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先秦的服饰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31 评论:0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后,服饰意识及其功能日趋发展。商周之世,已经进入上衣下裳、束发右衽、顶冠蹑履的华夏衣冠时代。

从考古出土文物看,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的两个碾玉童子,都是头上束两个丫角,身穿及膝束带的上衣,下着长及脚面的裳,脚穿平底鞋。西周初年的大盂鼎上的铭文中已有冕衣、市舄等记载。冕衣为周贵族之服,市舄即绣有黼黻图纹的鞋子。周代帝王冕服,有大裘、衮冕、氅冕、毳冕、絺冕、元冕等,并有日、月、星、山、龙等十二章纹。根据祭祀内容不同而选用。百官的冕服依级别高低而有差别。天子在最盛大而隆重的祭祀场合穿十二章服,其他则视礼节轻重而有不同。公爵衣裳则用九章,侯伯用七至五章,其他官员依次递减。王后之服有袆衣、褕翟、阙翠、鞠衣、展衣、褖衣等。无论是帝王百官,还是王后农妇,服饰均为 “上衣下裳”形制。

春秋战国时服饰的最大变化,在于深衣和胡服的出现。深衣,就是将过去不相连的上衣下裳连缀在一起。宽大、广袖,“被体深邃”,故名深衣。它类似后世常服,为晚上或休息时穿。深衣“短毋见肤,长毋被上”,文质彬彬,在外交频繁的战国时广为流行。长沙楚墓出土的帛画和湖北云梦出土的男女木俑上可以看到这种服饰。深衣的制作对后代影响很大。汉代贵妇的礼服、唐代的袍下加襕、元代的腰线袄子、明代的曳��等,都是这种服饰的变形和发展。上衣下裳和深衣便于乘车作战和外交,但不便于在山区骑马射箭。随着战国七雄争霸烽火的燃起,紧身窄袖、短衣长裤、束革带、穿革靴的胡服开始流行,这是由北方游牧民族地区传入中原的。赵武灵王鉴于形势所需,大力推行“胡服骑射”,进行服饰改革。“胡服骑射”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上衣下裳习俗,形成上着衣、下着裤的新服饰习俗。对于中华民族服饰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秦武士俑衣着即为上着衣、下着裤。

关于先秦服饰的色彩,大体是夏尚黑,殷尚白,周尚赤。衣料则有蚕丝、裘等不同品种。先秦鞋的品种也很多, 有舄、屦、��、鞋、靴等。履为鞋的总称。在周代,男子戴冠帽,有冕、弁、冠三种。冕地位最高,弁也是较尊贵的帽子。另有巾帽的头饰,其形式不同,反映了人们地位和身分的不同。总之,先秦的衣冠服饰为后世服饰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无论是帝王百官的服饰,还是平民庶人的常服,都肇端于此。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79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