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组成部分。
民俗文化,简单地说,是人们生活的种种具体的形式,是代代相沿、反复出现的文化生活事象。它是人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组织等各方面文化创造的组合,是数千年来人们丰富的生活和社会实践经验历程、智慧和思维的结合。作为诸国诸地区人们世界观、民族性的生动反映,民俗文化无疑是物质的、集体的,非个人有意或无意的创作。任何民族之所以保持鲜明的民族性,最重要者,就在于它所独有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及其民族语言,由此构成民族生活文化史的主体与核心。
我们中华民族有5000年文明史,有56个民族,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丰富多样的民俗事象。毫无疑问,要了解祖国和故乡,必须深知我们自己的民俗文化。
奉献给读者的《中国文史百科·民俗卷》,就是要向大家介绍我们祖国天南海北各个民族流传千年的民俗。
在第一篇中,将向大家介绍中国吃的文化和传统。早在史前时期,祖先们的野外烧烤就已脂香四溢了。周代的八珍、唐宫廷的曲江游宴、清代的满汉全席以及后来的四大菜系、八大菜系等,都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
本卷第二篇,是关于中国人穿的习俗。中国人对穿也是很注重的,甚至可以说是很讲究的,因而也是丰富多彩的,堪称“上国衣冠”。诸如蒙古族的宽袍阔带、藏族的斜襟右衽长袍、苗族妇女的巍峨羽冠和男子华贵的坎肩、朝鲜族妇女的飘飘长裙,以及相当长时期来汉族男子戴冠披巾、女子的束髻等衣饰传统,都是受习俗力量的支配,深寓文化背景,耐人寻味。
第三篇里,读者将看到有关中国人居住的文化和习俗。相当长时期以来,中国人城市布局设计,都烙有《考工记》模式的印记。庭院式的组群布局、中线的轴对称方式,凝固封建宗法思想和观念于空间。当然,蒙古包的顺应自然的圆浑、客家土楼的神秘和重锁、傣家干栏式住房的通透和便利,也都适应于某种观念和实际生活的需要。人们创造着居住民俗,居住民俗也影响着人们自身。
接下来的“车舆舟楫”篇,是关于中国人交通方面的生活习俗。从古到今,由北到南,交通风俗不断发展,而且绚丽多彩,风格多、用途多。各地区、各民族交通风俗的发展又有其自身的特色。一些地方还在使用的轿子、绍兴水乡的乌篷船,以及横穿西南湍急河流的溜索和竹索等,说明交通民俗和其他民俗一样,都是人们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种体现。
“治生之道”篇中,将向读者介绍中国人生产贸易方面的民俗情况。诸如农民的“祈丰年”俗、建房者架梁时抛馒头的习俗,以及正月初五的开市传统、妙趣横生的叫卖、市商交易中的种种行话等,都是中国人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反映,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出现于人们视野的这些琳琅满目、万花筒般的经济民俗事象,都是人民群众根据实际生产和生存的需要而创造的。
在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那样,自古以来,就有严密的家族和门第观念、绵延百代的修谱之风、同宗同族的聚居传统。第六篇“家族至上”,将把中国有着悠久传统的村社宗族生活情况介绍给读者。大家会看到,在古代,一般普通的中国人,都有累代相续的家庙和家祭,都有苛刻繁冗的家法和家规。这一世代相沿的民俗,是中国古代一切社会联系的基本外在表现形态和纽带。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认识,需要循着家族、村社、区域、民族、国家的顺序,一步一步深化。
中国的农业文明是漫长的。从远古起,中国人崇拜过天象,崇拜过大地,崇拜过三山五岳,崇拜过五光十色、五花八门的图腾以及艺术升华的巫术,沉湎于种种崇拜之乡,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必然过程,种种崇拜也是从愚昧走向文明的必然产物,而不同民族不同特色的民间信仰,构成了多彩多姿的民俗文化一个重要方面。当然其中无疑也有相当丑陋的部分,需要历史地、批判地对待。了解中国古代民间信仰的内容,显然十分重要。第七篇“崇拜之乡”,做的正是这一工作。
在第八篇中,我们将向读者介绍中国民俗中的大雅大俗之风,谈谈中国民间的百戏娱乐。多少年来,舞狮子、踩高跷、扭秧歌、猜灯谜、赛龙舟、抖空竹、踢毽子、放风筝、荡秋千、玩魔术、好相扑、下象棋、赛马等,一直是民间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人们借此表达喜悦和祝愿,求得精神的平衡和满足。这些游乐民俗所以能代代传承、世世延续,原因就在于,它适应了各时代人们思想和生活的要求,承继了历史和文化的发展。
第九篇“天人同趣”,是关于中国人岁时民俗的介绍。“天人合一”是中国人很独特的思维方式。从远古的农业文明开始,中国人就把自己的生活,包括自己的节日,和“天”联系在一起。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都是这样的热闹之节、欢腾之节,其中最盛大者,就是正月初一的春节,因为它是一年之始。各少数民族的盛大节日,也大都和期盼农业的丰收有关。节日的民俗庆典,意义往往是多重的。在对美好生活期待的同时,又深寓传统文化的教育,潜移默化地陶冶人们的生活情操,帮助人们识别真善美、假恶丑。
在对千百年来中原地区和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作了充分回顾和展示之后,还需要做的事,便是对中国人自身一生所经历的习俗,作介绍和回顾。这就是第十篇“婚丧嫁娶”的内容。中国人的求子习俗、孕妇饮食禁忌、成年礼、婚姻礼仪、做寿习俗、丧葬习俗等,都很有讲究,并和长期以来的文化背景互为补充。一个人从降生到成年,浸染和熏陶于周围民俗事象之中。可见民俗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潜在的心理力量不可抗拒。
以上的十个方面,大体概述了中国民俗的主要方面。作这样的阐述,对于现实中的人们无疑是有意义的:
其一,作为民族文化形态的民俗事象比比皆是,切近民众心态。只要参与者存在,伴生的民俗文化便不会消亡。人之初的教育,特别是人之初的文明教育,皆由于此。传承的民俗对于人们性格和气质的形成有至深至巨的影响,渗透到思想、道德、观念、生活习惯、心理结构、思维方式的方方面面。所以,了解先人的民俗情况,了解他们如何从昨天到今天,对于现实中的人们寻检生活变迁轨迹及其走向,显然十分必要。
其二,民俗作为一种民间文化,总是和上层文化相对而言的。上层和民间之间不可能有鸿沟。上层的东西往往向民间推广,民间的东西,也可对时政和社会生活发生影响,甚至影响一代社会生活的演变。历史上形成并演变、流传至今的民俗,不论对于社会的整合还是民族心理素质的形成,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了解祖国的民俗文化,了解最贴近我们生活的真善美的民俗事象,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利于健康正直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培养,有利于激发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操。
其三,民俗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中的民族文化的心理,是民族精神的反映,是促成人的行为作出本体选择的最深层次,也是最根本的动力。炎黄子孙的身上都积郁着这种民俗文化的基因,这些基因正是中华民族对历史文化的 一种选择。研究我们的民俗,在比较中探求其中的优劣,对于整个民族的反省,革除劣根性的一面,都十分必要。交流融合,扬长避短,总是人类文化的共同选择,民俗文化的选择和发展,也将遵循这一法则。当今新的民俗事象和民俗文化的形成,便是最有说服力的佐证。
参加本卷编着的,有慈生、李先成、曹景文、杨旭、王朝晖、心哲、伍茂春等先生,他们做了大量具体工作。我作为主编,负责全书的提纲设计和文字通稿。文稿的修改、删削、定稿,都是由我具体处理的,并作序。
1996年11月6日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65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2-28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3-01-24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3-01-24主编
2023-01-20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