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水排-对自然能的开拓利用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16 评论:0

金属冶炼与成形均需要高温。因此冶铸过程中离不开鼓风设备的帮助。我国很早就有了人力鼓风工具——“橐”,这是一种牛皮制成的囊,用人力使橐一张一合,便可把风鼓入炉中。冶炼规模不断扩大,对鼓风设备性能的要求相应增高,于是人们常在一座炉子上并排多个橐,称“排”。这些排若用人力操作就称作 “人排”,用马力驱动则称“马排”。橐排比单个的橐鼓风能力要大得多,但无论是人排还是马排,都是以人力与畜力的巨大消耗为代价的。传说春秋时铸剑师干将在铸宝剑时,帮助鼓风装炭的人就有300个,而马排也需上百匹马来拉动。东汉初年,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用水力驱动的水排,据《后汉书》记载,杜诗 “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东汉最初的水排具体构造已很难了解,直到元代,王祯的《农书》中才有了对水排结构的详细说明。王祯将水排按水轮放置方式的不同,分为卧轮式和立轮式两种,其中卧轮式要更复杂一些,而且传动机构也更精巧,所以更值得一提。按 《农书》的介绍,卧轮式水排有两个轮,分别装在一根竖轴的上下端,下轮浸在流水中为主动轮,上轮为从动轮。上轮通过一根带子(弦索)与一个鼓形小轮(旋鼓)相联,旋鼓上装有曲柄(掉枝)和连杆(行桄)。曲柄及连杆带动卧轴,卧轴上的复杆拉动前方的木扇扇动鼓风。上述水排中已具有了后来许多传动机构的雏形,它不仅运用了主动轮、从动轮、曲柄、连杆等,而且采用皮带传动,因而成功地改变了机构运行的速度,卧轮转动一周,旋鼓可以转动好几周,所以水轮运动一周,风扇可以启闭多次,“搧冶甚速,过于人力”。当然,王祯介绍的水排与汉代的水排还是有重要差别的,那就是 “古用韦囊,今用木扇”。“韦囊” 即牛皮囊,用韦囊的水排就是杜诗发明的皮橐式水排。在唐宋时期,木板制的箱式木扇取代了韦囊。王祯未提及两类水排还有其他什么差别,因此,可以推断,杜诗水排的结构与王祯介绍的差别不大,总体技术水平也基本相当。

大约在宋代,我国出现了活塞式风箱,于是水力鼓风技术又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天工开物》中有多种风箱图,这些风箱的原理十分巧妙,以至于西方学者称,最完美的鼓风机和改良泵都是中国风箱的仿制品。

水力鼓风,实现了人类以机械形式对自然能加以利用的愿望,实现了一种自然能(水能)向另一种能量形式(风能)的转化。它提供的气流量大,风压高,因此提高了冶金生产效率,也为冶金新技术的采用提供了可能。从杜诗时代开始的对自然力成规模的开拓利用,在中国科学史上也具有独特意义。水排发明不久,张衡就发明了水运浑象。此后,中国历代机械设计中,不仅多次出现像水排、浑象那样的传动装置,而且很多装置的动力源都是水能。所以,水排的发明是中国科技史上一个重要篇章的开始。

水排模型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722.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