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思想

什么是知行合一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4日 阅读:244 评论:0

知行合一

知与行,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知与行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在两者的辩证关系中,知是基础、是前提,而行是重点、是关键。在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中,坚持知行合一是提升治理效能、达致治理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子说:“知行相资以为用。惟其各有致功,而亦各有其效,故相资以互用。则于其相互,益知其必分矣。”(《礼记章句·中庸衍》)他认为,知与行有着不同的功用,不可以混淆,但这种区别也使得知与行可以相资互用、互为支持。朱熹认为:“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子语类》卷十四)只有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得越清楚明白,行动起来才越坚定有力,而越付诸行动,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认识得越深刻。在国家治理实践中,必须要坚持知行合一,做到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学以致用。

明朝大儒王阳明在其《传习录》一书中提出:“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维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意思是说,知是行的指导,行是知的贯彻,知与行是辩证统一、不可分离的。世上有一种人,只顾稀里糊涂地随意去干,根本不认真地观察思考,也只是盲目地肆意妄为,所以必须给他强调一个知,他才能行得正确。还有一种人,只会漫无边际地空想,根本不愿切实力行,也只是在那里主观猜测,所以必须给他强调行的道理,他才能知得真切。

知是行的主意。知是行的前提和基础,是指导行的,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只有把道理真正弄懂了,行动才能自觉持久。因而,国家治理实践必须基于正确理论的指导,没有理论的指导,实践就会盲目。计然是春秋时期著名的经济学家、战略家,擅长经济治国之道。他游历到越国时,收越国大夫范蠡为徒,教给了范蠡《贵流通》《尚平均》《戒滞停》等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的七项策略,涉及国家宏观调控、商品流通规律等诸多经济理论,可谓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商业理论。越王勾践在会稽山被吴国打败后,卧薪尝胆,一心想要雪耻,便向计然请教打败吴国的方法,计然献策说:“一个国家要应付战争,必须有所储备,而储备战争物资又必须选择适当时机,这就像知道货物的生产季节和社会需求的关系,就能看清楚货物的供需行情一样。干旱时准备船,水涝时要准备车。国家要长治久安,须兼顾农工利益。谷物每斗二十钱,农民就要吃亏,每斗卖到九十钱,商人就无利可图。商人无利可图,货物就不能在市场上流通,国家税收就要减少;农民无利可得,良田就会无人耕种,荒地就无人开垦。因此,谷物每斗最高不超过八十钱,最低不少于三十钱,那么农民与商人都有利可得。谷物出售价格随市场物价的高低而起伏,关卡上的税收和市场上的货物都不缺乏,这就是治国的道理。关于囤积货物,其原则应是购进质量好、适销对路、易于久藏的谷物;容易腐败的货物,就不要久藏以求高价;看货物的有余与短缺,就可知道物价的涨跌。上涨到极点就会下跌,下跌到极点又会上涨。价涨时,就要把囤积的货物像低贱的粪土一样尽快卖出去;价跌时,就要把便宜的货物如珍贵的珠宝一样迅速购进来。财物货币要像流水一样长流不断,循环往复。”勾践欣然采纳了计然的治国策略,施行数年之后,越国国富兵强,一举灭掉了吴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大夫范蠡协助越王打败吴国之后退隐民间,他惊叹计然的智慧:“计然的策略有七条,越国只用了其中五条,就实现了雪耻的愿望。既然施用于治国很有效,我要把它用于治家。”范蠡乘坐小船漂泊江湖,到了陶邑,改名换姓叫朱公。朱公治理产业,囤积居奇,随机应变,与时逐利,数年之后,便成为富甲天下的巨商,后世都称颂其为商人的祖师。

行是知的功夫。正所谓“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行是知的归宿,是实现知的。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只有行动上落实了,对道理的领悟才能更深入。正如黄宗羲所说:“以圣人教人只是一个行。如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皆是行也,笃行之者,行此数者不已是也。”(《明儒学案·姚江学案序》)

清谈误国,实干兴邦;为政之要,贵在实干。古往今来,凡事兴于实,败于虚。《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秦军和赵军在长平对峙,当时赵括的父亲赵奢已经去世,赵相蔺相如也身患重病,赵孝成王派廉颇带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老将廉颇置之不理,坚壁清野,以逸待劳。秦国间谍便在赵国散布谣言:秦军最忌讳、最害怕的,就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做赵军的将帅。赵孝成王急于求胜,便听信了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任命赵括为主帅,代替廉颇。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之子,从小熟读兵法,评论兵事头头是道,自诩天下第一。赵孝成王任命赵括为将军后,遭到了蔺相如的反对,蔺相如进谏说:“大王仅凭虚名而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粘死调弦柱再去弹瑟那样不知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遗留的兵书罢了,并不懂得灵活应变。”赵孝成王不听,执意任命赵括为主将。赵括取代老将廉颇之后,便完全改变了廉颇制定的策略,改守为攻,调动所有军马主动出击秦军。秦将白起则分兵两路,一路佯败,把赵军吸引到秦军壁垒周围;一路切断赵军后路,实行反包围。结果使赵军粮道断绝,困于长平。被困40多天后,赵军断粮,赵括没有办法,便亲自带领精兵突围,结果被秦军乱箭射死,几十万赵军也悉数降秦。赵括虽然熟悉兵法理论,但是缺乏实际战争经验,无法有效地将所学兵法和现实战争有效结合,在战争中不懂得灵活应变,失败是必然的结果。

东汉荀悦在《申鉴》中指出:“在上者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言必有用,术必有典,名必有实,事必有功。”意思是说执政者必须做到求真务实,做到不听不真实的话,不相信不切实际的方法,不谋取浮华的名声,不做徒有虚表的事。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参与者。自古以来,在中华文明蜿蜒曲折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不断探寻着通达“治国平天下”的康庄大道。而经世致用便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达致这一理想的必然选择和根本途径。经世,即经国济世也;致用,即尽其所用也。正所谓“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经世致用就是注重从社会现实矛盾出发,并以所学解决社会时弊,以求达到国泰民安的理念和方法。这一理念从根本上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求学以致用、注重务实、追求实效的思想方法,以及救世济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

胸怀大志,勇于担当。《尚书》中讲道:“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意思是说只有树立远大志向,才能建立崇高的功业;只有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明朝中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为拯救时弊,救民于水火,明朝大儒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济世良方,主张将学问和道德良知与事功相结合,在学问中践行事功,在事功中升华学问、践行良知。

王阳明从小便立下“读书做圣贤”的远大志向。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理想呢?王阳明指出:“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事上磨”就是要主动作为,积极实践,在实践中不断磨炼自己的心志、提升自己的能力修为,从而更好地实现人生理想。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通过不断的事上练、事上磨,王阳明在“立德、立功、立言”等方面不断精进,更是为解决明朝中期的治理危机做出了重要贡献。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阳明恩威并施,剿抚结合,平定为患江西、湖南、福建、广东交界地区数十年的民变祸乱。正德十四年(1519年),在鄱阳湖中仿效赤壁之战,平定洪都的宁王朱宸濠之乱。嘉靖七年(1528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司叛乱和断藤峡盗贼祸患,稳定了边疆,为此后改土归流和民族融合奠定了基础。清代名士王士祯称赞王阳明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池北偶谈》)。《明史》中也评价道:“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明史·王守仁传》)

务当时之务,匡世济民。所谓“务当时之务”,就是要心系当下,行当务实,做到“在天下则忧天下,在一邦则忧一邦,惟恐生民之不遂”(《舜水遗书·卷八》)。战国初年,思想家墨子提出了兼爱、非攻、节用等思想观点,主张人与人之间应平等互助,反对大国侵略小国的不义战争。以墨子为代表的墨者,以济世救国为己任,致力于“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奔走各国,锄强扶弱,多次拯救一些小国于危难之中,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墨子救宋”的故事。

公元前440年前后,楚国准备攻打宋国,请工匠公输班着手制造攻城的云梯等器械。当时墨子正在家乡讲学,听到消息后非常着急。他一边安排大弟子禽滑厘带领300名弟子帮助宋国守城,一边亲自奔赴楚国劝阻楚王。墨子从鲁地出发,日夜兼行,10天后到达楚的国都郢。到郢都后,墨子先找到公输班,说服他停止制造攻宋的武器,并在公输班的引荐下见到了楚王。墨子对楚王说:“现在有一个人,丢掉自己的彩饰马车,却想偷邻居的破车子;丢掉自己的华丽衣裳,却想偷邻居的粗布衣,这是个什么人呢?”楚王不假思索地答道:“这个人一定有偷窃病吧!”墨子趁机对楚王说:“楚国方圆5000里,土地富饶,物产丰富,而宋国疆域狭窄,资源贫困。两相对比,正如彩车与破车、锦绣与破衣。大王攻打宋国,这不正如偷窃癖者一样?如攻宋,大王一定会丧失道义,并且一定会失败。”楚王理屈词穷,但借公输班已造好攻城器械为由,仍拒绝放弃攻宋的决定。墨子又对楚王说:“公输班制造的攻城器械也不是取胜的法宝。大王如果不信,就让我与他当面演习一下攻与守的战阵,看我如何破解它!”楚王答应后,墨子就用腰带模拟城墙,以木片表示各种器械,同公输班演习各种攻守战阵。公输班组织了多次进攻,结果都一一被墨子击破。最后,公输班攻城器械用尽,墨子守城器械还有剩余。公输班认输后并不服气,他对墨子说:“我知道怎么赢你,可我不说。”墨子答道:“我知道你心里想的是什么,我也不说。”楚王觉得莫名其妙,便问二人:“你们说的是什么意思?”墨子义正词严地说:“公输班以为杀了我,宋国就守不住,但是,我早已安排禽滑厘用墨家制造的守城器械守卫宋城,同宋国军民一起严阵以待!所以即使杀了我,你也无法取胜!”这番话,彻底打消了楚王攻宋的念头。楚王知道取胜无望,就放弃了攻打宋国的计划,而宋国上下也避免了一场战争浩劫。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sixiang/202211150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