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宋史·朱熹列传《刚直风骨》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21日 阅读:111 评论:0

朱熹从小就聪明过人,想问题与别的小孩子不一样。在他刚刚学会讲话的时候,有一天,父亲为了教他认识大自然,就指着天空对他说:“这是天。” 小朱熹听了,先是点点头,然后马上又问道:“天在我们上面,那么天的上面是什么? ” 朱松没想到一个小孩子会问这样的问题,觉得很稀奇,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朱熹开始读书后,老师教给他《孝经》,朱熹把里面的故事读过一遍后,就在书上写道:“如果不像书中这样做,就不是人。” 还有一次,他和一群小孩在一座沙丘上面玩,别的小孩都在兴高采烈地玩沙子,只有朱熹一个人端端正正地坐在一个角落里,用手指在沙上写写画画。别人走近一看,发现他画的竟然是八卦图。

18岁时,朱熹参加乡贡,考中进士。担任泉州同安县主簿时,他挑选城中德才兼备的人作为弟子,每天都跟他们讲论圣贤修己治人的道理,并用自己的学问和一言一行去影响自己的学生。

孝宗继位后,下诏让大臣们直言政事,朱熹便经常给孝宗递奏折,直陈对政事得失的看法。他极力主张抗击金朝,反对一味妥协求和,他对孝宗表示,大宋与金有不共戴天的仇恨,是不可能议和的。他希望孝宗能够任用贤能之人,摒弃奸邪之徒,这样才能使国富兵强,有实力对抗金人。朱熹嫉恶如仇,对朝中的奸臣非常愤怒,也曾直言不讳地对孝宗说,朝廷中的重臣大多结党营私、贪赃枉法,再这样下去,一定会带来莫大的祸患,可是孝宗却认为朱熹这样说,其实是在讽刺他忠奸不分,于是勃然大怒道:“你这是认为我大宋将要灭亡了吧。”

虽然如此,还是有人愿意举荐朱熹。不过,这里面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原因:有的人是认为朱熹的确有才能,希望他能为国家出一份力,所以极力推荐他,比如陈俊卿;而另外一些人却怀有私心,名义上是推荐朱熹,实际上却是想贬低他,比如宰相赵雄曾对孝宗说:“士人都喜爱名声,陛下越是恨朱熹,那么人们就越发称赞他,这岂不是正好抬高了他吗? 依我看,不如根据他的所长任用他,等他渐渐担任政事之后,到底有没有能力自然可见分晓。”孝宗认为赵雄说的有道理,于是拜授朱熹为提举江西常平茶盐公事。

这时,正赶上浙东发生大饥荒,朱熹临危受命前去赈灾。朱熹还没赴任前,就致书其他各郡,招募米商,减免他们的税收。等到他来到郡上后,米商们的米船就已经纷纷来到。朱熹每天都出去探访民情,几乎走遍了浙东各地,有时候出门连个随从人员都不带,以至于所到之处人们都不知道他来过。一些心里有鬼的官吏害怕他,有的甚至主动要求辞职,因此,他所管辖的地区风纪肃然。他的这些政绩,孝宗也听说了。有人再说朱熹疏于政事,孝宗就说:“恰恰相反,朱熹的政绩很可观。”宁宗继位后,韩侂胄自认为拥立新皇有功,常常居功自傲。朱熹担心他妨害政事,于是多次向宁宗上奏,请求限制韩侂胄的权力。宁宗不同意,而且还借口朱熹年纪已高,要把他调到外地去。赵汝愚等大臣都纷纷进谏挽留朱熹,但宁宗还是不答应。

庆元元年(1195),赵汝愚任宰相后,召集天下名士,朝野内外都乐观地认为朝政出现了新希望,只有朱熹还在为韩侂胄权力过大而忧心忡忡。他屡次对宁宗进言之后,又多次亲笔致信赵汝愚,劝他用丰厚的赏赐酬报韩侂胄,但不要让他干预朝政,其中有 “防微杜渐,谨不可忽” 的话。但赵汝愚却太大意了,认为韩侂胄很容易对付,就没把朱熹的忠告放在心上。后来,赵汝愚果然被诬陷驱逐,朝廷的大权都归于韩侂胄一个人了。

朱熹像

朱熹 (1130~1200) 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也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学识渊博、为官清正,主张以理学治国,却得不到统治者的理解。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3015412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