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三国的世兵制和屯田制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49 评论:0

东汉末午由镇压黄巾农民大起义导致封建军阀割据混战,最后形成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三国中以魏国的军事力量最强,吴国次之,蜀国最弱。魏有陆军、水军两个军种,陆军以步兵数量最多,而以骑兵战斗力最强。赤壁之战时魏军南下,据估计约有水陆步骑20余万之众,连同中原各地镇守的部队,其总兵力当在30万人左右。蜀军以陆军为主,有步兵、骑兵和车兵,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弩兵。据记载,诸葛亮率军北伐的兵力为10万,加上留守成都和镇戍边郡的4万人,其总兵力约14万。吴国地处东南沿海,其陆军虽亦有步兵和骑兵,但以水军为丰力,曾在海上远航到达台湾、辽东和海南岛。吴军不断扩充,最盛时兵力约有23万,舰船5000余艘。

三国军队因执行仟务的不同,都有中军和外军之分。魏的中军屯驻于京城地区,有武卫、中领、中护、中坚、中垒5营,约5万人。由于战事频繁,中军也经常出征作战。外军驻屯于边州最镇,随时准备执行皇帝下达的作战任务。此外,还有归各州、郡统辖的州郡兵,主要负责本州郡的守卫。蜀国的中央宿卫军有左、右羽林和虎步营、虎骑营等部,外军镇守于重要战略基地,各郡太守也领有一定数量的军队。吴国的中央宿卫军也设有步兵、屯骑、越骑、长水、射声五营,其士兵称羽林、武卫和虎骑等,大多是孙氏的故将部曲。吴军统兵的将领,不论中军和外军,一般称“督”,并把军队区分和所驻地名冠于督前。

三国时军队士兵及其家属居住于一定的区域,全家适龄男子世代当兵,与其他民户分开而成为军户、从而形成世兵制。这是三国时代的一大特点。三国士兵的来源,主要有招募、征兵、收降和使用少数民族兵等途径。当时世兵制的形成、除了各统治集团需要有充足可靠的兵源外,还与各军阀首领要求部将以其家属作为人质的质任制有关。由于军阀混战,部属将领叛服无常,把部将的家属聚居起来加以看管,就可以防止部将反叛; 部将为避免被人猜疑,也主动送家属为人质。随着将领质任制的形成,士兵也有了质任制。各国政权为了防止用强制手段征募收降而来的士兵逃亡和叛变,就把士兵的家属也集聚一处,集中管理,严加控制,这样就自然形成了军户。曹魏、蜀汉、孙吴三国都曾经把大批流民和归附的少数民族收编为军户,从而增强了自己的军事力量。孙吴政权为了迁就江南大族和江北南迁大族已有的领兵权,让他们父死子继,兄死弟及,世袭领兵。这是三国兵制在兵制史上的一种特例。

为使军队有足够的粮食供应,同时防止豪强、官将占领荒田,招徕流民,形成割据势力,魏、蜀、吴三国都实行把荒田分配给流民和军队进行屯田的制度。分配给流民耕种称民屯,分配给军队耕种称军屯。军屯就是使在营士兵在驻屯地区分班轮流进行垦种。曹魏实施屯田的军队,主要是驻在与蜀、吴交界地区的外军,他们且耕且守,耕战结合。此外还有军户屯田,即未服现役的士兵和现役士兵的子弟家属的屯田。一旦有战事,应服役及应顶补的士兵,立即应召从军。蜀汉屯田,局限于与曹魏接壤的汉中地区,仍以原军队建制进行生产劳动。孙吴的军队,一般都有屯田任务,无事耕种,有事出战。往往士兵和家属一起耕作,由各统兵将领直接管辖。孙吴军屯大多在长江中下游与魏、蜀邻近的地区。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68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赛马运动
下一篇:三省六部与九寺五监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