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宋书《刘穆之识大局劝据扬州》历史资料介绍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23日 阅读:94 评论:0

刘穆之,字道和,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是刘裕的重臣和得力谋士。年轻时博览群书,广见多识。刘裕起义讨桓玄,任命他为主薄、记室录事参军。晋义熙三年(公元407年)十二月,扬州刺史王谧死了。当时扬州的治所是京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出任扬州刺史实际上就是入朝辅政。围绕谁出任扬州刺史问题,朝廷内部展开了一场严峻的政治斗争。

自讨伐桓玄以来,刘裕功劳最大,按道理应当入朝辅政,但他一再推辞,仍然驻守在丹徒(县名,治所在今江苏镇江东南丹徒镇)。刘毅等人虽与刘裕同时起义,但妒忌刘裕功大,也不想让他入朝辅政。这次王谧死了,刘毅建议让谢混做扬州刺史;也有人想让刘裕在丹徒兼领扬州刺史,将朝廷大事交付孟昶。晋安帝派尚书右丞皮沈去征求刘裕的意见。

皮沈先去拜见刘穆之,说出朝廷上大家的两种建议。刘穆之在谈话中途,假装着出去上厕所,暗中写了一封密信,要人立即送交刘裕。刘裕打开信一看,上面写着:“皮沈的话不可听从。”接着皮沈来拜见刘裕,刘裕请他暂且休息一下,派人将刘穆之喊来,问他信中话的意思。刘穆之将朝中两种建议告诉他,劝说道:“晋朝政治混乱已有很长时间,加上桓玄篡夺,天命已经转移。你兴复皇帝,功大位高,位高必危。照现在形势看,你哪能再谦虚辞让,削弱自己的势力而做个防守边城的将领呢? 刘毅、孟昶虽是与你一起起事,但现在与你势均力敌,今后不免要相互吞噬。扬州是国家根本,不可让给别人,否则一失权柄,将受制于人。你可回答皮沈:‘此事关系重大,应当慎重选择,等我进京上朝,再作议论吧。’你到京城,他们一定不敢把扬州交给别人。”

刘裕按照刘穆之意见回答了皮沈,接着进京上朝。果然不出刘穆之所料,刘毅等人畏惧刘裕,不敢有所议论。晋安帝在保留他原任青、兖二州刺史之外,授予他侍中、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录尚书事等职务。从此,刘裕入朝辅政,牢牢掌握了军政大权。刘裕政权的建立,刘穆之有汉代萧何之功。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30157141.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