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造势庆功的 “军礼”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98 评论:0

军礼是古代五礼中又 一项十分重要的礼制。古人把军队和祭祀看得同样重要,称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不论军队调动、演习、出征、命将、参战、班师、庆功、失利,或者依靠军事力量来完成国家某项重要事务,都要举行一定的礼仪。按《周礼》的规定,军礼有五项: 一是大师之礼,即调动天子六军、诸侯大国 三军、次国 二军、小国一军进行征战时所举行的礼仪; 二是大均之礼,即依靠军队来推行均地、均赋税的政策时所举行的礼仪;三是大田之礼,即定期狩猎而进行军事训练、演习时所举行的礼仪;四是大役之礼,即国家兴筑城邑、建宫殿、开运河等大工程而用军队征发民工从役时所举行的礼仪;五是大封之礼,即以军事力量为保障而勘定国与国、封地与封地之间的疆界时所举行的礼仪。

掌握邦国军政大事的大司马有四时教民军旅的职责,这是经常要开展的一项军礼活动。先是在仲春二月“教振旅”,即在预定的吉利时日,集合各路民众,排成作战的阵列,训练进退、疾徐的动作,接受天子的指挥和检阅。然后举行大规模的打猎,叫做“蒐田”。围猎后,献上所获禽兽,祭祀社神。其次在仲夏五月“教茇舍”,即在野草间住宿,如今天的露营。茇舍时要组织好战车上的甲士和车旁的步卒,然后驾车驱兽打猎,叫做“苗田”,其声势往往很大。打完猎,献上获取的大禽兽,祭祀祖宗。再次是在仲秋八月“教治兵”。治兵时整军列阵,重在辨识旗物。然后打猎,叫做“狝田”。打完猎献上大禽兽,祭祀四方之神。最后在仲冬十一月“教大阅”,即进行大规模的检阅和练兵。操练后打猎,叫做“狩田”。田猎后献上大禽兽,在郊外祭祀四方神。四时教民的军礼,在古代形成一套常规制度。

出师征伐,更要举行许多礼仪。出征前,需到太庙举行祭祀,所祭的神有祖先、天帝、山川神、风雨神和战神。从太庙里接受出征的兵器,迎接神主及社主,由太祝进行祷告,祈求神灵保佑出师的胜利。这时要杀掉祭牲,把血涂在兵器上,升起指挥的大旗,整顿队伍,诛杀不听命者,然后出征。任命将帅,同样要到太庙举行祭祀典礼。天子祭祀之后,授命给将帅,将帅在神主前接受天子的征战命令。仪式非常庄严隆重。军队在宿营或行军途中,为保持高度戒备,行礼时均不跪拜,只是“免胄”,即脱下头盔,或拱手作揖。军队班师回朝,要整顿队伍,以振军威。如果获胜立功,要奏凯歌,送主归庙,献上胜利品,祭告宗庙神主和社神,然后举行庆功酒会。如果出师不利,失败而归,就要举行丧礼,穿戴丧服,天子或诸侯国君亲自吊问牺牲将士的家属,慰劳受伤将士。据《左传》记载,春秋时秦晋肴殳之战,秦军一败涂地。秦穆公穿着丧服在郊外等待,对着回来的将士大哭。其礼仪之庄重如此。

上述这些四时教民军旅,出征、命将要进行祭祀,班师回朝要庆功或致哀的礼仪,虽然其中包含迷信的成分,但它也确实能引起对军队作战的重视,提高将帅和士兵的责任感,鼓舞士气,振奋军心,表达胜利的欢悦,铭记失败的教训,因而经历各个朝代而长期盛行,直到近、现代还可见到它的存在。据记载,在北伐战争胜利后的1928年7月6日,国民党执行委员会在北平香山碧云寺的孙中山先生灵前举行祭告典礼。这应该是古代庄重肃穆的军礼的延续。

丛薄围猎图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86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