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清代邮驿制度与管理体制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26 评论:0

清代的各种制度大多因袭明代,再作某些改革或创新,其邮驿制度亦如此,源于明制而胜于明制。严格说来,“邮”是传递公文的通讯组织,而“驿”则负责提供各类交通或通讯工具,汉唐以来的历朝大致上均分辨“邮”、“驿”的功能。然而,清兵入关,建立清政权之后,则突破了传统框框,正式将交通与通讯融为一体,即由驿站直接办理通讯业务,充分利用驿站的马、车、船等交通工具和马夫、驿卒等通讯人员,使文书传递有了可靠的组织保证。囿于政治、经济、交通等条件的限制,历代的驿站往往只能设在交通枢纽处,数量较少。清政府则不但在中原地区增设了许多驿站,并且在辽阔的边疆地区设置了各种形式的邮驿组织; 同时,还在许多州县设立“县递”,用以沟通地方之间的联系,弥补干线驿站的不足。这类“县递”对于加强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的联系,促进各地的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以山东省为例,乾隆时期共有驿站50处,光绪时则增至139处,所增驿站大部分为“县递”。清代前期的数朝君主,对于邮驿传递公文的速度多有明确规定,务令严格执行,故而通讯的效率较以前历朝有所提高。例如,此前马递公文的最高速度,通常为每昼夜四五百里,而清代则创造了每昼夜800里的记录。康熙时平定三藩叛乱,从西南到京师约5000里,使用“马上飞递”则仅需9天;从北京至乌鲁木齐约8500里,紧急军报在半个月内可以送达。

清代邮驿组织设有中央管理机构和地方管理机构。中央一级,在兵部设车驾清吏司,掌全国邮驿及马政,下设驿传科、脚力科、马政科、马档科、递送科等;会同馆管理京师的驿传事务; 皇华驿是京师驿站,也是全国驿传的总枢纽;捷报处掌管驰送文报。各省驿传则归按察司管理,按察使每省一人,全国共18人,兼管全省驿递事务。省下再设若干驿传道,主管所辖驿站。驿站的首脑是驿丞,通常只在距城较远的驿站才设此职,距城较近者则由州县兼管。清代的邮驿分驿、站、塘、台、所、铺六种组织形式。“驿”设在各省腹地及盛京,主要功能是传递信件、迎送使臣和运输官物,其中尤以传送紧急公文为首要任务;“站”专门传送军报,各站由千总负责,其夫、马、钱、粮归所在的厅、州、县管理; “塘”设在甘肃安西州,新疆哈密厅、镇西厅,传送该地区出入的文报,每塘设有督司; “台”设在西、北两路,与“站”、“塘”的性质相仿,适应于边疆地区的特点,都以军卒充役,以飞递军事文报为首要任务,兼具巡逻、侦察、运输等职能,是沟通边区与内地联系的特殊通讯与交通机构; “所”原先用以运送官物,后多归并于“驿”; “铺”则设在各省腹地,专门传送地方和中央的普通公文,每15里便有一处,网络纵横,规模庞大,比明代还要发达。清代的邮驿网络,以京师皇华驿为中心,向全国辐射:东路经通州而出山海关; 东北路至热河,在古北口外接蒙古站; 北路分别至独石口和张家口,再接蒙古站;南路至山东济南,再分别至东南沿海各省; 至河南开封者分抵两湖、两广、云贵诸省; 至山西太原者分抵陕、甘、川及新疆、青海、西藏等地。这一网络由约2000个驿站、7万名驿夫、1.4万个递铺、4万名铺兵组成。它通过以驿站为主体的水陆驿网和以急递铺为主体的步班递铺网这样两条渠道,互相交织与衔接,将中央与地方、内地与边疆紧密联系起来,形成高度统 一的整体,促进了各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也巩固 了广大地区内的政治稳定。清代的邮驿是中国历代最完善和最先进的邮驿制度。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67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