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隋唐科举制和学校制度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41 评论:0

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是世族地主失去垄断地位、庶族地主势力已发展到要求参与政治的社会势力变化的结果。自隋代开科举制选拔人才以来,科举制度在中国维持了1300年之久。科举制度的特点是,专门用考试的方法挑选人才,而不是由大官或地方官吏荐举人才。隋唐以前是选举、荐举,隋唐以后是考试。这是中国选士制度的一大变化。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置进士科,正式开创了科举制度。唐因隋制,科举制逐渐完备。唐科举取士途径有三,出自学馆的叫 “生徒”,由州县考送的叫 “乡贡”,由皇帝诏令考选的叫“制举”。制举不是常科,常设科目是“生徒”和“乡贡”。中央和郡县官学每年冬天通过校内考试挑选学生送礼部参加省试。“乡贡”是每年先由州县考选,按规定名额送中央礼部再参加省试。省试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六科,另外还有非常设的三礼、三传、童子科等。考试的方法是口试、帖经(填空)、墨义(笔试问答)、策问、诗赋五种。读书人应考的科目,以明经和进士二科为主。高宗、武后至玄宗时代,进士科成为入仕主要途径,“缙绅虽位极人臣,而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每年录进士约30名,大抵每百人中有一二人中第,而明经则10人中可以有一二人中第。唐太宗曾私幸端门,见新科进士缀行而至,高兴地说: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由于考试竞争激烈,故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的谚语。唐诗人赵嘏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科举和学校关系很密切,学校培养出来的士,须经过科举的选拔,才能取得吏部试选的资格,经吏部考试及格才能授官。

科举考试图

大雁塔

长安慈恩寺大雁塔是唐代中宗之后新科进士的题名之处。

唐代前期学校昌盛,主要是由于经济的繁荣和政治上的需要,科举制度对学校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学校的培养目标就是参加科举考试,科举所考的内容就必然成为学校的教学内容。学校的教学计划有经学、律学、书学、算学、时务策等。进士科注重诗赋,从乡村学校开始,学生普遍学做诗,学诗成为风气。科举的考试内容和要求,推动了学校教学内容的发展。但科举注重文辞、帖经、墨义,又养成只重文辞,不重实学,只重记诵而不求义理的读书习惯,产生了消极影响。唐代学校与隋代学校有继承关系,又和前代有历史联系。隋文帝时设国子寺,置祭酒,专管教育,是我国初步形成教育管理机构之始。国子寺(炀帝时改为国子监)下设国子、太学、四门、书、算五学,律学属大理寺。唐初,下令国子、太学、四门学、郡县学、小学分级招收各级官吏的子弟入学读书。后又设书学、算学、律学,形成国子监管理下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等六馆,加上门下省所管的弘文馆学生,学生总数超过3000人。以后在东宫又置崇贤馆(后改崇文馆)。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也遣子弟入学。六学二馆学生超过8000人。武则天时注重进士科,这与她打击贵族势力、提拔庶族地主有关。唐玄宗很重视发展学校,除官学外,还批准百姓任立私学,又令天下州县每乡各里置学,择师教徒,使地方学校深入到乡里。唐自开国到天宝末年的百余年间,国家最强盛,教育也最发达。除中央学校外,地方上还有都督府学、州学、县学和私学。学校教师有博士、助教、直讲等名称。学生入学要送束修(干肉10条)之礼,国子、太学生每人送绢三匹,四门生每人二匹,律、书、算学生每人一匹,州县学生每人二匹; 另外,每人要备酒一壶,肉一案。束修分为五份,博士得三成,助教得二成。当时日本也受唐代学制影响,大学称大学寮,毕业生也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名称。

唐中叶以后,由于社会动荡和财政困难,学校衰微,国学生廪食也无法供给,生徒尽散,军队借住学校,校舍全部被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再要恢复唐初学校盛况,就不可能了。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742.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