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梁书·徐勉列传《弘扬礼制》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20日 阅读:124 评论:0

当时百姓办丧事,多不遵礼制,早晨离世傍晚就殡葬,只求快速。徐勉上奏说:“《礼记·问丧》说 ‘人死三天以后才人殓,是想等他复活;三天不活过来,也就不会复活’。自从近日以来,无人遵守这制度了。送终的礼节,当天就下葬,富豪之家,有的半天就下葬,衣被、棺椁等都是快速备好,亲戚、仆人都想着回去休息。因此属纩仪式一结束,灰和钉就已备好了,忘记了狐鼠死了同类还会顾念,燕雀还会徘徊飞翔。没有比这更伤天害理的了。况且身为人子,死去亲人时,心中愤懑绝望,丧事都由他人帮忙,爱与憎的深浅,难以说得清。假如察看时有失误,本来活着却被认为死了,即使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怨恨已经很多了,不如缓一天再人殓,满足期望亲人复活的希望。请求从今后所有士人庶族,都应依照古制,三天后入殓。如有不遵守,严加惩治。”皇帝下诏认可了他的奏请。

不久徐勉被任为宣惠将军,并设置佐史,仍任的侍中、仆射之职不变。又授尚书仆射、中卫将军。徐勉因往日恩情,攀升到高位,竭尽全力侍奉皇帝。凡事知道了就去做。从低级官职,到现在的职位,参掌人才的选拔,甚得士人之心。官署中的事情,从不向外泄露。每有上表奏书,就把草稿烧掉。他博通经史,见多识广。朝仪国典,婚冠吉凶等礼,徐勉都参与谋划。普通六年 (525),上表奏请修五礼说:

“臣听说 ‘立天之道,有阴和阳;立人之道,有仁和义’,因此说 ‘以德来引导,以礼来规范’。礼能够安君治民、弘扬正气、训导民俗、管理国家、利于后代。虽然经礼有三百,曲礼有三千,经文有三百,威仪有三千,大体可归为五类,即宗伯所掌管的典礼:依次为吉、凶、宾、军、嘉五礼。因此祭祀不依礼制,就不整齐不庄严;丧葬不依礼制,违背死者遗愿忘却生者职责的人就多;对待宾客不以礼制,朝拜就没有礼节;军队不依礼制,军队纪律就变乱;加冠结婚不依礼制,男女就会错过他们的时序。治国修身,与礼关系重大。

“自周朝崩溃,王道衰弱,官府守则,混乱失序,礼乐征伐,出自诸侯,《小雅》全被废除,旧的篇章缺失。因此韩宣去鲁国,了解周公的德行;叔侯在晋国,辨识郊祀的礼节。战国时期崇尚纵横之术,政教更衰落。秦焚书坑儒,礼制几乎被清除干净。刘氏建汉,日理万机,还命叔孙通在野外演示,才知道帝王的尊贵。汉末义论纷纷,礼制有所废弃,有的把武功作为志向,有的喜好黄老之学,礼仪的范式,于是中止。到东汉时,曹褒在南宫撰文,把散失文字集在一起,有百余篇,虽已写在竹简上,但未上奏。此后战乱不断,文章遗失。礼仪制度、文书在战乱中遭破坏。到晋朝,修定新礼,先由荀觊制定,后经挚虞修改。后来中原战乱,留下的很少。东晋草创,因循而已,对礼制的厘革无暇顾及。

“陛下睿智,建梁朝,以武力拨乱,以文治理国。功成后就制乐,业定后就要制礼。

“自齐永明三年 (485) 开始制定五礼,太子步兵校尉伏曼容上表请求制定本代的礼乐制度,那时有十个新旧学士参与商议,专门修五礼,向卫将军丹阳尹王俭咨询禀报,学士也分住在郡中,历时数年,还未完成。文宪去世,遗留的礼文散失,后又把此事交给国子监祭酒何胤,过了九年,仍未完成。建武四年 (497),何胤回东山,齐明帝下令交给尚书令徐孝嗣。永元年间,徐孝嗣遭祸,又散失不少。当时收集剩余文稿,暂且交给尚书左丞蔡仲熊、骁骑将军何佟之,一起负责此事。那时修礼的人住在国子学中门外,东昏朝时,频有战火,文稿又散失大半。天监元年 (502),何佟之上奏讲明审定、损减与设置等事,皇帝下令让大臣详细商议。当时尚书认为,天地刚变革,百废待兴,应等安定后,再慢慢商议,想暂时除去修礼局。皇帝下旨说:‘礼崩乐坏,各国各家不同,应该及时修定,作为长久的标准。但近来的修撰者,按交情用人,不按学识选拔; 只凭贵人的意愿不稽查古人,因此多年不能完成,有名无实。既然这是治国的前提,外府可以讨论人选,人定下后,就立即编写。’ 于是尚书仆射沈约等人一起商议,请求五礼各设一名旧学士,每人各举荐两名学士,帮助抄录撰写。对存疑的内容,按照前汉石渠阁、后汉白虎通,追根求源,请皇帝决断。于是用旧学士右军记室参军明山宾主管吉礼,中军骑兵参军严植之主管凶礼,中军田曹行参军兼太常丞贺王易主管宾礼,征虏记室参军陆琏主管军礼,右军参军司马裴主管嘉礼,尚书左丞何佟之总管此事。佟之死后,以镇北咨议参军伏暅替代他。后来又以伏暅代替严植之主管凶礼。不久伏暅调职,以五经博士缪昭主管凶礼。又因为礼仪精微广博,记载缺失,需要广泛探讨,共同完善,另派镇北将军丹阳尹沈约、太常卿张充和我三人一同参与此事。后我又接到诏令,总管此事。最后又命中书侍郎周舍、庾於陵二人参与。若是有疑问的地方,各礼的主管学士应先提出建议,咨询五礼旧学士和参知者,各自发表看法,写成奏章,由圣旨决定。存疑的内容多,日积月累,圣旨决断的数量很多,都是引经据典,条理明晰,义理入微,为以前儒者所没解释,后来的学者从未听说过。所有的奏章、裁决都写在篇首。

“吾作”半圆方枚神兽镜·南北朝

圆形,扁圆钮。钮外四组对置的神兽纹,主纹饰外方枚和半圆相间,方枚内铭纹:“吾作明镜,幽谏三商……” 斜高立缘,此镜的斜高立缘在同时期的神兽镜中罕见,铅白光,品相佳。

“五礼之职,有繁有简,不能同期完成。《嘉礼仪注》 于天监六年 (507) 五月七日交给尚书,共有十二秩,一百一十六卷,五百三十六条;《宾礼仪注》于天监六年 (507)五月二十日交给尚书,共十七秩,一百三十三卷,五百四十五条;《军礼仪注》 于天监九年 (510) 十月二十九日交给尚书,共十八秩,一百八十九卷,二百四十条;《吉礼仪注》 于天监十一年 (512) 十一月十日交给尚书,共二十六秩,二百二十四卷,一千零五条;《凶礼仪注》于天监十一年十一月七日交给尚书,共四十七秩,五百一十四卷,五千六百九十三条:总共一百二十秩,一千一百七十六卷,八千零一十九条。又将副本放在秘阁和《五经》各一套,誊写校定,到普通五年 (524) 二月才最终完成。

“我认为撰写礼制,历朝历代很少能完成,国运昌隆,得以完成。周礼三千条,举其整数;现今有八千条,随具体事例而附加。质文相变,所以它的字数就多一倍,就像八卦中的爻,交错搭配构成六十四卦。以前文王、武王,能够治理周朝,君临天下,是因为周公旦修礼,招来太平龙凤的祥瑞。从那之后,到今天才补全。孔子说:‘如能继承周朝,即使过百年也能传名。’ 这不就是所谓的齐功比美吗?臣才疏学浅,负责这项工作,延推多年,应承担责任。刚修成之时,未启奏上报,实在是因为才轻事多,考虑不周全,常常觉得惭愧不安,日夜不忘。自今年春皇上亲自去视察六军,找来军礼,阅读其内容,发现记载非常详尽。所谓文采丰富,光彩洋溢,相信可与日月同辉,可施行于天下。臣心里高兴,很想陈述有关情况,再加上前后同时任职的官员都已去世,我虽然侥幸活着,但年事已高,想到皇世大典,竟无人上奏,不能表达我的心愿,于是写明修礼始末,及任职官员、所成卷秩、条目数目,上报给皇上。”

皇帝下诏说:“礼制完备,政典记载完善,今命相关官吏,依此执行。”又下诏说:“徐勉奏书很好。因革清楚,宪章完备,功成业定,就在于此。可以普照八方,行于百代,让万世以后的人知道文明在我朝。负责人依此执行,不得疏漏。”不久命徐勉为中书令,给亲信二十人。徐勉因病自己要求辞去内朝职位,下诏不同意,于是令他留在下省,三天上一次朝,有事可差主书商议决定。后来徐勉脚病恶化,好久没有上朝,坚持要求辞官,皇帝下诏让他休假,病情好转再回来。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3015282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