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陕晋豫地区新石器文化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32 评论:0

所谓新石器时代,是相对于旧石器时代而言的。大约在公元前6000多年前,中国开始了新石器时代,这个时代一般延续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一些偏远的地区结束的时间还要晚些。一般来说,新石器时代有三大特征:一是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二是磨制石器的出现; 三是陶器的发明和制造。这一切表明,我们的祖先已由依赖自然的采集渔猎经济跃进剑改造自然的生产经济,这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在中华大地上有着丰富多彩、不同谱系、高度发达的众多史前文化,它们都是由本土内较多支系汇聚而成的。这里,首先介绍属于黄河中游的陕晋豫地区的新石器文化。

陕晋豫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分早、中、晚三个时期。其早期代表是磁山·裴李岗文化。它们分别是在河北省武安县磁山和河南省新郑县的裴李岗发现的,其存在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6 0 0 0年至公元前5700年。磁山·裴李岗文化的分布主要在河北、河南一带,此外还有陕西省李家村遗址和北首岭文化的下层遗在。经挖掘发现,磁山·裴李岗文化时期,黄河流域已开始种粟了。这表明早任七八千年以前粟就成为中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并且人们已经知道驯养猪和狗,可能还有家鸡。住宅是半地穴式的,屋旁还有储藏粮食的窖穴。这时的陶器还较为原始,都是手制的,陶质粗糙,火候不高,出现了少量简单的绘彩纹饰,显然还处于彩陶的萌芽阶段。石器有舌形铲、凹刃有齿镰、椭圆斧、磨棒和带足或无足的磨盘,多是磨制石器。这种用以碾去粟的皮壳,作为粮食加工工具的磨棒和石磨盘,可以说是磁山·裴李岗文化的典型器物。

陕晋豫地区新石器文化中期的突出代表是仰韶文化,因首先发现于河南省渑池仰韶村而得名。它与河北磁山文化、河南裴李岗文化和关中有关同期的文化有渊源继承关系。这种文化遗存的地理分布范围,包括陕西的关中地区、河南大部分、山西南部和河北北部,更远的地方到达甘肃、青海、河套地区,现已发现的遗址达1000多处。仰韶文化的绝对年代是从公元前5000年到前3000年,有的地方一直延续到公元前2400年。仰韶文化时期已有定居的村落和集中的葬地;农作物仍以粟为主,个别地方还发现了黍和稻; 石铲有所改进,出现了双肩长方的形式。收割工具代之以两侧打缺口的陶刀、石刀和磨制的穿孔石刀,饲养家禽除大量的猪、狗外,已经开始养羊,但不多也不普遍。制陶工艺已相当成熟,陶窑内温度可达1000℃左右,成品以红陶为最多,红陶器上用黑、紫或赭红色彩绘的彩陶也较普遍了。除花卉和其他几何形图案外,还有极生动的水鸟衔鱼、人面、鱼、鹿、鸟、蛙的形象,充分显示了仰韶人的艺术才能。此外陶器上还常有简单整齐的示意符号。这些符号较规律,表明它已经具有简单文字的特征。

新石器时期彩陶

仰韶文化经过大约2000多年的发展,过渡和演变为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并成为陕晋豫地区新石器文化晚期的代表。龙山文化最早发现于山东章丘县龙山镇,它已经不仅是文化上的概念,而且成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代名词。陕晋豫地区的新石器晚期文化称为“龙山时代的中原地区文化”,其存在的绝对年代约为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间。在龙山时代,这些中原文化虽然外在形式上有许多差异,但文化的性质是一样的,都处在向铜器时代变革,为进入青铜文化作准备的时期,铜器的发现和使用是这一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之一。这时已开始冶铜,但都是天然的红铜,数量还很少,使用范围也不大,尚未发现铜工具。虽然这时也是以农业为主,但在生产工具上有了很大的改进,不仅普遍地使用磨制石器,而且磨得相当精致,远远超过了仰韶文化中的石器。仰韶文化中的陶刀,在龙山文化中很少看见了,代之出现的是普遍使用石镰和蚌镰。这时期农业生产水平有所提高,家畜饲养也有发展,至此,猪、狗、牛、羊、马、鸡“六畜”已经齐全。在建筑上出现了土坯墙和夯筑技术。这一时期的另一重大发明是凿井技术。井的出现使人们减少了对河流的依赖,可以离开河流向平原深处开发。从中原龙山的墓葬、乱葬坑和奠基人牲等遗迹看,这个时期已出现了贫富分化、阶级对立以至阶级压迫的情况。

仰韶文化和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表明,当时人们大多居于河流两岸的台地上,以农业为主,过着比较安定的生活。他们的社会组织,在仰韶文化时期为母系氏族,到了龙山文化已是父系氏族了。从仰韶文化和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的居民的体质和文化特征来看,一般认为他们是后来称为华夏族或汉族这个“民族共同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69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色目人·回回
下一篇:商人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