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思想

什么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4日 阅读:185 评论:0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原文写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说的是站在正义一方的人,能够得到更多数人的支持和帮助;而处于非正义的一方,就不能得到人们的帮助,最后将处于孤立。

中国的史书,并非单纯地记录历史,而是将价值评价融于对历史的描述之中。比如,在《史记》中写到纣王(也就是帝辛)时说,他天资聪明,思维敏捷,口才极好,同时还有一副让人羡慕的好体格,力气大得吓人,能够赤手空拳击败猛兽。这个帝王的硬实力不可谓不强,生下来不仅含着银汤匙,还外带超乎常人的能力。但帝辛的品德太差,他用他的智慧和口才来拒绝臣子的忠告,以巧言令色掩饰自己的错误。他放纵自己的欲望,“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史记·殷本纪》),纵情声色犬马。他还设置了炮烙这种残忍的酷刑杀害忠臣。拥有天生神力、高智商、优秀口才和至上权力的帝辛,由于站在非正义的一方,失去了道义,最后失去了所有人的支持与帮助。

相比之下,周的历代统治者,从弃、公刘、古公、季历,直到姬昌,都尊敬老人、照顾弱者、关心底层、尊重贤者。比如西伯侯姬昌,听说贤者到来,连饭都不吃也要去迎接。由于姬昌德高望重,不仅士人纷纷前来投奔他,就连邻地发生争端,都要请姬昌做裁判。虞、芮两国之人进入周国,发现民风淳朴、互谦互让,自己都感到惭愧。这样的统治者,自然能得到各诸侯的拥护。周武王继位后,周国得到各国的拥护,就连纣王的军队也临阵倒戈。周国的历代统治者,由于站在了最大多数人的立场上,得道多助,所以能取得胜利。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每一代史学家在总结历史经验时,都会归结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上来。在《史记》中,太史公司马迁对秦的速亡原因也归之于失道。秦王统一六国,结束了长年战乱。然而修建奢侈豪华的阿房宫、修订残酷的律法、焚书坑儒等,使他失去了民心。“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哀哉!”(《史记·秦始皇本纪》)蒙蔽信息会导致政权最终被伤害,所以应该设立公、卿、大夫、士等官阶,用约束机制保障信息的畅通。帝王应该知道老百姓想什么,需要什么,这样才能最终得到百姓的拥护。《汉书》中记录高祖入关之初,约法三章,免除苛捐杂税,赢得了穷苦百姓的支持,最终赢得了民心,赢得了天下。汉初时“劝趣农桑,减省租赋”(《汉书·刑法志》),生产力得以恢复,最终打造了一个强大的汉朝。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将秦之末世称为“土崩”,七国之乱称为“瓦解”。陈胜吴广起义时,他们作为底层的代表,一无土地、二无声望、三无贤名、四无财富,“然起穷巷,奋棘矜,偏袒大呼,而天下从风,此其故何也?”原因在于秦“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乱而政不修”(《汉书·卷六十四上》)。秦始皇所失掉的,是民心。汉初七国欲乱纲常,虽有充足的财富、武器、兵力,然而民心失去,所以最终必然归于瓦解。

汉武帝时,汉之强大到了极盛。汉武帝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深感“任大而守重”(《汉书·卷五十六》)。他曾多次下诏征求贤者意见,寻求让国家安定的良方。他认为王朝更替并非天命,而是看当权者是否体恤民众,是否得之天道。天下若要大治,“今朕亲耕籍田以为农先,劝孝弟,崇有德,使者冠盖相望,问勤劳,恤孤独”(《汉书·卷五十六》)。他深感王朝更替时,礼崩乐坏,必须通过道德教育,“导民以礼,风之以乐”(《汉书·卷六》)。各级官吏都有教化之责,还要充分利用地方贤人老者的力量。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汉武帝下诏“谕三老、孝弟以为民师”(《汉书·卷六》),希望通过教化促使普通百姓尊礼守法,做安分守己的良民。后来更是以儒家为正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上的统一。

东汉诸侯争强,曹操能够脱颖而出,统一北方,是因为他气量恢宏,深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他举起兴汉大旗,以唯才是举吸引人才。他多次下达求贤令,只要愿意平乱兴汉,无论出身如何,均可重用。包括刘备和孙权这两个枭雄,曹操都有意与之合作。赤壁大战,曹操惨败。然曹操不计前嫌,多次劝说孙权与之合作。这个举起天道大旗的做法,为后世所推崇。

作为历史上的明君,唐太宗李世民特别清楚,任何一个帝王都有极强的权力欲望,但要实现这一切,必须奉天道、得民心。“君依于国,国依于民”(《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二》)。君主地位最终决定于民众之苦乐。君对民要有父母之心,要爱民护民,要“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三》)。君王不可骄奢淫逸,剥削百姓。“日所衣食,皆取诸民者也。”(《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二》)因此善待民众是国家兴亡、君主安危的关键。

古人所谓的“道”,其背后有深刻的哲学道理,就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是“得道”,其结果就是“多助”。离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是“失道”,其结果必然是“寡助”。所以中国历史上治理智慧中最重要的一个结论,就是必须要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在中华文明的初期,神的地位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思想体系中是极高的。殷商时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周礼注疏·卷二》)。无论国家的征伐、迁都、立邑,还是民间的畜牧、生育等,均要通过占卜,听从神的示令。君是神在人间的代表,民对于神、对于君,只有无条件的服从。商亡周兴,周的统治者认识到,商亡的真正原因不仅是“天命”,更主要是纣王荒淫无度,失去了民心。周公强调,只有获得民的支持,才可以延续周的统治。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不断提高,传统的尊神观念随之发生变化。《左传》中记载,宋国发生天空落石和16只飞鸟退着从宋都飞过两件奇事。宋襄公就此询问周内史叔兴,叔兴认为宋君问得不妥,因为人的吉凶由人决定,与神无关。子产进一步提出“天道远,人道迩”,天道不可及,人道可在把握之中。

《左传》中记载,桓公六年,季梁提出“夫民,神之主也”(《春秋左传·桓公(元年~十八年)》),这个观点标志着民与神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到了僖公十九年,司马子鱼反对宋襄公以人为祭品。到庄公三十二年,虢史器提出“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春秋左传·庄公(元年~三十二年)》),民与国家的兴亡密切联系在一起。文公十三年,邾文公提出君与民利益的一致。襄公二十五年,晏婴提出君不可欺民。君只有为民,才能够为社稷服务。

春秋时期,民的力量也不断得以展现。其一是面对暴君,民可以大规模反抗;其二是在邦国兴亡的政治斗争中,民的存在对于政权的更替、君位的延续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三,在霸业兴替中,民的力量往往最终体现在军事行动中。孔子提出,“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礼记·缁衣第三十三》),将民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力量,认为国家安危系于民心向背。孟子看到,各国诸侯频繁发动战争,对外争夺地盘,对内课以重税,百姓“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孟子集注·梁惠王章句上》)。他规劝齐宣王、梁惠王施行仁政,摒弃战争。他深刻地认识到,国的根本在于物质基础,如粮食的丰收、土地的耕种,而这些最终是要靠民来完成的。因此他提出一个著名的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下》)。荀子提出了著名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篇第九》)的经典比喻,这个比喻经常为后代君王引用。

至汉朝,董仲舒提出,“治国之道,爱民而已”(《说苑·卷七政理》)。陆贾则提出,“夫欲建国、强威、辟地、服远者,必得之于民”(《陆贾新语注释·卷下至德(一)第八》)。《淮南子》中也有“国主之有民也,犹城之有基,木之有根。根深则本固,基美则上宁”(《淮南子·卷二十泰族训》)的说法。

唐宋时期,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提出如“人以君为天,君以人为本”(《旧唐书·列传第四十八》)等重民本的思想,强调民众是国家的根基,民心向背与国家治乱盛衰密切相关。唐儒杜佑甚至提出“故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上》),与孟子的思想隔空呼应。著名理学家张载将民本思想上升到哲学高度,认为天道是通过民心得以体现,“大抵天道不可得而见,惟占之于民”(《经学理窟·诗书》)。君主之道,在于恩施于民众。知识分子的使命,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近思录·为学》)。二程则强调,民众才是根本。心学大师陆九渊认为君要行天道,所谓天道,就是要以重民、养民、富民、教民为“道”。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对儒家经典的批注成为后世标准,他解读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四书章句集注·尽心章句下》)。他在保证君主集权制的前提下,强调了民心与君主统治之间互为前提的逻辑关系。这种解读,也最能为君主所接受。

到明清时期,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商品经济的发展,先进知识分子对民意、民心、民力的认识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明夷待访录》中,黄宗羲强调民的重要性,不仅仅看到了民心是皇权稳固的基础,还看到了江南新兴富有阶层的力量。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富有乡绅,事实上有助于底层的治理。谭嗣同看到,“抑尝观于乡矣,千家之聚,必有所谓富室焉”(《仁学》)。到了清末,代表资产阶级立场的声音逐步强了起来,梁启超就非常强调发展新式工商业,他甚至预言若民族工商业得不到发展,国内市场将被外来资本占据。

然而,中国古代治理智慧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思想,更多的是强调工具性,而非价值指向。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先进分子登上历史舞台后,在唯物史观的视野下,科学地认识到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才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sixiang/202211150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