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前言_1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06 评论:0

学习和研究中国的文化和历史,经常会碰到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的问题。这方面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制度,确实也很复杂。一般通史着作,往往着重一代代典章制度的分别叙述,而不能把上一代和下一代连贯起来论述,读者不易了解这些制度的源流和变化。我国历来重视典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正史”中有“志”这类专门记载典章制度的篇章,也有专记一代制度的专着内容如“会要”、“会典”之类的文献,更有通贯各代的着作如《通典》、《通志》、《文献通考》之类的大书。这些古籍史料内容丰富、卷帙浩繁,一般读者很难读完,也无法归纳总结。为了便于读者能大体上准确地把握这方面的知识,编一本既有学术价值,又便于参考查阅的关于中国制度的源流及变化的简明读物,是有必要的。《中国文史百科·制度卷》,就是本着这一目的而编写的。
从近代科学的意义上谈中国的典章制度,涉及面是很广泛的,几乎包含了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经过反复考虑,我们把它归纳为以下12个方面的内容: 社会阶层,政治制度,土地制度,户口与赋役制度,商业与手工业制度,货币制度,交通、漕运与水利管理制度,职官制度,学校与选官制度,兵制,礼乐制度,刑法制度。这12部分同传统的制度史上的分类有所联系,但又是依据近代社会制度的概念划分的。每一部分按历史的顺序进行综合叙述,可独立成篇; 合在一起,又是一部中国典章制度的简明大观。虽不能说包罗万象、巨细不遗,也大致可从中看到中国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发展源流和线索。它的时间界限,起始于中国上古社会,迄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为便于读者对这12方面庞杂的中国制度,有一个总体的简明认识,我在此对这些制度逐一作一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1.社会阶层的构成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以群分,构成为社会阶层,成为社会活动中的群体。中国的社会构成,有中国的特色。最初的无阶级的古代“大同”社会因分化、分裂而对立,形成了统治人的人和被统治于人的人。经商周、春秋战国至秦汉,形成了奴隶和主人,王族、巫师和诸侯,黔首和地主等不同的社会阶层。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农民成为社会主要阶层,影响了2000多年中国社会的发展。在社会变革和统一帝国的建立过程中,商人和游侠又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封建帝国的金字塔结构,使不同时期的门阀、世家大族和庶族地主为权力、财产的分配进行了残酷的争斗,它又引发了边疆少数民族对农业地区的掠夺和破坏,从而造成广泛的流民。流民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又结成秘密的、公开的群众组织,进行反抗斗争。统治者稳定统治的要求和被统治者精神慰藉的需要结合起来,使宗教在社会上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而形成佛教徒和道教徒的社会群体。世俗生活的需要和多样化,又使乐户、伶人、妓女成为应时而生的特殊社会阶层。历史昭示人们们复杂多彩又伴和着不平与对立的各个社会阶层,造就了芸芸众生、大千世界。
2.社会政治制度
人类自原始社会解体后,就出现了超越社会各阶层之上管理 “众人之事”的国家。实质上国家无不以保护统治者的特权和暴力统治为特征。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社会的国体与政体的形成和演变,在政治制度史上是很有代表性的。从周初周天子的分封诸侯,到秦汉皇帝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中国的政治制度就是如此循着封建中央集权制的合与分的螺旋形循环演进。它涉及并影响了历史的运转和社会发展的凝滞。以帝王为中心构建的封建集权制及其分支制度,是中国历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即使少数民族入主中 原也难逃这一窠臼。近代民主政体的尝试无 一不受到传统政体的干扰、破坏和无形的制约,走过的路虽不长却十分艰难。有关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简述与介绍,是本着这 一历史线索展示的,它对不了解中国社会国情的青年读者在开拓中国未来的道路上,会有很多有益的启示。
3.土地制度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是古代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主要产业。农业经济能够存在,靠的就是土地。土地要加上人的劳力,才能有物质的产出(粮食等),因此,土地的占有方式( 土地制度)就成为 一个大问题,它实质上是人和人关系的反映。中国从古代的“井田制”到战国时代的“废井田、开阡陌”,经历了土地制度上的大变化,从此奠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以后的两千多年间,土地制度的变化 一直处于螺旋形的循环中:每个朝代兴建时土地分配比较合理,随后土地逐渐集中,皇帝、各级贵族、地主占有和兼并土地,而农民却丧失土地沦为力役者。土地制度的制定、执行、破坏、修订、再执行,周而复始,古代社会的基本矛盾因上地问题而展开。虽有“王田”的复古(王莽)和“屯田”(曹魏)、“均田”(北魏隋唐)的实行,农民也以暴力方式试图均分土地,最终还是无法解决土地问题。土地制度问题说到底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生存基础问题。它的状况和演变直接制约、影响着古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4.户口和赋役制度
封建国家的财政、力役,是靠户口和赋役制度的制定和运作保证的。古代就有记录户口和土地的“版图”,周代立“司民”官,就是为了掌握人口和土地的数字。户口的增减,与政治的治乱密切相关,而兴役定赋和户口密切相关。从夏商周三代实行租税合一的贡、助、彻,秦汉时又制定人头税的算赋开始,历代的赋税、徭役制度在不断的改革、更迭中演变,为的是适应封建政权不断增长的需要和人民不堪负担而激化的社会矛盾。赋役制度又制约、影响着人口的增长。当清王朝以“摊丁入亩”代替了人头税,制度的力量在短期内竞使中国人口从5000万上下跃增至几亿。研究中国的户口与赋役制度,会使人认识到制度的制定与变革,不仅会影响到人和人的关系,还会直接涉及人和自然的关系。
5.商业和手工业制度
商业和手工业,是中国 封建社会农业经济的补充。其功能上涉宫廷,下至民间,涵盖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却从来没有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生活的主导,也没能由于商品经济的作用导致社会因子的变异和社会的质变。封建主义“重本抑末”的政策,决定了商业和商人的地位,也限制并规定了手工业主要为皇室消费服务的方向。明清以来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近代工商业的兴起,又因近代世界的变化和外来势力的影响而走着艰难曲折的道路。然而,中国的商业特别是手工业的发展水平是很高的,以丝、茶、瓷为代表的产品,在国内消费市场上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又促进了东西方的贸易。千百年来中国能工巧匠创造的工艺品蜚声世界,丰富了中 国 文化,也充实了世界文明宝库。读者从这一章中可概括地了解商业和手工业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6.货币制度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中介,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从 《诗经》 的 “抱布贸丝” 的物物交换到货贝 (以贝代币) 交换,是必然的发展过程。在中国长期使用货币的过程中,金属货币占据着主要地位。盛行了700年的汉代五铢钱,象征交换领域扩大的唐代“开元通宝”,明代的银锭,清光绪年间的元宝,在中国货币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但并非只有金属钱币独行天下,当商贾们背负沉重的金属钱币四方远行而大受其苦后,纸币的使用就成为交易行商的合理选择。于是就出现了唐代的“飞钱”、北宋的“交子”和南宋的“会子”。实质上它们还是“汇票”性质,但具备了纸币的某些特征。从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中还可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社会混乱一定导致货币混乱。西汉末年王莽统治时的货币混乱和国民党政权垮台前混乱的货币制度,可以证明: 币制和政治是同步运行、互为因果的。因此又可以说,货币是社会治乱状况的 一杆秤。
7.交通、漕运和水利制度
中国是地域广阔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建都所在,万方辐辏; 粮食供应,仰仗畿外。江淮河海的历代漕运,成为封建社会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生命线,从而有了运河的开凿和江南水系的发展。作为封建社会的经济命脉,中央政府一向是把交通、漕运和水利三者结合(有时对某一方面有所侧重)考虑的。同全国各地的联系和域外交通的发展,又形成遍及全国的陆上交通的网络。汉唐以来的海外交通和元明时代海上航运的发达,在世界航运史上都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交通大国,但封建的政治经济体制,没有使中国像西方的尼德兰、英国那样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当近代中国在西方国家崛起而相形衰落后,又不得不被动地向西方学习并引进火车和轮船,艰难而缓慢地开始了现代交通的建设。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国的交通史折射着中国历史的进程。
8.职官制度
可以向世界夸耀的中国文明的一个标志,是中国的职官制度。最早发展起来的中国职官制度,是近代西方社会文官制度的蓝本。中国有世界上最发达、最完整、最严密的官僚体系。中国“正史”上的《职官志》堪称世所罕有。自秦汉大一统政治制度确立以来,中国的官僚制度就向精致化、体制化的方向发展。大小官吏是统治的各级支柱,又是吮吸民脂民膏的庞大的活的机器; 它治理了社会,又动乱了社会。它的自我监督机制有时起作用,有时又形同虚设。其全部的功能和作用在于维护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当它顺应时势、运转正常时,其政治效率极高,可以用大动作办大事业(如建长城,开运河);当它趋于颓势时,又会使动乱的社会雪上加霜,施无穷无尽的灾难于人民。中国近代社会的宪政改革,也无不打上了旧官僚体制的烙印,从而使近代民主政治的建设一波 三折,坎坷不平。当读者对中国的职官制度多少有些了解后,才能真正认识中国的社会和国情。
9.学校和选官制度
官吏是通过选官制度挑选出来的,学校在某种意义上说,又是培养官吏的摇篮。同官吏的选拔与培养相对应,中国有历史悠久的选官体制和相应的学校教育制度。科举与学校,二者互为表里。对于周代的世卿世禄制而言,发展成熟起来的科举制度,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随着封建社会进入后期,科举又沦为弊政。“学而优则仕”的原则既适合于历代官学,也适用于自孔子开创,宋元明清蓬勃发展的私学。当万千读书人为 “学以致禄”、“治国平天下”孜孜以求时,他们就会鱼贯串游于考场中,最高统治者就会得意地说:天下读书人“尽入吾彀中”! 学校和选官制度既造就了一大批人才,也制造了一大批奴才和庸才、蠢才,因为绝大多数知识分子终身终世也难以从这种颇有诱惑力的名缰利锁中摆脱出来。历史和阶级的双重局限牢牢地羁绊了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以儒家体系为主的中国学校制度,也确实造就了中国文化上的一批杰出人才,在各方面发展了中国文化。对中国传统的学校与选官制度,也应持辩证的观点。
10.兵制
军队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是国家政权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了维持统治者的政权,中国在夏商时代就开始建立兵制,西周时发展为国家常备军。春秋战国时代由于列国交战,军队数量大增,又发展为步、车、骑等各兵种。秦汉建立中央集权制后,为防范地方割据和叛乱,设立了中央军和地方军的建制。三国时代特殊的社会条件使军队屯田制应运而生。隋唐在均田制基础上实行了府兵制。宋代皇帝集中兵权,养兵甚盛而战斗力甚弱,北制于辽,西困于夏,疲兵坐食,积贫积弱,为前代所未有。辽金元起自北方,以部族相结合,兵民为一,不同于历代汉族王朝的兵制。明代设立卫所制,与唐府兵制有类同处,实际上也是强化集权制趋势下集中兵权的措施。清代的兵制先有八旗、绿营,后有湘军、淮军,以后还设立了近代海军。但清朝的腐朽使之徒有对内镇压之勇而无对外御侮之强。辛亥革命以后,军队成为军阀们争权夺利的武力工具。一部中国兵制史,是中国封建专制政治史在军事上的折射,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本质。
11.礼乐制度
中国历来被称为是“礼义之邦”,“礼”被推崇备至。“礼”在实质上是巩固宗法社会的上层建筑,是以繁琐而不可违背的伦理等级制为软性约束的社会规范,维护以宗法制为基础的从家长到皇帝的专制统治。宗族的宗规是“礼”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可逾越的“三纲五常”维护了几千年的宗法统治,虽衰朽而不倒。“上好礼,则民易使。”孔子以儒家的礼乐诗书教弟子,历代统治者不断弘扬礼治,表明了朝代更迭而礼治不变的封建社会本质。“乐”是以庄严的音乐和舞蹈形式配合“礼”的施行,礼乐制度从而成为封建朝廷最重要的制度之一。中国的礼乐制度兼有文化的精华与糟粕,礼教使中国成为礼义之邦,也给中国人扣上了几千年沉重的精神枷锁。不熟悉中国悠久而繁琐的礼乐制度的读者,可从这一章中知道它的大致内容并认识它的社会本质。
12.刑法制度
仅有软性的礼乐制度的约束,而无以暴力强制为手段的硬性约束,社会的统治和相对的稳定就不能保证。这就产生了刑法制度。早在周代就有配合《周礼》的《吕刑》,春秋时又有了成文法《刑书》和《刑鼎》。战国时魏国李悝的《法经》,是中国第一部较有系统的法典,对后世影响很大。经秦汉的反复,汉《九章律》的制定,又经曹魏的厘正、晋代的改订、隋唐的完善,形成为比较规范的封建刑律制度。宋律承唐律,然而以敕代律(皇帝的圣旨就是法律),成为宋朝法律的特点。元代法律带有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时代特征。明律、清律集封建法典之大成,明代兼行法外特务统治,清代以“文字狱”强化了专制法制,把中国封建刑律推向顶峰,恰恰又同封建晚世的君主极权制相吻合。至于清末的“立宪”和法学家沈家本等人之制定近代法律制度,只能表明东方社会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的道路的开端是十分艰难的。
由于中国社会各类典章制度的复杂性和广泛性,以上这12方面的内容很难说就包容了社会各种制度的全貌 ,但其主要内容、特点和作用应当说都涉及到了。鉴于有些门类的内容太专门、太繁琐,也不可能事事都阐述得十分细致。要进一步了解和研究,必须读有关的专着。《中国文史百科·制度卷》只能引导读者入门,使读者对中国社会的典章制度有 一个大概的认识。给读者提供中国社会典章制度的基础知识,就是我们编撰《中国文史百科·制度卷》的目的。
本卷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占代史研究室同仁集体编撰。鉴于学识水平有限,不妥之处很难避免。希望读者不吝指正,有机会当作进一步修正。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65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前言
下一篇:抢花炮和侗族的花炮节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