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后汉书·蔡邕列传《巧制焦尾》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20日 阅读:143 评论:0

蔡邕是出了名的直言进谏之臣,灵帝起初还能听取他的建议,后来蔡邕经常当面顶撞他,久而久之,灵帝对他开始心生厌烦,有时索性不理睬他。这时,朝廷中怨恨蔡邕的宦官也经常在灵帝面前打小报告,使得灵帝更加厌倦他。

不久,蔡邕察觉到了自己在朝中的处境日益危险。他生怕有一天会成为别人的阶下囚,便收拾行囊,逃亡到别的地方去了。

蔡邕

除焦尾琴外,相传蔡邕曾折柯亭的第十六根竹子制成一支笛,其音色优美,名为“柯亭笛”。

他逃亡到吴地(今江苏浙江一带)会稽,投靠了太山人羊氏,并在吴地居住了十二年。

中国古代有四大名琴之说,齐桓公的 “号钟”,楚庄公的 “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这张焦尾琴正是蔡邕在吴地期间制作的。

某日,蔡邕经过一处农舍,看到一阵袅袅炊烟,原来是有人在烧木做饭。突然,一阵巨大的声响吸引了蔡邕,他马上循声走了过去,发现那声音是从主人家烧饭的炉灶里发出的。蔡邕一看,赶快上前把那根木头抽了出来。

原来,蔡邕远远听到这么响亮的声响,惊觉它的音质非常奇特,知道这一定是块好木,制作出来的琴一定非比寻常。

之后,蔡邕倾注心血制作了一张七弦琴,果然,弹奏出来的声音非常好听,音色美妙绝伦。因为琴的尾部保留了被烧焦的部分,人们就把这张琴叫做 “焦尾琴”,而蔡邕救琴的故事一时被传为佳话。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30152211.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