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越王勾践被吴国围困在会稽山,后来采纳谋臣范蠡平籴等计策,经过十年治理,打败了吴国。自此以后,平籴的思想便不断被重视和实践。平籴,是由国家在丰年收购食粮储存,准备荒年发售以稳定粮价的措施。平价购进称平籴,平价出售称平粜。范蠡当时对越王说: 出卖谷物时,每年如果跌到20钱,则谷价过低会伤害农民;每年如果涨到90钱,则谷价过高又会损害手工业者和商人。工商业者受到损失,财货就增殖不了;农民受到损失,土地就没有人去耕种。因此,把谷价控制在高不超过每年80钱,低不少于每年30钱的范围内,农民和手工业者及商人就都能获得利益。政府实行平籴政策,就能保持物价稳定,市场繁荣。范蠡的平籴思想在战国时为李悝所丰富。李悝认为,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必然善于稳定粮价。善于稳定粮价的人,必须注意丰年有上、中、下三种情况。大丰收是常年的4倍,中丰收是常年的3倍,小丰收是常年的1倍。国家在大丰年收购3/4的粮食,中丰年收购2/3,小丰年收购1/2。当粮价回升到平常年景的水平,就停止收购。遇上小荒年就抛售小丰年所收购的粮食,依此类推。这样,即使遇到饥荒水旱年头,粮食也不会涨价,城邑居民也就不会离散。
范蠡和李悝的平籴理论和平籴措施,在汉宣帝时被发展为常平仓。当时粮食连年丰收,谷价跌到一石五钱,“农人利少”。大司农中丞耿寿昌于是在一些地区设立了粮仓,收购价格过低的粮食入仓。这种粮仓已有常平仓之名。当时边疆金城、湟水一带,谷每石8钱,耿寿昌在这里收购谷物40万斛。五凤元年(前57年)到二年(前56年),耿寿昌鉴于过去每年从关东向京师漕运谷物400万斛,用漕卒6万人,费用过大,建议从近处的三辅、弘农、河东、上党、太原等地籴谷供给京师,以省关东漕卒。这一措施收到成效后,耿寿昌又于五凤四年(前54年)奏请在边郡普遍设置粮仓,谷贱时增价买进,谷贵时减价卖出,名之为常平仓。常平仓遂作为一项正式的制度推广开来。汉以后常平仓置废不常。隋文帝时,在京都设常平监,在陕州设常平仓。据《隋书·长孙平传》载,度支尚书长孙平“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里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以后遂正式设立义仓。义仓因设在里社,由当地人管理,亦名社仓。唐初同时置义仓及常平仓。天宝四年(745年)丰收,唐玄宗下令义仓也可用常平法收籴,义仓于是就兼有常平职能,元和(806~820)中改称 “常平义仓”。宋初因义仓久废,便加以重建,除边郡外,各地设常平仓和惠民仓。王安石推行青苗法,用两仓积谷作为贷本。南宋朱熹认为常平义仓设在州、县,只有利市民,对农民无补,而且法令太密,官吏怕事,长久封闭,粮食化为泥土,因此主张提倡社仓,并订立一套较完备的制度。金代规定要设常平仓,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全国置仓计519处,积粮3786万余石。元代,常平仓屡置屡废,常平仓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如行省所发籴本被各级官吏层层克扣,发到下面已所剩无几。胥吏、里正、奸商、权豪从中作弊,贫民不能受益。明清时也沿用常平仓、义仓制度。明有预备仓。清顺治中,各府、州、县均置常平及义、社仓,有人专管,每年造册报户部。中叶以后,弊端又甚,各地常平仓多数钱、谷两虚,徒有其名,起不到平抑粮价和备荒的作用。咸丰、同治年间,各地常平仓大都名存实亡,甚至名实俱废。
盛世滋生图 (局部) 清 徐扬
图中所绘为建于清雍正年间的苏州木渎社仓。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83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