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爱人
“仁”,是亲和的意思,指人和人之间互相亲爱。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者,爱人”。“仁”是人的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其主导思想是肯定人的地位,主张人和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助和友善,把“仁”作为理想人格,作为处理好各种复杂人际关系的总则,以寻求社会的和谐安定。“仁政”作为一种儒家治国思想,是指宽厚待民、施以恩惠、争取民心的政治方略,或者是以怜恤、同情、爱护他人的心情处理国事民生,实行仁慈统治的理念。
孔子提出仁政思想与他生活的年代密切相关。他生于动乱忧患的时代,向往周代的礼治体统。他为挽救人心世风而游说诸侯王室,渴望诸侯王公重视仁道、“克己复礼”、放弃霸道,实行以“仁”为核心的王道之治。孟子继起发挥孔子的这种仁学王道思想,提出“仁义礼智”四端及“性善”之说。孟子既重视血缘人伦关系,又强调人道和个体人格,加之他倡导的“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遂形成儒家的“仁政”体系。在他们看来,“仁”亦即群体和谐,是统治者治国安邦的总目标,以“礼”以及等级制度作为实现这一总目标的方法,形成了统治者施政的宗旨——重礼义,行仁政。统治者若想寻求社会的安定和谐,必须倡导并实行仁政。若要治国安民,就得爱惜民力,实行仁政和贤人政治。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仁”为核心,将自然主义、人本主义与伦理主义融合,以“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实现了天、地、人的和谐统一。“仁”是孔子理想人格和解决人际关系的最高目标。他认为,人们只要按照“仁”的要求办事,就会实现“天下有道”的社会理想。“仁者爱人”,即“爱人”为“仁”,利用统治者的亲亲行为,引导民众养成“仁”的品德;“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主张以家庭和睦为基础,来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主张以等级制度——“礼”规范人们的行为,以实现“仁”的目标。孔子还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即“中庸”思想。他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也就是说,把握事物矛盾的对立面,取其“中道”,把事情做到适度。
孟子以“心”释“仁”,把“仁”的原则运用到政治领域,形成了“仁政”主张。仁政的理论基础是仁。孟子认为“仁,人心也”,并由此断言:“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行仁政也就是从“不忍”达于“所忍”的过程,亦即扩充仁心、“推己及人”的过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从“亲亲”到“仁民”。
孟子的仁政学说是一种“王天下”的主张,以仁政来“王天下”的道路即是“王道”。“王道”与“霸道”有别,仁政与暴政对立。孟子认为行仁政、施“王道”要发自内心,要像帝舜那样,察人伦、行仁义。在孟子看来,“王”“霸”的区别在于前者靠“德”,后者靠“力”。孟子的仁政思想是一种道德理想主义的政治理论,其能否实现的关键在于施政者有无“仁心”,愿不愿以“推恩”来行仁政。孟子所主张的仁政还要求,君主使民,“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这些措施都是孟子在“制民之产”的思想指导下所设想的仁政的具体内容和“王道之始”。孟子的仁政思想被后世儒家所推崇,成为儒家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主流。
概括起来,仁政思想的内涵包括:
一、性善论。这是仁政思想的哲学依据。孟子认为,人天生具有“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四心的道德表现是“四德”:仁、义、礼、智。孟子认为,人天生就有善心与德性,所谓“四心”与“四德”是先天就有的,没有任何世俗的或功利的缘由。这是一种天生就有的同情心和悲悯之心。只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失去了善心与德性,表现出种种不道德的行为,甚会祸乱人间。为此孟子提出要“求放心”。他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放心”就是人们逃逸或流失掉的固有善心,“求放心”则是通过道德修习,将本来既有却逃逸流失的善心寻找回来,如同圈养的家畜跑走了要找回来一样。“尽心、知性、知天”就是通过自我审视和反省,使自己的思虑和行为符合儒家向往的道德规范,达成一种道德自律与自觉的状态。孟子的心性学说为其政治主张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大同”理想。孔子思想源本于“仁”。他希望一个国家能做到“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篇》)的境界。孔子一生奔走于专制王朝与诸侯之间,渴望能说服他们走向仁政之道,建设一个“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他以“天下为公”之道,反对当时“家天下”的政治统治。
三、重德治,尚礼义。孔子重德治,他认为社会的治乱,全系于德治的实施,只靠法律与刑政是不够的。对此,孟子肯定地说:“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孔子、孟子除重德治外,也特别崇尚礼义,以防止当时刑政的滥用而借以维护社会秩序与人性的尊严。孔子所倡导的“礼”,是合于仁德之“礼”,也就是合乎忠恕之道的外在行为规范。孔子的正名思想,就是他这种仁礼的说明与体现。他主张正名分,要求“君仁”,上级首长要有首长应有的宽厚仁德;“臣忠”,下属人员要有下属应有的忠贞职守;“父慈”,为父者要有为父应有的慈祥和爱;“子孝”,子女要有子女应有的孝敬顺从。如果这些人际关系能够名实一致,名分合理,社会便自然安定和睦、争讼不兴,刑政罪罚也就因而停止无用了。孟子推崇“义”,也是在杜绝当时那些“好利”之徒为贪财争地而残杀无辜的暴政。这都是针对当时的社会弊端而提出的救世之道。
四、举贤能。孔子认为仁政的实践,全赖“取人”。取人的适当与否,决定国家命运的存亡,所以“选贤举能”为“天下为公”的首要条件。他的弟子仲弓做了官,向他问政,他说:“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仲弓又问他:“焉知贤才而举之?”他说:“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子路》)可见他对贤才的重视。孔子不满意当时贵族世袭的官宦制度,他主张“学而优则仕”,选用官吏一定取用学养优秀之士。孟子也说:“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公孙丑上》)。这些都说明“选贤能”是实施“仁政”中最重要的环节。
五、重教化。孔子到卫国时与冉有对话。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子路》)孔子认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最重要的政务是使他们富裕起来,并且教育他们。他奔走于诸侯之间,不被重用,未能实现他的“富之”之道。但他对“教之”方面却有着相当完善的思想体系。他把教育、道德与政治三者融合在一起,透过教化,培养仁德,进而实现他的仁政理想。他首先打破古代“学在官府”的传统习俗,创办“有教无类”的私人学校,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其目的即是培育人才,造就具有忠恕仁德的“士”及“君子”,以实践他的仁政大道。他认为君子应“修己以安人”,充分说明了他重视教育的最终目的。孟子继承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把兴学施教作为实施“仁政”的重要步骤。
六、制产惠民。“制民之产”及惠民政策也是儒家仁政的主要内容。孔子劝告从政者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孟子在仁政经济方面,提出“制民之产”的主张,又进一步提出具体的农业经济政策。
七、中庸之道。孔子最重视具有仁德的君子,他以中庸之道来区分君子与小人。他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他认为君子能行中庸,是因为君子能“时中”,能随时而处其中,无过之,也无不及,也就是宋儒朱熹所说的“中无定体,随时而在”(《中庸章句》)的道理。求“时中”,就是要因时、因地、因事、因人而变,以求恰到好处,至善至美。守“中和”,就是要不偏不倚,宽猛适度,避免过和不及。
儒家的“仁政”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把自然、社会与人,把主体与客体看成是不可分割的大系统,引导人们追求一种“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天下如一家,国家如一人”的和谐、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并要人们在承认矛盾的基础上,用“仁”的理想、用“中庸”的方法去处理矛盾、解决矛盾,提倡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相互支持、关心、亲善,相互克制、谅解,以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在古代社会,“仁政”主张具有较好的社会基础和一定的合理成分,成为中华民族待人处事、协调关系、维系社会稳定的一种治理模式。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sixiang/202211147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6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6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