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沈括对地学的贡献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18 评论:0

有一些学者,可以称之为某某学家,而少数伟大学者,却称得上是一本百科全书,沈括就是这样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所着的《梦溪笔谈》一书几乎涉及了所有科学技术、政治军事领域。在地学方面,沈括也留下了许多卓越论断和丰富资料。对于雁荡诸峰的研究正是他有代表性的成果之一。

沈括于熙宁七年(1074年)四月,赴浙南温州、台州地区,发现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他山”,各座山峰“从上观之,适与地平”。他认为黄土高原的沟壑与雁荡有相似之处,并且指出:雁荡地区本来是平地,地面因大水冲击,沙上尽被刷去,只有这些巨石留了下来。大龙湫、小龙湫、水帘、初月谷等水侵蚀而成的洞穴,就是证据。沈括的论断与近代研究结论正好相符,雁荡诸峰过去确是流纹岩及软物质构成的平地,经过长期风化及水冲刷,软物质被搬运走了,而流纹岩极坚硬,所以保存了下来,形成了今天的雁荡千峰竞秀的美景。沈括还从太行山地貌推断华北平原的成因。1074年秋,沈括去河北,沿着太行山北行,发现山崖间常常有螺蚌壳和鸟卵形的砾石,如同条条带子一样嵌在石壁上,他推断这一带原是海滨,而当时从这里到大海已有千里之遥。沈括认为这是由于华北平原的黄河、漳水、滹沱河、桑干河都是带大量泥沙的浊流,河水携泥沙年年东流,造就了华北平原。现代地质学研究已证明,沈括的推论是正确的。

对于化石,我国古代的郦道元、陶弘景、颜真卿等人都曾提及,沈括也研究了延安地区的竹子化石。他认为,在浙江金华一带有桃核、芦根、鱼蟹等化石,然而这些东西都是当地原本就有的,所以并不奇怪; 而延安地区并不生长竹子,这就十分奇怪了。沈括猜测说,远古时代,这里可能地势低洼,气候潮湿,适于竹子生长。沈括的推断表明他的认识比前人更进了一步,因为他认识到了化石是古生物的遗迹,并且以此对古代环境作出了推断。

沈括在视察河北边防时,曾把山川道路和地形制成木质模型,用于战备,此法不久就在全国得到推广。他又是位卓越的地图测绘学家,出使契丹后,他曾绘制《使契丹图钞》。熙宁九年(1076年),沈括奉命编绘天下州县图,经过12年的努力,终于绘成了全国地图集 《守令图》,其中有大图1幅,高1.2丈,广1丈,小图1幅,全国各路分区图18幅。在制图中,沈括以裴秀的制图六体为基础,增加了“傍验”、“互融”两条法则,使制图技术得到改进,精度也有所提高。沈括在 “导洛(水)通汴(渠)”的工程中曾实地测量沿渠各地的水平高低,他不墨守成规,采用了 “分层筑堰”法。他的测量不仅是平面测量,而且是地形测量。着名科技史家竺可桢评价说: “罗马盛时亦有测量街道之举,但地形测量在括以前则未之闻。”

沈括像

在《梦溪笔谈》这部百科全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不少的矿物学知识。“石油” 这个名词就是沈括首先使用的,他谈到了石油的多种用途,并且指出石油“生于地中无穷”,“此物后必大行于世”。今天,石油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和原料之一,果真 “大行于世” 了,难怪《梦溪笔谈》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70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