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秧歌又称“秧歌”,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顾名思义,“秧歌” 原是农民插秧时的一种歌唱活动,它本起源于农业生产劳动。清代屈大均 《广东新语》 记述说: 每年春耕时,农家的妇女儿童数以十计,一起到田里插秧,一人敲起了大鼓,鼓声一响,“群歌竞作,弥日不绝”,称之为“秧歌”。它最早是一种“歌唱”的形式,后来才出现了“舞蹈”和“戏剧”的表演形式,并逐渐流行于我国南北各地,形成了在灯节、年会上表演的风俗。《岭南杂记》上记载南方的秧歌说:湖州灯节,“每夕各坊市扮唱秧歌”。许多文人还描绘了北京秧歌活动的盛况,说清初康熙年间,北京正月到处都有“秧歌小队闹春阳”,围观的人摩肩接踵,妇女们连头上的金钗都被挤掉了。《柳边纪略》记载当时黑龙江边疆地区的秧歌也是如此,说元宵节时,就组织起秧歌队,伴以锣鼓,“舞毕乃歌,歌毕乃舞”,通宵达旦。这些均反映出秧歌活动的普遍性和热烈场面。有的地区将花鼓、采茶灯、旱船、竹马等歌舞形式泛称秧歌。也有的将高跷称为高跷秧歌,把一般的秧歌叫“地秧歌”。
一般说来,秧歌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扭。表演者手持扇子、手帕、彩绸等道具,踩着锣鼓点,步履轻盈地边扭边舞,这是其最主要的特征。二是走。俗称为“走场”,一般开始和结束为大场,中间穿插小场。大场是边舞边走各种队形的大型集体舞,能变换出“龙摆尾”、“双过街”、“黑虎掏心”、“九连环”等上百种图案队形。小场是两三人表演的带有简单情节的舞蹈或歌舞小戏。三是扮。舞者扮成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中的各种人物,类型有文、武公子,少妇,丑婆,货郎,渔翁和小孩等。四是唱。伴随着唢呐、锣鼓声,由歌手演唱当地的民歌小调。
秧歌因流传地域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演形式。在北方有陕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胶州秧歌、鼓子秧歌和东北秧歌等等。在长期的流传中,它们各自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如陕北秧歌,每逢春节期间,当地群众便组织起来“闹秧歌”,也称“闹红火”。一个秧歌队少则一二十人,多则七八十人不等。领头的称为“伞头”,是秧歌队的指挥,他手持一伞(象征着风调雨顺),边舞边唱,唱的内容是即兴发挥,后面跟着装扮成男女老少和丑角的各种人物,走出各种图案队形。在有的秧歌队里,还穿插有“跑旱船”、“竹马”、“霸王鞭”的表演。陕北秧歌的动作特点是,扭起来步伐稳健,两臂甩动较大,挺胸昂头,给人以健壮朴实之感。河北秧歌主要是地秧歌,它中间的小场,是一种有着鲜明的人物性格、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幽默的表演风格的小舞剧。它的题材多样,其中以“傻柱子接媳妇”、“王小二赶脚”等最具特色,它们由剧中的女角装扮骑在毛驴上表演,因此也被称为“驴子会”。其舞蹈动作非常丰富,特别是屈腿、碎步和灵活多变的腰部、肩部、头部动作,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秧歌,构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山东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舞蹈动作虽各有异,但总的则给人以雄壮有力、豪放矫健之感,表现了山东农民质朴憨厚、坚毅刚强的性格特点。胶州秧歌中女性的舞蹈动作尤见特色,既有山东女性热情爽朗的气质,而又不失北方妇女的妩媚。鼓子秧歌还以丰富多变的走场见长,其队形变化巧妙,构图优美,令人眼花缭乱。有一首打油诗反映了人们对秧歌的喜爱:“听见锣鼓点儿,搁下筷子放下碗。”东北秧歌包括高跷秧歌、二人转、地秧歌三个部分,主要来源于高跷秧歌。它是由关内传到关外的,经长时间的演变,已形成了自己浓郁的风格。东北秧歌讲究“稳中浪”、“浪中俏”,整个舞蹈通过走相、稳相、鼓相以及道具的使用表现出地方特色。它热烈、火爆、诙谐,形成了一整套的表演形式,体现了关东人民的审美心态和艺术情趣。可以看出,秧歌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娱乐性,因而受到了人民大众的热烈欢迎。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67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