间态度的10个变化,并当着唐太宗的面,批评了唐太宗在10个方面没有始终不渝地保持贞观初年的优点,提醒唐太宗要居安思危。唐太宗听了不但没有发怒,反而把魏征的奏章写在屏风上,朝夕攻读,以资警惕。而且他还告诉史官据实记载,使千古万世了解君臣之义。643年,魏征病死。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与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

由于唐太宗重用人才,能采纳大臣的直谏,政治开明,而且注意减轻百姓的劳役,采取了一些发展生产的措施,唐朝初期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作“贞观之治”。

真正做到群策群力的君主不仅能够尊重人才、广开言路,而且还能够知人善任。知人善任是指能够正确认识人的品德和才能并合理任用,这一方面要求治理者能够不带偏见地认识人才,另一方面要求治理者懂得扬人才之“长”,使人才自身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宋太祖赵匡胤得了天下之后非常重视人才,尤其重视从下层选拔优秀的人才。他准备了一个小记录本,用以随时记录对臣下的考察结果。无论是朝中大官还是地方小官,只要有才能,赵匡胤绝不计较资历和级别,都默默记下,等到某部门有职位空缺时,就翻开笔记本从中选用。

科学地认识人才还表现在君主能够用人不疑。能臣得到重用,往往遭人记恨而受到恶意诽谤。贤能的君主往往能坚持自己的判断,不受误导。君主用人不疑,臣子才能鞠躬尽瘁,达成这种君臣关系才能治理好国家。《清史稿·施琅传》中记载了康熙皇帝重用施琅的故事,实为君信臣贤的典范。

施琅,字尊侯,号琢公,最初为明朝总兵郑芝龙部下左冲锋。顺治三年(1646年),清军攻占福建,施琅随郑芝龙降清。郑芝龙归京,其子郑成功占据海岛反清,招施琅同反,遭拒。郑成功拘役了施琅及其家属,施琅用计逃脱,结果他的父亲、弟弟及子侄都被郑成功杀害。康熙即位后,升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此后朝廷一直用施琅攻击郑成功的海上势力。施琅治军严整,精通水战,战无不胜。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率舰队攻打澎湖,眼睛被乱箭射中,仍坚持督战,一战攻克澎湖,统一台湾,被封靖海侯。捷报传来,康熙极为高兴,赋诗表扬施琅之功,赐给他御用袍及其他服饰衣物。施琅上奏推辞侯爵,乞请依内大臣故例赏赐花翎。当时朝廷议论纷纷,但是皇帝下令施琅不要拒绝封爵,并依允他的请求赐花翎。施琅建议在台湾设立三个县、一个府和一个巡道,康熙也答应了。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施琅入朝觐见。皇帝对他深加慰劳,并下诏对他说:“你此前做内大臣共13年,当时还有人瞧不起你。只有朕对你了解深刻,待你优厚。后来三藩平定,却有海上寇贼占据台湾,为害福建。要消灭此贼,非你不可。朕对你特加招用,你也不负使命,把60多年来难以平定的贼寇一举歼灭。有人说你恃功自傲,朕这次命令你北上来京,又有人建议应把你留下,不要再归遣南方。朕想到动乱之时,尚且能够用人不疑,现在天下已经平定,难道反而怀疑你、不放你回去吗?现在朕命你回复原任,你要更加谨慎,以保持自己的功名。”施琅赶紧上奏称谢:“臣已年老力衰,担心不能胜任封疆重任。”康熙皇帝说:“将帅崇尚智术而不崇尚勇力。朕用你也是用你的智术,岂是要用你的手足之力?”于是施琅重任原职。施琅攻克郑氏后,有人认为他必定要报父仇,对郑氏大加杀戮。施琅说:“孤岛刚刚收复,一旦杀人,恐怕引起不测。我之所以辛劳苦战,是为了国家重任,不敢因此而顾及私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施琅死在任上。

人才往往不是全才,而是在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有超人的才能,有智慧的君主往往能够发现他们的过人之处,将其用在合适的地方。汉高祖刘邦就是这样的君主。

《汉书·陈平传》中记载了刘邦任用陈平的故事。陈平是刘邦定国安邦的股肱之臣。他少年时家境贫寒,爱好读书,致力于黄帝老子的治世之道。陈涉起兵后,立魏咎为魏王。陈平告别兄长,去追随魏王咎。他向魏王游说,不被采纳,又有人进他的谗言,陈平就逃离而去。这时项羽占领了黄河,陈平去归附项羽,颇有战功,拜为都尉(仅次于将军的军官)。后因为项羽气量狭小,不能容人,陈平恐遭杀身之祸,就留下项羽赏赐给他的金帛和官印,负剑而逃。

陈平通过魏无知求见汉王刘邦。汉王召他觐见,问:“您在楚担任什么官职?”陈平答:“做都尉。”二人相谈甚欢。汉王当天拜陈平做都尉。诸将不服气,议论纷纷:“大王一天之内就让这个不知底细的楚国逃兵享受特殊待遇!”汉王不予理睬,对陈平又加恩赏。周勃、灌婴等旧将进言:“陈平虽然气度不凡,但未必有真才实学。听说他叛魏逃楚,又叛楚降汉,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人。大王不应委他重任。”汉王表示怀疑,责问魏无知:“有这回事吗?”魏无知说:“有。我当初推荐他,是因其才能。而陛下问的是德行。而今楚汉争雄,现在即使有尾生、孝生这样行孝、守信的人,但于战争胜败无益。陈平有奇谋,有利国家,其劣迹又何足为虑呢?”陈平也为此辩解:“我侍奉魏王,他不重用我,所以我投靠项王。项王任人唯亲,外人即使有谋略也不受信任。我在楚就听说汉王肯用人,所以前来归附大王。若我的计谋可取,希望大王能采用。若一无是处,我请求回家。”汉王给了他丰厚赏赐,授为护军中尉(掌派遣安排诸将之事)。此后再没人敢议论他了。

某天,汉王问陈平:“天下战乱纷纷,何时能够平定啊?”陈平说:“项王表面上礼贤下士,但论功行赏时又小家子气。大王您虽然不拘俗礼,但是肯用丰厚金帛与爵位吸引人才。项王的股肱之臣只有亚父范增、钟离昧、龙且、周殷等人。现在只需大王行反间计,拿出数万斤金贿赂他们。项王易信谗言,必生内乱。那时候大王趁机进攻,定能破楚。”汉王认可陈平的计谋,将4万斤黄金交由陈平任他处置,不问去处。

陈平用重金贿赂楚军,并散布谣言:将军们劳苦功高,却始终得不到应有封赏,还不如投靠汉王。项羽知道后疑心大起,遣使者到汉。刘邦的人见到使者后故意怠慢,佯装吃惊地说:“我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原来是项王的使者呀!”项王于是疑心亚父。亚父大怒:“天下事基本已定了,君王好自为之,我回老家去了。”之后在回家途中病发而亡。亚父是项羽最得力的谋士,失去他使项羽大伤元气,对刘邦战胜项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反间计的成功无疑与刘邦充分信任陈平是分不开的。

西汉思想家杨雄在《法言·重黎》中指出:“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楚憞群策而自屈其力。屈人者克,自屈者负。”国家治理不是一个人在治理,而是一群人在治理,团结更多的人才能汲取更多人的力量把国家治理好,这是古人告诉我们的智慧。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sixiang/202211150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