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思想

什么是备豫不虞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3日 阅读:403 评论:0

备豫不虞

“备豫不虞”的思想最早见于《左传·文公六年》,“备豫不虞,古之善教也”,此处“豫”通“预”,“备豫”有预备、事先防备之意;“虞”为预测,“不虞”指不测、意外之事。“备豫不虞”的意思是早做预备工作,以防不测之事。在《易经》豫卦中,豫本为逸豫、安乐之意,豫卦为豫谋之卦,安逸喜乐之时的备豫警示才是豫卦的本质内涵。《诗经》有“未雨绸缪”的典故,“备豫”体现为高瞻远瞩的谋虑、明察秋毫的洞达。孔子推崇“未雨绸缪”的精神,认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据《孔子家语》记载,孔子曾以“敦以德让,其树根置本,备豫远矣”称赞周先公太王亶甫,说他以德行和礼让治国,树立根本,奠定了周朝兴盛的基业,可谓谋划长远。正所谓“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礼记·中庸》),只有在逸豫安乐之时早做绸缪、预先谋划,方能功在千秋、利在长远。

据《左传·文公六年》记载,鲁国正卿季文子即将出使晋国,在出行前他特地派人去询问,如果在出使期间晋国发生国丧该行使怎样的礼节。而被派去询问的人感到很不理解,认为现在并没有发生这种情况,去询问没有任何意义。季文子解释说:“备豫不虞,古之善教也,求而无之,实难。过求何害。”意思是,自古以来,提前防范都不失为很好的办法,如果准备了的事情没有发生,并不会有所损害,而如果事情发生之后再临时去请教,那就很困难了。巧合的是,晋襄公在季文子到晋国不久就去世了,虽然突逢国丧,但因为准备充分,季文子顺利地完成了出使任务。之后,在《左传·成公九年》关于楚国攻打莒国的记载中,“备豫不虞”再次被提及:“恃陋而不备,罪之大者也;备豫不虞,善之大者也。”莒国自恃穷弱、小鄙,不做防备,认为谁都不会来攻打,结果楚国在20天之内就攻下莒国3个城市。此为“备豫不虞”的第二个出处。此后,与“备豫不虞”相同或相近的表述在历朝历代的典籍中随处可见。《贞观政要·纳谏》记载,魏征劝谏唐太宗要有忧患意识时说:“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岂可以水未横流,便欲自毁堤防?”意思是为政者要想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以免在遇到灾害、战事时无法应对,从而危及国家民族,希望唐太宗能未雨绸缪、居安思危。

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备豫不虞”的理念沉淀升华为深邃的智慧。在中国传统军事理论中,“备豫不虞”是克敌制胜、立于不败之地的制胜法宝。“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孙子兵法》中的这段话就从战略战术的角度,论证了在战争中不能寄希望于别人不来进攻,而是要依靠自己充分的准备与防范,从而实现先胜、全胜甚至是不战而胜。而《孙膑兵法》中的“无备者伤,穷兵者亡”,则是站在反对和避免战争的立场上,探讨了忘战必危、好战必亡的道理。预先谋划筹备是执政者的重要工作。在中国的治理体系中,“备豫不虞”是修身进德、国泰民安的重要保障。《墨子》说“备者,国之重也”,宋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都从家国同构的立场阐发了“备豫不虞”在治国修身中的重要作用。

“备豫不虞”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底线思维与危机观念。《诗经·小雅·小旻》有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比喻像立于深渊之旁、脚踩薄冰之上一样的恐惧谨慎。汉刘向《说苑·政理》:“成王问政于尹逸曰:‘吾何德之行,而民亲其上?’对曰:‘使之以时而敬顺之,忠而爱之,有令信而不食言。’王曰:‘其度安在?’对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王曰:‘惧哉!’”《旧唐书·孙思邈传》:“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谓小心也。”这些都在告诉人们要常存危机观念,常怀戒慎之心,坚持底线思维。

“备豫不虞”要求人们对待一切事情先要做好最坏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如此方能胸中有数、遇事不慌、有备无患,下好“先手棋”,有效应对风险和挑战,牢牢把握主动权。《周易·既济》中说“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乐府诗集·君子行》中说“君子防未然”“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当中,只有谨慎小心,才能防患于未然,只有做好最坏的打算,早做防备,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备豫不虞”就是要坚持底线思维与危机观念,如此方能葆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与“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斗争精神。

“备豫不虞”奉行“敬德”“明德”的天道精神。此可追溯到上古时期敬天事天的天命思想。自尧舜到殷商,人们普遍认为上天主宰人间世界,执掌着人间的一切事务,包括自然的风调雨顺、人的生老病死、国家的兴衰等等,皆由上天来主导和支配,在这种朴素天命观的影响下,产生了对上天敬畏、崇拜、忧惧的复杂情感。周初的统治者通过反思殷亡周兴的深刻根源,认识到殷商覆灭的真正原因是“失德”,提出“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统治者当以“德”为念、“明德慎罚”、“勤用民德”、“以德配天”的思想。中国历代都强调“敬”,君子敬德当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国家治理当“敬德保民”,这都是“备豫”品格的体现。孔子说“儒有居处齐难,其坐起恭敬;言必先信,行必中正;道涂不争险易之利,冬夏不争阴阳之和;爱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其备豫有如此者”(《礼记·儒行第四十一》),认为儒者应做到日常起居严肃持重,坐下起立恭恭敬敬;言谈话语必能以诚信为先,行为举止必能纯正中直、不偏不倚;在路途中行走不与人争平坦之便利,严寒暑夏下不与人争冷暖调和之处。爱惜生命为了有所等待,保养身体为了有所作为。人能如此修养,便可待时而起;为政者做到如此,便能谋划全局、有备无患、稳扎稳打、攻坚克难。

“备豫不虞”是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它让人谨慎戒惧,心存敬畏,时刻谨言慎行,防微杜渐。《易经·系辞下》说“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左传》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都在告诫人们长存忧患意识,任何时候都不要有马放南山、高枕无忧的麻痹思想。“忧患”是人类所特有的,忧患意识的形成不是人们突发奇想想出来的,而是人们对时代变迁的一种强烈感受,是人们的生存意识,是人们对自己未来命运的担忧。“备豫不虞”首先激发的是个人的责任感,进而形成群体的一种凝聚力。它不仅是个人生存的谨慎戒惧,更是对整个社会生存命运的审慎思虑。

“备豫不虞”还是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的家国情怀。“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家国同构是中国文化的特质,在追求内圣外王的儒家学说中,“备豫不虞”更是一种殚精竭虑为社会兴利除弊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对人类前途和命运的一种关注,是对家国天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中国文化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精神内涵,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儒家学说作为中国文化主流,其强烈的家国情怀就是以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生存与发展前途的积极关注为内容,高扬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感。“备豫不虞”是心系家国天下的博大情怀;是面临危难、困境而不屈服、不畏难的敢担当、敢负责的斗争精神与进取精神;是救民族于危亡、救人民于水火的牺牲精神与奉献精神。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病起书怀》)等等,都表达了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把中国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升华到更高的境界,影响、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社会兴利除弊、英勇斗争。正是这种在中华文明的母体中孕育出的家国情怀,使得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sixiang/202211148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