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重要的武器和交通工具- 车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25 评论:0

车能将平移与转动结合在一起,以滚动的方式完成位置的移动。在古代交通、运输、战争中,这种快速而节能的工具曾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三国时,诸葛亮在与魏国的对峙中,深感军粮供应的困难,于是发明了神奇的“木牛流马”。许多人认为 “木牛流马”就是一种独轮车,独轮车靠滚动运行,又不太受地形限制,完全可能帮鞠躬尽瘁的诸葛丞相摆脱缺粮的困境。

我们的祖先最早使用的 “车”是一种没有轮辐的圆木,真正意义上的车出现在夏代。《左传》中说,夏代时薛部落最善于造车,出生于薛部落的奚仲做过夏朝的“车正”,汉代人陆贾认为有辐的车轮也是奚仲发明的。商代的车已有了车辕、车舆、轮、轭等部分,周代人学会了用油脂作为车轴的润滑剂。我国最早的一本手工技术总汇 《考工记》中,记述了完整的制车工艺和规范。该书特别重视车最关键的部件——轮子的质量,提出了一系列技术要求: 必须用规仔细校准轮子,因为轮子如果不圆,就很难转得快; 必须用平整的圆盘看轮子是否平正; 用垂线看辐条是否笔直;将轮子放在水中,看是否各处比重均匀(比重大的部分往下沉); 检查两个轮子重量、尺寸是否一样; 检查轮子结构是否坚固等等。《考工记》还对车上其他部件的制作和各部分之间的连接方法等问题作了说明,这些技术要求绝大部分是合理的。我们从中可以推断出,春秋战国时期车的制作已规范化了。

也就是在《考工记》诞生的年代,车被大规模应用于战争,战车成了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周襄王二十年(前632年),晋楚两大国在城濮作战,双方各出动了700辆战车。到战国时,甚至出现了 “万乘(车)之国”。尽管战国时期传自北方少数民族的骑马作战方式开始逐渐取代战车作战的方式,战车却未在古代武库中彻底消失,只不过形式和作用随时代发展有了变化。例如,宋代战车种类仍很多,但通常为独轮,也不再载人,而是由人推动; 车上有挡板,可掩护推车人,又装有多件尖锐的兵刃,能有效冲击、杀伤敌人。后来人们又将火器装在战车上,明代戚继光编练的“车营”中,每营有128辆炮车,共载有256门佛朗机炮。车与炮的组合,使冷兵器时代的战车发生了飞跃性变化,也使炮获得了机动性。

君车出行 东汉

东汉墓室壁画局部。

在战车发展的同时,古代其他种类的车也在不断进步。汉魏时我国有了四轮车;南北朝时,出现了有12头牛拉的大牛车;五代时开始使用三个轮子的车;明代甚至有过一种八轮车,在山地、平地上都能顺利运行。中国古人还造出了指南车、记里鼓车,这些车虽实用价值不高,却仍有重大的意义。应该指出,“车”在中国语言中的含义早已超出了交通、战争工具的范畴,古代的水力机械、纺织机械中就有不少被称为“车”。这似乎告诉我们,古代中国人从车上得到的最大益处是,他们学会了将“转动”应用在众多的方面。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89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