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丝绸之路-汉唐时期中原与西域的交通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63 评论:0

世界上最早发明蚕丝纺织的是中国。根据历史记载,早在公元前5~4世纪,中国的丝织品便远销中亚、西亚及欧洲。希腊神像和陶器彩绘人像身上所穿的细薄透明丝织品衣料,只有中国才能制造,古书中提到的“塞勒斯(丝国)”指的就是中国。汉王朝建立,经过一段时间的经济恢复,至武帝时,先后于建元元年(前139年)、元狩四年(前1 19年)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张骞率领他的使团,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热忱和对自己使命的坚定信念,克服了重重困难,历经匈奴、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乌孙等国,开辟了一条通往天山南麓、疏勒、喀什噶尔、葱岭、费尔干纳盆地至阿姆河流域一带,以及中亚细亚、阿姆河、帕米尔高原、莎车、于阗、阳关(或玉门)回河西返长安的交通线,开创了中原地区与西域的交通新局面。在中西交通线上,西汉政府着力经营,平匈奴后即设郡屯戍,筑墩建亭,烽燧邮传俱备,以维护交通安全。东汉明帝时,西汉末年破坏了的交通线再度被接续起来,从事国际贩运的商人较从前更多。然而由于当时道多险阻,靠人负畜驮,运输不免十分困难,所以贩运的商品只是一些价值昂贵的丝绸织品和少量金银器。这条交通线后来就被称为“丝绸之路”。据说运到古罗马帝国的中国丝绸,一磅的价格就相当于一磅黄金。

魏晋南北朝时,丝绸之路除原有的北道、南道外,又增添了一条从高昌、龟兹出葱岭,经中亚各国到波斯的中道。哈来比、杜拉欧罗波、巴尔米拉出土的成批中国丝绸残件,便是那时贸易恢复发展的证据。通过丝绸之路,水银、玻璃、药材、葡萄、苜蓿、蚕豆、胡萝卜、乐器、舞曲、绘画、陶瓷器等产品从西域流传到中国。工商、僧侣、使者的交往,亦导致与社会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重大发明、技艺和成就得到相互传播,促进了东西方社会文明的进步。

唐王朝是丝绸之路发展的鼎盛时代。在辽阔广袤的西向地域上,以长安为起点,经陇西高原、河西走廊、天山南北,跨越葱岭,若干条道路东西相连,南北交错,形成连接亚、欧的一条内陆通道。为保护丝路之安全畅通,唐朝政府加强了防卫力量并实行军屯制度,驻军家属和当地居民以及外来商贾们,分布于交通线要冲之地,友好相处,共同建设,使凉州、甘州、酒泉、敦煌等地逐渐形成为中外商贾荟聚,丝绸、纸张、陶瓷器、金银制品、象牙、宝马、犀角、沉香、胡椒等物资转运的繁盛商贸城市。唐朝皇室采取与吐蕃王和亲的方式,又开辟了一条从长安经青海入吐蕃、尼泊尔到中印度的中印藏道。唐都长安,亦因中西交通发达而跃登国际性大都会的宝座。成批的突厥人、中亚细亚和印度乃至欧非各族人民,纷至沓来,有的肩负使命,有的来经商,有的是为留学读书,有些人则长期侨居中国,或经营产业,或从事技艺、宗教活动,甚至参军。不少外籍人士通过科举道路当了唐朝的官吏,也有的担任了军事将领。在长安100万总人口中,各国侨民和外籍居民占了2%左右,加上突厥后裔,其比例不下5%。侨居者既多,往来客商尤密,友好的相处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长安乐坛深受中亚细亚和印度乐舞的熏染,绘画技巧、宫室第宅建筑也受到西亚欧风的影响。长安东市有锣(抓饭)、䴺(油煎饼)、 胡饼(芝麻饼)、 烧饼等西点专卖店。衣着不分贵贱,“好衣胡服为豹幅,妇人则簪步摇(耳环、耳坠之类)”,以堆髻赭面为时髦。元稹 《法曲》 诗中云: “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都市中的唐人崇尚西域格调,既表现在衣食住行上,也体现于嬉戏玩好以及民俗活动方面,如长安、洛阳街头出现的泼寒胡戏。西域诸国反过来亦受到中原文化的熏染,碎叶城便是仿照中国内地城镇建设的。跨越亚欧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在中国工匠的协助下,办起了造纸厂等技术工业。伏尔加河下游三角洲,引进了中国的水稻栽培技术。中国的绘画艺术,对于欧洲金银器及陶瓷器用的图案设计,产生过不可磨灭的影响。至于中国丝绸、陶瓷器及其技术的传播,更是“丝绸之路”万古流芳的佳话。

玉门关

丝绸之路北道的必经关口。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72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