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吐蕃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47 评论:0

吐蕃是藏族的祖先。藏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四省,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藏族自称为“博”,而且对居住在不同地区的人又有不同的称谓:如居住在西藏阿里地区的自称为“兑巴”,居住后藏地区的自称为“藏巴”,居住前藏地区的自称为“卫巴”,居住在西藏东境和四川西部的自称为“康巴”,居住在西藏北境和四川西北部、甘肃南部、青海地区的自称为“安多娃”,统称为“博巴”。古代史籍里则称他们为“蕃”或“吐蕃”。

战国时期,西北地区的部分羌人,如发羌、唐羌、迷唐等都陆续南迁,与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土着居民孟族相融合,繁衍发展,形成了吐蕃族。5世纪以前,吐蕃还处于原始氏族公社阶段。6世纪时,青藏高原上出现了众多的部落,后来,活动于雅鲁藏布江中游的悉勃野部先后兼并毗邻诸部,逐渐将势力扩展到拉萨河流域,为吐蕃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公元7世纪初叶,藏族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尺松赞即赞普(王)位,以武力征服了强大的苏毗、羊同、香雄等部,统一了西藏地区,将统治中心从山南迁到逻些(今拉萨),大约在唐太宗贞观七年(633年)建立起吐蕃王朝。由于尺松赞对藏族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他死后,藏族人民追思他的功绩,尊崇其品德,追谥他为“干布”,意为大德,所以藏族文史典籍都称他为“松赞干布”,即“庄严大德王”。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地区后,为适应经济和政治的需要,积极发展生产,创立文字、藏历,制定官制、军制及有关土地、牧畜、计量等制度,缔造了强盛的吐蕃王朝。

松赞干布即位初期,就开始与唐朝建立亲密的关系。唐贞观十五年(641年),松赞干布遣使唐朝通好求婚,唐太宗以宗室女文成公主嫁松赞干布。唐高宗李治即位后,册封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宝王”,松赞干布则称唐高宗为“天子”,确立了唐蕃之间的舅甥亲谊关系。公元710年,吐蕃赞普弃隶蹜赞又迎娶唐金城公主。公元822年,唐、蕃在拉萨会盟,双方约定“患难相恤、暴掠不作”,永远和好相处。盟文于次年刻于石碑,历1000多年,迄今仍屹立于拉萨大昭寺前。唐蕃关系的密切,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频繁,为藏族人民与内地各民族人民的联合、共同缔造中华民族大家庭奠定了基础。唐、蕃统治阶级之间也曾进行过战争。唐龙朔三年(663年),吐蕃灭唐朝的属国吐谷浑,占有今青海地区。唐天宝十年(751年)又控制了云南的南诏等政权,先后兼并了西北诸羌和西南诸蛮部。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衰弱,吐蕃乘机一度攻入唐朝的京都长安。至8世纪下半叶,吐蕃的国力达到了鼎盛阶段。频繁的战争也使吐蕃人力物力大量损耗,进入9世纪以后,吐蕃王室分裂内讧,国力开始由盛转衰,加上各地人民起义,终于导致吐蕃王朝在9世纪中叶彻底瓦解。从公元10世纪到12世纪期间,整个藏族地区彼此不相统属,形成许多分散的各自为政的地方实力集团。

松赞干布

吐蕃赞普。在位时兼并西藏地区诸部,定都拉萨,建立起强盛的吐蕃政权,并迎娶唐文成公主,发展了汉藏友好关系。

布达拉宫描绘吐蕃生活情景的壁画

吐蕃原来信奉本教(又译为钵教,俗称黑教)。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后,佛教开始传入吐蕃,经过与原有的本教长期相互影响和融合,至10世纪左右,形成了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的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由于吐蕃王朝瓦解后西藏地区互不统属,加上从内地和印度进入西藏的僧侣也流派不一,使得喇嘛教有许多教派和教派支系。先后出现的主要教派有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复鲁派、宁玛派、格鲁派等。各教派又与当地割据势力紧密结合,形成政教合一、互为表里的统治核心。13世纪中叶,元朝把分裂的藏族地区统一在中央王朝统治之下,中央设置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及藏族地区军政事宜。元世祖几次召见西藏喇嘛教的萨迦派首领八思巴,让他管理西藏地方的政教事务,该派由此显赫一时。14世纪末15世纪初,格鲁派兴起。由于格鲁派规定僧侣戴黄帽,故俗称黄教。黄教在16世纪中叶以后,开始形成一个具有全藏性的政治经济实力雄厚的黄教寺庙集团。黄教禁止喇嘛娶妻,宗教首领实行活佛转世制度,达赖和班禅就是这一教派的两大活佛转世系统。清朝初年先后册封了达赖和班禅,规定达赖、班禅的转世与坐床,均须经金瓶掣签确定并经朝廷认可。从此以后,这一制度成为定制,一直沿用至今。西藏和平解放以前的数百年里,达赖、班禅无论在宗教上还是政治上都是西藏最高领袖,西藏地方政治的任何决议,没有寺庙代表的同意,很难生效。人们的衣、食、住、行、婚姻嫁娶、生老病死也无一不受到宗教的影响。

藏族聚居地区高山连绵,雪峰重叠,地势高峻。青藏高原平均海拔约4000米。祁连山、昆仑山和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等山脉,由西向东,横亘青海和西藏全境;藏族地区江河纵横,湖泊星布。举世闻名的黄河和长江,都发源于青海境内。藏族人民驯养牦牛,培育犏牛,种植青稞,在人类文明史上作出了贡献。牦牛体大毛长,耐寒负重,除供肉用外,还是重要的交通运输畜力,俗称“高原之舟”; 黄牛与牦牛的杂交品种犏牛,是最好的役畜和乳牛。农业以种植生长期短、耐寒抗旱的青稞为主,也有小麦、豌豆、荞麦、蚕豆等农作物。在高原畜牧业、高原农业的基础上,藏族人民发明了酥油茶、青稞酒、糌粑、奶制品等特殊食品的制作方法,发明了剪毛纺线织造氆氇,缝制藏袍、藏鞋,建造碉楼和搭盖帐篷的技术,形成了织造藏地毯(卡垫)、藏毛毯、藏被,制作木碗、藏式家具、藏刀及金银玉器等特殊工艺,还发明了用来渡河的牛皮船。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一般分为卫藏、康和安多三大方言。藏文创制于公元7世纪的松赞干布统治时期,是有4个元音符号和30个辅音字母的拼音文字。藏族人民能歌善舞,歌曲旋律抑扬顿挫,舞蹈动作优美,以踢踏舞最具特色。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76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吐谷浑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