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汪应辰被召回京城,任秘书省正字。当时秦桧力主和谈,汪应辰没有附和权臣的主张,而是坚决反对议和。而他的观点也独辟蹊径,很有说服力。当时反对议和的大臣主要是不愿对小小的金国表现得太过软弱,因为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中原大地是天下的中心,是最文明、最发达的地方。四方小国都只是蛮夷之地,理应对中国俯首称臣。现在金国这个蛮族却动不动就对中原指手画脚,这当然让宋朝的士大夫们难以接受。汪应辰一方面也抱有这样的观点,另一方面则进一步指出和议的最大危害,在于会让宋朝自己不思进取。他在奏折中写道:“和谈不成功并不是最坏的结果,相反,和谈成功了才最让人担心,因为这样朝廷就会对金国放松警惕,不再防范,这样国家就危险了。”同时,汪应辰还敏锐地看到,一旦和议的声音占据了朝廷的主流,那么其他的声音——尤其是主战的声音就会被压制,从此朝廷中没有了各抒己见的氛围,没有了不同的意见,大臣们只会欺上瞒下、谄媚权臣,这是对朝政最大的威胁。这样的观点明显是针对秦桧的,因此,奏折送上去后,秦桧很不高兴,就将汪应辰贬出京城,让他任建州通判。
虽然遭到贬黜,汪应辰还是看得很开。他明白当时的朝政已经被奸臣把持,但他不愿同流合污,也不想再参与政治。因此,虽然名义上自己还有官职,但汪应辰已经不想再做官了,于是就请求让自己管理当地的祠观。秦桧巴不得少一个人跟自己过不去,于是马上批准了汪应辰的请求。汪应辰就把家搬到了常山的永年院,过起了隐士一般的生活。当然,这样的生活是十分清贫的,院子里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路径上满是蓬蒿,每天连喝粥都不能按时保证。许多人都纷纷叫苦不迭,只有汪应辰显得怡然自得,终日以修身讲学为己任。汪应辰先后三次主管崇道观,他在隐居时,生活非常艰苦,但是胸中的浩然之气长存。
青釉凤耳瓷瓶·宋
瓷瓶造型简洁,直颈筒腹平底,除双耳为仅具轮廓的凤纹外,没有其他附加装饰,通体平素无纹,施厚重的粉青色釉,匀净淡雅,为南宋龙泉窑瓷器精品。
后来,汪应辰又被朝廷召回,担任吏部郎官,升为右司。面对高官厚禄,汪应辰却并不动心。他以侍奉年老的母亲为由,请求离开京城,到外地担任一个小官。宰相苦苦挽留他说:“你刚刚被提拔重用,怎么能轻易放弃呢? 我不能答应你的要求。” 汪应辰回答道:“母亲年纪大了,我不能再等了。” 于是,他离开朝廷,担任婺州知州。不久,汪应辰的母亲去世了,他就又辞职,在母亲的坟墓旁搭建了一座简易的房子,住在里面守孝。
迎銮图
这幅作品在南宋文献中记载为《迎銮图》,佚名绘。全图仪仗肃穆,笔致工整,人物神态栩栩如生,衣褶线条劲挺,设色典雅,布景笔墨雄浑。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3015403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