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周的奴隶制社会里,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使奴隶主阶级有条件脱离生产,专门办教育和受教育; 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有专门的教育机关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知识的日益丰富,使人们有了方便的学习工具和丰富的学习内容。种种情况使得有组织有计划地传授知识有了必要和可能。这就产生了学校。由于奴隶主阶级垄断着知识,学校教育只能成为奴隶主阶级的特权,学校也成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奴隶是没有受教育权的,教育为奴隶主的官府所垄断,即所谓“学在官府”。政府的官员就是官学的教师,官学就设在官府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统治人才。商代的学校是学习有关祭祀、军事、乐舞和文字的知识技能。周代的学校是学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古代奴隶制国家的大事是祀和戎,即祭祀祖宗和对外族打仗以保护宗法奴隶制的统治,因此,商朝和周朝的学校就必须把关于祭祀和作战的技能传授给下一代。礼、乐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乐所以修内”,“礼所以修外”。礼乐的教育有助于教育奴隶主遵循等级名分,有利于巩固奴隶主阶级统治。
学校的有关称呼始于传说时代的夏代。《孟子》里记载“夏曰校。”其他古籍又称夏有“庠”和“序”。这符合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的规律。商代的甲骨文中多次出现“教”、“学”、“师”等字,又有“笔”、“册”等甲骨文字,还有“呼以多方小子小臣其教戒”的卜辞记载。所以《孟子》说,“殷(商的另一种称呼)曰序”。《汉书·儒林传》又说,“殷曰庠”。序、庠到商周时代就成为学校的代称。礼乐教育是它主要的教育内容。西周的学校分为国学、乡学两种,国学又分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周朝青铜器铭文中都有关于大学和小学的记载,还有关于周天子带领群臣和学生在“学宫”里习射和作乐舞的记载。学宫的名称又叫“辟雍”,或叫“射庐”,或叫“大池”。西周时代除天子设有辟雍以外,各诸侯国也可设置大学,称为泮宫。这些大学的入学者,都是贵族子弟。西周的地方性官学是乡学。《周礼》说: “乡有庠,州有序,党有校,闾有塾。”名称有差别。庠、序是西周的地方学校,是举行乡饮酒礼和习射的教育机关,贵胄子弟才有资格入内学习,庶民子弟被排挤在校门之外。由于教育被奴隶主统治者所垄断,民间没有学术,也没有文献,所以私学不可能产生。这种“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到春秋时代奴隶制开始崩解时才开始被打破,私学才应运而生,开始改变了以官学为主体的先秦学校制度。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832.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