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思想

什么是中庸之道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4日 阅读:220 评论:0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实现“善治”的根本方法和原则。《礼记·中庸》中有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说,“中”是天下万物的根本性质,“和”是人们共同遵守的普遍法则。只有达到了中和,天下万物才能各得其所,不断发展。从根本意义上讲,中和之道首先体现了一种辩证思维方法,追求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正如朱熹在解《中庸》之题时所言:“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中华文明自古就有三皇五帝之说,虽然关于三皇五帝的说法不一,但他们都是中国古代治国者普遍推崇的圣贤明君,舜便是其中之一。《礼记·中庸》中有言:“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意思是说,孔子曾经说过:“舜真是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征询别人的意见,就算是浅近的话,也喜欢省察它的含义。他把别人错的和不好的意见隐藏起来,把别人对的和好的意见宣扬出来,再将众人过与不及的意见加以折中,取其中道,施行于民众。这就是舜之所以能成为舜帝的原因吧!”

在孔子看来,舜之所以有大智慧,成为后世执政者的榜样,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舜遇到治国的问题时,懂得“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在治国时喜欢听取他人的意见,倾听不同人的声音,并善于对这些意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他懂得兼听而非偏听、兼信而非偏信下属的意见,过与不及的意见他都掌握,并从中采纳适中的方法用于百姓。因此,对于国家治理者来讲,要做到“执两用中”,首先必须要懂得虚怀纳谏,善于兼听不同人的意见,不管是顺耳的还是逆耳的,只有这样才能审时度势,整体把握,制定最优化的治理决策。

公元7世纪上半期到公元8世纪中叶,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最为辉煌的时期,这就是被后人津津乐道的大唐盛世。这段时期,大唐政治清明,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直到今天,海外华人仍被称为“唐人”。英国学者威尔斯在其《世界简史》一书中评价说:“在整个第7、第8和第9世纪,中国是世界上最文明、最安定的国家。”大唐盛世的开创者是唐太宗李世民,一位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与秦皇汉武齐名的帝王,在他在位的23年里,唐帝国经济发展迅速、文化繁荣、国泰民安,为大唐盛世的开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太宗以选贤任能、虚怀纳谏而著称,但是他本人容貌威武严肃,很多官员见到他都会紧张得举止失常、不知所措。唐太宗知道这个情况后,每当有人奏事时,他总是做出和颜悦色的样子,希望能够听到谏诤,知道政治教化的得失。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正直的君主任用了奸臣,就不可能治理好国家;忠直的臣子侍奉昏庸的君主,也不可能治理好国家。只有正直的君主和忠直的大臣相处共事,如鱼得水,那么天下就可以平安无事了。我虽然不算明君,幸亏你们多次匡正补救过失,希望凭借你们直言鲠议,以实现天下太平。”谏议大夫王珪回答说:“我听说木材弹上墨线就能锯得笔直,君主听从规谏就能成为明君。所以古代圣明的君主必须设诤臣7人,诤臣说的话如不被接受,就一个接一个地以死相谏。陛下拓展思路,采纳臣民忠言,我等处在不避忌讳的圣朝,实在愿意把愚昧之见都讲出来。”太宗称赞他说得好,下诏规定今后宰相入宫商量处理国家大事,必须让谏官跟着进来,有话敞开说。唐太宗在位期间最有名的谏官便是魏征了。魏征以性格刚直、才识超卓、敢于犯颜直谏著称。魏征前后谏事200余件,直陈其过,切中时弊,唐太宗多克己接纳,择善而从。魏征死后,唐太宗伤心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这对贤君良臣的关系也成为千古佳话,时至今日仍传颂不已。

“执两用中”还表现为在国家治理中要注重从长远和全局出发,兼顾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不可偏颇。正如《迁都建藩国议》中所讲到的,“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意思是说,不从长远角度思考问题,就难以谋划周全一时之事;不从全局利益考虑问题,就难以谋得局部之事。国家治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统筹兼顾,协调好各个领域的发展。

春秋时期,管仲出任齐相执政以后,凭借着齐国濒临海滨的条件,流通货物,积聚财富,使得国富兵强,百姓安居乐业。管仲的治理方法就是注重各个领域发展的统筹兼顾,强调政策的实施和国家的治理必须要顺乎民意。首先,注重经济建设和道德教化要协调发展。在管仲看来,国家的治理必须要注重礼仪道德的教化,导人向善,因为“不提倡礼义廉耻,国家就会灭亡”,但是道德教化的前提则是经济的富足,因为只有“仓库储备充实了,百姓才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了,百姓才能分辨荣辱;国君的作为合乎法度,‘六亲’才会得以稳固。”其次,政令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要顺乎民意。在他看来,政令只有符合民意才容易推行。百姓想要得到的,就给他们;百姓反对的,就替他们废除。另外,与传统的“重农抑商”治理理念不同,管仲提出农业与商业必须要共同发展,应当在稳定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他提出盐铁专营制度,主张在涉及盐、铁等重要资源的领域,要实行国有民营的政策,一方面保证了国家稳定,提升了财政收入,另一方面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实现了藏富于民。再者,管仲认为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必须要“贫富有度”,缩小贫富差距。因此,必须禁止少数富人用囤积居奇的手段牟取暴利,要注重调节物价的高低、分散兼并的财利,否则社会将会出现无休止的兼并,这样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那些贫贱、鳏寡以及老而无子的人就将无法生存。最后,针对当时齐国“竭泽而渔”的风气,管仲提出了“山泽各致其时”的开发战略,规定百姓要按时令进山伐树捕猎,以保护树木和鱼类的正常生长、免遭破坏,使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

“和而不同”是中庸之道的精髓所在,其实质即是在尊重事物多样性、丰富性、差异性的基础上求得事物之间的平衡、协调和统一。《国语·郑语》讲道:“公曰:‘周其弊乎?’对曰:‘殆于必弊者也。……去和而取同。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西周末年,郑桓公向史伯问政:“周王朝会不会衰败啊?”史伯认为西周必然要衰亡下去,因为其目前最大的弊端就是“去和而取同”,一味地强调同一而排斥差异,无法做到兼容并蓄,这样社会便难以发展,甚至走向消亡,而只有做到“和而不同”,促进不同的事物之间彼此和谐共存才能实现永续发展。自古以来,“和而不同”便被看作是正确处理国家治理中人与人、人与自然、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一条黄金法则,体现了中华民族兼容并包、协和万邦的天下情怀。

“和而不同”是一种共赢思维、共享思维。“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公元前140多年的中国汉代,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打通了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了“凿空之旅”,这就是著名的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最初是为了完成汉朝统治者联合西域诸国抗击匈奴的任务,但是它的实际意义却远非如此,从西汉的敦煌,出玉门关,进入新疆,再从新疆到中亚、西亚,这条横贯东西的道路的打通,不仅在西汉和西域诸国之间建立起了联系,更是极大地推动了汉朝与西域诸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而这条通路就是后世闻名的“丝绸之路”。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汉宣帝设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直接管辖机构——西域都护府,丝绸之路这条东西方交流之路便开始进入繁荣发展的时代。到了唐、宋、元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同步发展,中国、意大利、摩洛哥的旅行家杜环、马可·波罗、伊本·白图泰都在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留下了历史印记。由此,一代又一代“丝路人”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共同发展的桥梁。

“和而不同”是一种和谐思维、和平思维。如今,在新加坡圣淘沙岛的海事博物馆里,有一艘按原尺寸复制的郑和宝船。宝船足有三层楼高,雄伟异常。宝船的船头,也是博物馆的开放式剧场,参观者可以在大屏幕上观看动画短片,重温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故事。600多年前,明朝“三宝太监”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船队(包括200多艘海船、2.7万多人)从南京出发,先后7次下西洋,历时28年,航程2万余里,造访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史称“郑和下西洋”。此次壮举,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半个多世纪,堪称“大航海时代”的先声。尽管有着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船队,郑和下西洋却并非为了侵占他国、掠夺他族,更非充当所谓的“海上霸主”。恰恰相反,郑和一直是东西方交流的“和平使者”。他每到一国只做三件事:宣谕皇帝诏书,表达共享天下太平之福的期望;向当地国王和官员赠送礼物,传递建立和发展友好往来关系的意愿;商谈贸易。郑和7次下西洋,没有占领他国一寸土地,没有掠夺他国一点财物,对所有国家和民族都以礼相待、平等交往。而且,还给所到之国的人民带去了大量的丝绸、瓷器等精美物品。也因此,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郑和宝船至今仍被视为“和平”“友好”“交流”的象征。《周易》有言:“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和平与发展是中华民族最深层的内在基因和精神追求,展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共享天下太平之福的“天下情怀”。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一书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和平主义的国家,与西方的历史文化传统完全不同,“在这个几乎有无数人员的无限幅员的国家,而各种物产又极为丰富,虽然他们都有装备精良的陆军和海军,很容易征服临近的国家,他们的皇上和人民却从未想过要发动侵略战争,他们很满足于自己已有的东西,没有征服的野心。……我仔细研究了中国长达4000多年的历史,我不得不承认,我从未见到有这类征服的记载,也没听说过他们扩张国界。”

2014年3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中指出:“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中国自古就提出了‘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国泰民安’‘睦邻友邦’‘天下太平’‘天下大同’等理念世代相传。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没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中庸之道用于国家治理,衍生出“宽猛相济”的刚柔并举之法。一般而言,治理方法过于刚猛,就会导致残暴,激起民怨;治理方法过于柔和,就会导致政令难以推行。而只有刚柔并济、恩威并施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

“宽猛相济”的治理方法最早由春秋时期郑国政治家子产提出,后来经过孔子的因革,最终成为古代国家治理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子产在其执政的10多年间,倡导“宽猛相济”的方法,主张为政以德,德法并用,既表彰“忠俭”,反对“奢侈”,改革田地制度和兵赋制度,又“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限制贵族的特权,严肃朝廷法纪。在他的治理下,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郑国作为一个中原小国依然受到周围诸侯国的尊重。子产执政期间经常告诫自己的继任者子大叔:“治理国家要采用宽猛相济的方法,而且尤其重要的是要掌握好其中的度,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强盛。”后来子产病重,他对子大叔说:“我死了以后,你肯定会执政。你要记住,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够用宽和的施政方法使民众服从,如果德行不够,就要用次一等的刚猛的方法来治理。刚猛的方法似火,火的特点是猛烈,百姓一看见就害怕,所以很少有人死在火里;宽和的方法似水,水的特点是柔弱,百姓亲近它而又轻视它,有很多人便死在水里,因此运用宽和的施政方法很难。”后来,子大叔执政,他不忍心严厉施政,而单用宽和的方法来施政,导致郑国一时出现了很多盗贼。社会秩序的混乱让子大叔很后悔没有听从子产的建议,于是,他改变之前一味宽容的治理策略,派兵去攻打盗贼,并将他们一举歼灭,盗贼猖獗的现象才有所收敛。

孔子对子产的宽猛相济方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左传·昭公二十年》)意思是说政令宽松了,百姓就会怠慢,不把政令当回事儿;百姓怠慢了,就要用刚猛严厉的措施来补救;而政令严厉了,百姓就会受到伤害,百姓受到伤害就要用宽和的方法来安抚。宽和用来调节严厉,严厉用来调节宽和,两者相互补充,政事因此才会和谐。《诗经·大雅·民劳》中也讲道:“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远能迩,以定我王。”“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便是要求执政者要施与民众以宽厚;“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便是要求执政者还要用刚猛的方法作为施政的补充;“柔远能迩,以定我王”,是强调执政者要用和缓的政策使民众平安祥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和之至也”的治理境界。

如今,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有一个全国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武侯祠。武侯祠是纪念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因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而得名。走进武侯祠,人们可以看到这样一副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意思是说用兵的战略要以攻心为上,这样反叛就会自然消除,从古至今,真正善用兵者并不好战;不审时度势,政策或宽或严都会出差错,以后治理蜀地的人要明白这个道理。这副对联可以说是诸葛亮当年治理蜀地时期最核心的治理理念,其精髓就是八个字:审时度势,宽猛相济。该宽和的时候就宽和,该严厉的时候就严厉,关键是要审时度势,具体问题具体把握。

诸葛亮治理蜀汉之初,针对当时益州地区法纪松弛、德政不举、当地豪强专权自恣的混乱局势,提出应重典治蜀,严明法纪,恢复社会秩序。这些严厉的措施引起了一些人的非议,尚书令法正便建议说:“从前汉高祖刘邦进入关中时,曾经约法三章,秦国百姓懂得了德政。希望您能逐步放松严刑峻法,以抚慰蜀汉百姓。”但是,诸葛亮则认为蜀汉的情况同秦末汉初已大不相同,不能相提并论。他指出:“秦国推行严酷的暴政,致使百姓怨声载道,不堪忍受,揭竿而起,使天下大乱。汉高祖有鉴于此,推行宽大政策。而刘璋治蜀软弱昏庸,德政推行不了,刑法又不严明,所以造成社会失序混乱。现在法制严明,人们便知道什么是恩德,再以官位加以限制,得到了官位,人们便知道什么是荣耀。荣耀和恩德并施,君臣关系明确,这才是最重要的治国之道。”诸葛亮通过厉行法治,使法纪真正产生了威慑作用,吏治得到了整顿,豪强仗势欺凌百姓的事情也基本绝迹,益州地区的社会秩序很快便得以恢复。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sixiang/202211150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