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思想

什么是内圣外王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3日 阅读:267 评论:0

内圣外王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儒家思想长期居于正统的地位,“内圣外王”作为德功与事功相统一的最高标准与终极理想,是儒家的基本命题与核心思想。其中,“内圣”指在内在道德修养方面要塑造君子人格,使内心符合“圣”的标准,具备圣人的才德,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是一种向内的超越;“外王”则是在外在事功方面,通过施行王道建功立业,实现儒家“天下大治”的社会理想,是一种向外的超越。

孔子作为儒家“仁”学的创立者,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过“内圣外王之道”,但他所开创的“仁”学中早已暗含了“内圣外王”的精神。“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就是孔子对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生动阐述。其中,从“修己以敬”到“修己以安百姓”,是一个由内而外、由近及远的修养过程,而这与儒家后来提出的从内圣到外王相贯通的“内圣外王”之道是同一个过程。孔子的“修己以敬”是成德功夫,就是后儒所说的内圣境界,孔子的“安人”“安百姓”是政治事功,也就是后儒所说的外王成就。儒者一方面通过“内圣”完善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道德境界,从而成就其德业;另一方面,通过“外王”建功立业,营造安定和谐的理想社会,成就其政治事功。孔子“为仁由己”“克己复礼”“忠恕之道”“为政以德”“博施济众”等观点都表明孔子学说是追求个人与集体、家庭与社会、道德与政治的高度统一的学说,其实质是囊括了内在道德修养与外在政治事功的“内圣外王”之学。

孟子提出性善论和仁政学说,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忘势》)。孟子侧重从“内圣”方面拓展了孔子的“内圣外王”思想,由“不忍人之心”开显出“仁义礼智”四善端,并由性善论引出仁政学说。在道德修养上,主张“求其放心”、养“浩然之气”;在国家治理上,提出“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娄离上》),主张施行“仁政”,将“仁”作为君主为政和履行社会责任的道德基础,做到与天下黎民百姓同忧同乐、扶危济困、造福万民,如此就一定能够建立王业。孟子的性善论为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奠定了一个心性论的基础。

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荀子侧重从“外王”方面拓展了孔子的“内圣外王”思想,主张化性起伪,通过发扬礼的社会作用、健全社会规则与制度来压制人性的恶。与孟子的以“不忍人之心”为根据的道德之性不同,荀子性恶论的立论根据是人生而具有的自然之性、本能之性。荀子曰:“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荀子·解蔽》),如果说在孟子那里“圣”“王”是可以两离的,到荀子这里内圣和外王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在荀子看来,“圣”与“王”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并且荀子认为圣人也不是天生的,而是“积礼义”而成的,由此大大扩展和深化了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

《大学》对“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做了最完整的概括。在《大学》一开篇,便开宗明义、提纲挈领地总结了“三纲领”与“八条目”。“三纲领”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要求人们要弘扬与完善个人内心善良光明的德性,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并在此基础上,将自身之德性修养的成果扩而充之、推而广之、由己及人,从而使民众革故鼎新,实现“明明德于天下”。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过程中,使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群体共同达到至善的完美境地。“八条目”明确了“内圣外王”的修养方法,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层层推进,其中由个人到社会、由内到外、由修身到平治天下的逻辑一目了然,正体现着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和理想境界的完成。

《中庸》有云:“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其中,“成己”为内,“成物”为外,由“成己”而“成物”,由内而外,推己而及物。“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忠”与“恕”是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实现形式,其中,“忠”是对自身而言的,指个人修养方面要不断完善自身的德性,做到尽心知性;“恕”是对他人而言的,指要将德性修养的成果泽被他人。由“忠”而“恕”,推己而及人。其中,“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是推己及人,“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是推人及物,如此方能达到“赞天地之化育”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体系最核心的价值理念,是“内圣”和“外王”的统一,是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的统一,是成己与成物的统一,是德功和事功的统一,是心灵秩序建构与社会秩序建构的统一,是圣贤气象与王者风范的统一,被视为儒家完美人格与人生理想的体现。儒家历来所主张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价值,体现的便是“内圣外王”的追求。《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孔颖达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其中,“立德”即树立圣人之德,是“内圣”的功夫,而“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著书立说,二者皆为“外王”的功夫。

在中国历史上,如王阳明、曾国藩等,不仅在自身道德修养上有很高的境界,而且在外在事功上也有卓越的建树,是真正意义上的“三不朽”的大儒,是儒家“内圣外王”思想的践行者。毛泽东曾说曾国藩是实现了儒家“三不朽”的至高境界的完人,世人称赞其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曾国藩是中国清朝时期的军事家、政治家、理学家、书法家、文学家,是晚清“中兴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也是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曾国藩一生走的便是先立德,后立功、立言的治于内而成于外的路子,即《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的道路。曾国藩一生顺天时、应地利、重人合,内安社稷,外平戈矛,德功与事功并重,堪为世人之典范。

在“立德”方面,曾国藩以儒家为宗,以先贤为榜样,凡事遵循礼法,在其著名的“修身十二法”中提到持身敬肃、静坐养性的修养方式,主张衣冠外貌要保持整齐,心思神情当端正严肃,时时警惕自己的念头、举止中有无背离义理之处。闲居无事时应宁静安泰,保养德性,一旦投于事务之中则专心致志,不存杂念,保持精神状态清澈明朗,如同旭日东升般光彩照人。曾国藩年轻时抽烟成瘾,他深知抽烟有百害而无一利,于是下决心戒烟,但苦于烟瘾难断,他曾前后三次戒烟,戒而复吸,又复戒烟,又复吸。终于,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十月,以破釜沉舟的魄力砸掉了烟具,戒掉了这一恶习。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是足见其在立德修身方面严格克己自律的精神。

在“立功”方面,曾国藩作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内安社稷,外平戈矛,鞠躬尽瘁,殚精竭虑。一方面,他不计个人得失,代表朝廷数次征剿太平天国;另一方面,他促成洋务运动,创办中国最早的现代军工企业,建成江南制造总局,筹建翻译馆、印书处,选送幼童赴美留学,为近代中国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立言”方面,《曾国藩家书》近1500封,记录了曾国藩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至同治十年(1871年)之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所涉内容下至人际琐事与家庭生计之虑,中及进德修业、读书治学之法,上至经邦纬国、济世救民之道,可谓事无巨细,纤悉无遗,生动地反映了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及其修身、治家、治政、治学之道。

北宋大家张载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西铭》),这一理想鼓舞引领了无数中华儿女,“内圣外王”之道成为每一位儒士终其一生的践行与担当。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sixiang/202211148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