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吐谷浑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54 评论:0

吐谷浑又称吐浑、退浑,是中国古代西北鲜卑族的一支。“吐谷浑”原为人名,其族先祖居于今辽宁锦县西北。公元4世纪初,鲜卑单于涉归的庶长子吐谷浑因与嫡子慕容廆不和,率所部1700户从辽东慕容鲜卑中分离出来,西迁至今甘肃临夏枹罕山,以此为据点,向南、北、西三面拓展,统治着今甘肃省南部、四川省西北和青海省等处的氐、羌等族,势力日益强大。公元329年,吐谷浑的孙子吐延继位,开始以祖父吐谷浑的名字为其族名。从此,吐谷浑由人名转为姓氏和族名乃至国名。吐谷浑的统治者,在南北朝时期,受刘宋册封为河南王,受北魏册封为平西王。后来,吐谷浑被隋朝征服,隋朝在吐谷浑地区设置了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并迁徙内地罪人充实新郡。隋朝末年,因农民起义,朝廷无暇西顾,吐谷浑乘机收复故土,并转而臣服突厥。唐朝建立后,吐谷浑与唐的关系是: 一方面不断遣使朝贡,并与唐互市; 另一方面又乘唐政权初立之机,频繁扰犯唐西边的兰州(今甘肃兰州)、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成为西北边境最大的威胁。唐太宗即位后,于贞观九年(635年)下令全面征讨吐谷浑,多次予以痛击,其王伏允见大势已去,自缢身亡。唐朝封伏允长子慕容顺为西平郡王,命他继续统领吐谷浑。但慕容顺未能服众,不久就被部下杀死。唐朝又立其子诺曷钵为河源郡王,由他统领部众。公元639年,诺曷钵入唐请婚,太宗以宗室女弘化公主许配他。第二年即送公主赴吐谷浑成婚,并赐以丰厚的嫁妆。吐蕃兴起后,向甘、青地区扩张。663年,吐蕃灭了吐谷浑,诺曷钵率残部奔凉州归附于唐。666年,高宗封诺曷钵为青海国王。672年,唐朝把他们迁移至灵州(今宁夏灵武县一带),并设置安乐州,任命诺曷钵为刺史,欲使吐谷浑部众能在此安居下来。8世纪以后,吐蕃又攻占了安乐州,吐谷浑部众被迫再迁往今内蒙古地区及山西北部,史籍称他们为退浑、吐浑。五代时,吐谷浑部众主要集中在青海、甘肃河西、黄河河套南北、山西等地,曾附属于沙陀李氏、后晋石氏。936年,契丹得燕云十六州后,吐谷浑又附属于契丹。12世纪后,部分河东(今内蒙古河套及山西北部)吐谷浑人返回甘肃、青海故地,与湟水流域的族人汇合。其后世多融合于汉族或其他民族。元朝时,“吐谷浑”之名不再见于史书。一些史家认为在青海的吐谷浑人当是现今土族的先祖。

吐谷浑人主要从事畜牧业,逐水草而居,盛产马、牛、骡、骆驼,其中以良马“青海骢”最为有名,号为龙种。该族以肉、奶酪为粮,也兼营农业,主要农作物有大麦、粟、豆等,吐谷浑居地出产铜、铁、丹砂等矿产,随着畜牧业、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军事上的需要,采矿、冶炼业也有所发展。商业较为活跃,其商队往来于“丝绸之路”,东到长江、黄河下游,南至成都平原,西往中亚,远至波斯(今伊朗)。1956年,曾在西宁城内隍庙街挖出银币76枚,都是波斯萨珊朝卑路斯王朝的银币。这是吐谷浑与波斯交往时的遗物。吐谷浑人原信奉萨满教,西迁后,逐渐信仰佛教。他们通用鲜卑语和汉语,没有自己的文字,其贵族阶层多使用汉文。婚俗与突厥大体相同,以妻后母、纳寡嫂、妻弟妇的“收继婚”为婚俗的主要特点。吐谷浑的服饰,男人服装大致与中原汉人相同,也有身着小袖袍、小口裤、大头长裙帽的。妇女穿短衣长裙,用金花作头饰,束发萦后,发上缀有珠贝。人们从头饰上金花与珠贝的多少,可以看出贵贱之别。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76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