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秦汉统一与多民族共同体雏形的形成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43 评论:0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存的地区。但中国形成在一个国家政权统治之下的多民族国家,则是各民族长期相互交流和影响的结果。夏、商、周时期开始形成华夏民族的雏型,到春秋时期由于边疆各族向中原迁移,一方面激发了华夏民族的民族意识高涨,另一方面也从各民族内迁中吸收了许多新鲜成分,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逐渐在中原地区发展形成稳定的华夏民族。在春秋时期,华夏这一族体在政治上、经济上分为周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和各诸侯国,又以地区名或国名分称不同的人,如周人、晋人、卫人、齐人、燕人、鲁人、宋人、楚人、秦人、韩人、魏人、赵人等等。当时史书仍以夏总称之,所以叫“诸夏”。战国时期,秦与韩、赵、燕、魏、楚、齐并称战国七雄。随着秦国势力的强大,秦先后灭亡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实行中央集权制,分天下为36郡,终于实现了诸夏的统一。秦始皇又以武力拓边,在西至甘肃、北至蒙古,东至海及辽河以东,南至江南闽粤,实现了政治的统一。这个统一,是以华夏民族及其居住区为主,又包括了南方百越系统和苗瑶系统的民族、西方部分氐羌系统的民族、北方部分阿尔泰系统以及东北的部分少数民族。先秦时期居于今山东、淮水流域的东夷,已完全与华夏族融合,成为秦朝的在编人户,变为秦人了。在政治统一的同时,秦始皇还推行了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等措施。这样,秦朝不仅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空前的大统一,也开始出现了日后发展成中华民族这一多民族共同体的雏型。说它是多民族共同体的雏型,是因为当时在中国领域之内,与秦并存的还有中国东北地区的东胡,北部地区的匈奴,西北地区的乌孙和众城国,西部地区的氐羌,西南地区汉藏语系与南亚语系的众部落。他们互相之间的凝聚力还不如后代那么强大,共性也不如后代那么明显。

东巡碣石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东巡碣石,以纪念其盖世功绩。本世纪80年代,在渤海之滨的辽东省绥中县发掘出规模宏大的碣石宫,证明此处正是秦始皇东巡碣石之处。

秦朝存在了短暂的15年。秦亡之后,经过楚汉之争,刘邦建立起汉朝,华夏族也就此发展演变成汉族。汉朝前后存在了400多年,它继承了秦朝的一切成果。汉朝直接统治的领域和所包括的民族成分,比秦时扩大和增多了。汉武帝北征匈奴,收漠南之地,建河西四郡,通西域,征大宛;东北征东夷、朝鲜,建四郡,后并为两郡;南平东瓯、南越、东越,建岭府南九郡; 又平服西南夷,先后置犍为、牂牁等郡。宣帝时,匈奴臣服称藩,西域建立都护以统辖当地各族。这样,汉朝除了台湾和西藏部分地区外,统一了几乎相当于中国今日版图的所有领域。它所拥有的民族除了个别之外,也几乎包括今日中国所有的民族或者是它们的先民。总而言之,秦汉建立的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多民族国家,继承了中华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它们关系发展的一切成果,为中华多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以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各族之间,虽然也充满矛盾和斗争,也出现过分裂局面,但是每一次矛盾和斗争,都在客观上带来了各民族关系的发展和加强,每一次分裂又为以后更大规模和在新基础上的统一创造了条件,以致最终形成今日中国这个统一的由中华多民族组成的国家。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66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