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宋代士人阶层及其文化贡献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06 评论:0

宋代重文治。宋太祖赵匡胤出身将门,却从小喜欢读书,即使担任后周禁军将领以后依然好学不倦。他发动陈桥兵变当上皇帝后,用 “杯酒释兵权”的计谋解除了手下大将的兵权,以后又重文抑武,推崇儒术,提倡文治。他着意倡导大臣读书,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又常视察学校,给他们送去酒、果之类的东西,表示勉励,并多次亲自主持祭孔盛典,竭力扭转五代以来重武轻文的社会风气,并为思想界营造一个较为自由的学术氛围。宋代的户籍制度,确立了享受封建特权的官户,除有优厚俸给之外,还有免除赋役、子弟能受到良好教育、触犯刑律可以减免刑罚等优惠政策。此外,高中级官僚还能通过恩荫,使其子孙亲属直接补官。食禄之家的荣显和实惠,是封建社会各阶层人等所梦寐以求的人生理想。而宋代继承了隋唐科举选官制度,使整个自由民阶层都可以通过认真读书获得入仕授官的机遇。这种机遇的开放与普及,自然也扩大和巩固了宋王朝的统治基础。这种时代的条件造就了宋代庞大的士人阶层。

统治者的重文崇儒思想和政策,带来了宋代文化的大发展。整个北宋年间,大量的古代典籍和一些外国书籍,在政府的提倡、支持与组织下,得到了校勘、编纂、翻译,人们还利用当时先进的印刷技术,对之进行雕版印刷。整理的典籍有经、史、文、佛、道、医、字、韵等各类书卷。北宋的学校与社会教育向来以经史并重为原则,对史书的检校整理,亦是一项重大工程。在此基础上,还形成了像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这样的史学巨着。另外,如有雕版13万块,计5000余卷的着名的开宝《大藏经》和5481卷的政和万寿《道藏》,以及《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册府元龟》 的编纂和许多应用技术类书籍的校印,对于保存和发扬文化传统,扩大知识层面,无疑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人物故事·竹院品古 明 仇英

此图绘的是苏轼、米芾等宋代文人相聚品赏古玩的情景。

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土人阶层素质的提高,士人阶层的素质,又会反过来影响文化和社会习尚。宋代重科举考试,而其中诗赋的优劣于考试的合格与否大有关系。端拱元年(988年)闰五月举行过一次进士科补试,当时已被礼部定为不合格的人中,后又以赋诗获中进士者就有101人,其他科目内获复试机会而仅以诗达标者计620人。仁宗时虽有过改革尝试,但未收实效。能诗与否及诗作好坏,几成士人阶层衡量才华、能力的标尺。庆历年间及以后,王洙、范仲淹、宋祁、欧阳修等都曾提出过整顿学校、改革教育与实行新科举法的建设性意见,企图改变士风。欧阳修接过唐代韩愈举过的“圣道”旗帜,重新提倡,开创了新儒家理学的先河。

社会经济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提高了宋代士人的认识水平。理学的出现,是宋代社会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哲学成果,也适应了宋代统治阶级进行思想统治在伦理纲常上的需要,同时体现了儒、佛、道思想合流的趋势。这是宋代士人在思想文化上的重要贡献和标志。宋代士人阶层中的周敦颐、程颢、程颐及朱熹、陆九渊等,都是理学发展中的代表人物。他们在不同程度上都对理学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使儒家思想经历了一次显着的飞跃。

北宋学术界与理学可成鼎足之势的,还有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学”和以苏轼为代表的“蜀学”。王、苏之后,与理学分庭抗礼的,则数南宋主战派人物如陈亮、叶适等为代表的浙东学派。这一学派虽遭朱、陆两派的围攻,但一直延续到明清之际。宋代士人在学术上的争鸣虽然色彩斑斓,门庭径路有别,但其实质是儒家内部不同学派的争论。各派门户创始者往往各执其一面,传道授业,各以所倚重争其门户,争相诟詈攻讦。如理学中之朱、陆之争,朱、陆派的围攻叶(适)、陈(亮)等,都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但是,也是在宋代的文化学术氛围中,发扬了儒家传统中注重人生社会责任感的一面,文人、学者把“感时忧世”与“内圣外王”经世精神结合起来——这表现为政治上的革新热情和对外侮的不屈精神,出现了文天祥这样的爱国主义者,对后世的志士仁人有着很大的激励作用。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73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