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南北朝时期的道教徒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96 评论:0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是由民间流行的巫术和黄老学说的某些部分结合起来而形成的宗教教派。东汉末年顺帝时,琅邪人宫崇说他得到神书170卷,号《太平清领书》。今存的 《太平经》残本,即从《太平清领书》演化而来,是道教的主要经典,其中有宣扬散财救穷、自食其力的经义。东汉后期被统治者诬为 “妖贼” 的许多农民起义,就是用道教作为组织手段而发动的。汉灵帝时,巨鹿人张角组织太平道,并派弟子以“道教化天下”,发动了黄巾大起义。蜀地的张陵、他的儿子张衡、孙子张鲁组织了道教的另一派——五斗米道。张鲁据汉中时,以五斗米道的教义为指导建立了政权。曹操灭张鲁后,五斗米道继续流传,演变为天师道(正一教),后世就以张陵为天师道的教主。黄巾起义失败后,道教仍在南北各地流传。道士于吉往来江东,为孙策“助军作福,医护将士”,得到吴人尊奉。道士李宽也由蜀入吴,以符水治病,发展道教徒近千人。在北方,道教的符咒在民间影响很大,百姓往往以符咒对付流行的瘟疫。由于道教徒势力增长,以致曹操不得不把着名的道教术士如甘始、左慈等人集中在魏国,防止他们“行奸慝以惑民”。

陶弘景

两晋之际,道教大师葛洪着《抱朴子》,内篇言道,外篇属儒,把道儒合而为一,发展了道教思想。他是道教史上的重要人物。东晋南朝时期,道教在南方广泛传播,三吴及滨海地区特别盛行。东晋南朝的士族大姓,世奉道教的人很多。道士许迈与王羲之往来,百姓对道士孙泰敬之如神。东晋南朝的道教有丹鼎、符箓两派,前者以葛洪、陶弘景为代表,后者以杨羲、许谧为代表。齐、宋之间,道教经典大批产生,经过道士顾欢、陶弘景的编辑整理,成为现存的《真诰》20卷。陶弘景隐居句容茅山,采药炼丹,多次进丹给梁武帝。他编的《真灵位业图》把封建王朝的官僚等级制度引进神仙世界,反映了道教同地主阶级统治的进一步契合。在北方,十六国时期汉人常托言老君当活,李弘出世,聚众起兵,反对胡族统治,道教因此又成为反对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武器。北魏道武帝笃信道教,置仙人博士,立仙坊煮炼百药。魏太武帝时,道士寇谦之自称受太上老君(老子)诫,辅佐太平真君发展、改革道教,在道教中增加了礼法内容。魏太武帝和司徒崔浩都是他的信徒。寇谦之还劝说太武帝登坛受箓。北齐时道教继续发展,道观遍于各地。

以后,唐代统治者尊道教教祖老子(李耳)为祖先,大力提倡道教,许多着名道士为皇帝宠信,李白、贺知章等文学家也信仰道教。宋代道教在政治上的势力超过佛教,宋徽宗甚至要群臣推戴他为道君皇帝。他信任道士林灵素,视之若神明。南宋时道教虽稍衰,但道教宫观已遍于各地名山,一些文官靠管理宫观领取祠禄,终宋一代未改。江西龙虎山成为天师道的天师世代居住的地方,道教徒在南方也最多。金兵入中原后,黄河以北出现了全真教、大道教、太一教三个教派。蒙古灭金后,道士长春真人丘处机受成吉思汗尊崇,被召赴中亚等地传教。他的弟子李志常撰有《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以记其事。

道教经典总汇是《道藏》,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8)刊印,后因战乱散佚。金代明昌间(1190-1196)在燕京重刊,是为“金藏”,后亡佚。元太宗时重刊于平阳,是为“元藏”。道教自东汉末起,在中国土生土长,一直贯穿于中国社会,道教徒众多。魏晋南北朝是道教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642.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