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中国的文化地理环境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78 评论:0

所谓地理环境,包括宇宙的、地质的、气象的、水文的、地文的、生物的等等因素。一般说来,作为生态基石的地理环境可大略区分为有机环境和无机环境两大部类。这两大部类共同构成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石,是创造人文的自然前提。地理环境并不仅仅是文化的消极衬托物,自人的因素渗入地理环境后,地理环境又成为各民族、各国度文化机体的构成部分,成为人类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中华民族的文化地理环境是怎样的呢?

中国位于地球上最辽阔的大陆——欧亚大陆的东侧,俗称东亚大陆。其东南濒临最浩瀚的大洋——太平洋,北部、西北部则深居欧亚大陆的中心,可谓陆海兼备,是一个 “右高原,左大海” 的大陆—海岸型国度。也就是说,中华民族属于大陆—海岸型民族。中华民族生活的东亚大陆,远离世界其他文明中心,周边多有地理屏障: 东濒茫茫无际的太平洋,北临漫漫戈壁和浩瀚的原始针叶林,西部则万里黄沙与高山雪峰相间,西南壁立着世界上最庞大而高峻的青藏高原。这种一面朝着古人难以超越的太平洋,其他三面为陆上障壁所阻,而内部回旋余地又相当开阔的环境,造成一种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这对中华民族及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可谓久远而深刻。

黄河鸟瞰

将中华民族生存的空间置于世界地理的总背景上加以考察,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中华大地领域广大,腹里纵深,回旋天地开阔,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繁复多样,形成一种恢弘的地理环境,这是其他多数古老文明发祥地所难以比拟的。中华文化最重要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这片七八十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和冲积平原,在古代曾经是林茂草肥、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域,华夏先民在这里狩猎、放牧,进而发展农耕业,奠定子文明的根基。不过 ,中 华文化的策源地并不限于黄河 流 域。云南元谋、陕西蓝田、北京周日店 等 猿人化石的发现,表明中华民族的祖先早在100多万年至几十万年前,已栖息于东亚大陆的广大区间。近几十年考古发掘证明,不但黄河流城,而且长江流域乃至辽河流域、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以及西南崇山峻岭间,也都有长达四五千年的文 明史,同样也是中华文化的摇篮。这些区域的总面积,当要50 0 万平方公里左右。中 华 文 化 自发生起,即因环境的多样性而呈现丰富的多元状态。自春秋以至战国、各具特 色的区域文化已大体形成。秦汉以后,各区域文化融合为汉文化。中 华 民族先民继续开疆拓上,实 行民族交汇,经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发展、终于奠定了今日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领上,为中华民族及文化的滋生繁衍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中国不但领域广大,而且 地形、地貌繁复,气候丰富多样,多条大江大河纵横其间。中国的地势大体是,西高东低,由地 、高原和丘陵约占三分之 二,盆地和平原约占三分之一。山脉大多东西走向、河流因而也人多为东可走向、所以古代中国东西行较易、南北行则较难。历史上南北运河的开凿、正是为了解决这 一问题。气候方面,中国地处北半球的温带——暖温带、这种良好的气温环境、是古老的中华文明得以滋生发展发展的 一个先决条件。中国大 部属温带、亚热带区域也不小,最南部伸入热带、最北部伸入业寒带。这种占有完 备的气候带的状况,提供了农业经济多样发展的地理基础。如秦岭淮河以北成为以小麦、粟米为主要作物的旱地农业区,秦岭淮河以南成为以稻米为主要作物的水田作业区,降雨量的大势是东部充沛而西部稀少,这是造成东部为农耕区,西部为畜牧区的自然条件。中 华文 化内部的南北之别、东西之异,正是 植 根于这种与地理环境有密切依存关系的经济生活的土壤之中。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繁复多样,造成了长期以来中国内部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值得注意 的 是,、中华文化滋生地与只依托一个江河流 域的世界上其他古老文明不同,它一方面拥有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这两个气候、土壤等地 理格局差异较大的大区段,当黄河流域因自然及人为等因素而导致农业自唐以 后 渐趋衰落之际,长江流域后来居土,以巨 大 的经济潜力成为粮棉、财赋的主要供应区、发挥了重要的文化补偿作用,并为 农耕文明提供退守、复兴的基地;另一方面 ,岭南的珠江流域、闽南滨海地带、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台湾和海南岛、更增添了 这一 回 旋 区间的丰富性和广阔性。可以 说,中 华文化的绵 延不绝与这种地理形势大有关系。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中心、林体沿着自东向西,继之又由西北而东南的方向转移。到近代、文化中心过一步向东南转移。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88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