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蒙古族的传统文化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70 评论:0

蒙古族是13世纪初成吉思汗在建立大蒙古国过程中,以蒙古部落为主体,吸收和融合聚居于漠北地区森林的狩猎和草原游牧部落而发展起来的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族素以刻苦耐劳着称于世,性格剽悍,富有生气。蒙古族兴起后曾长期从事征战,统一了全中国,建立了元朝,统治中国近百年。在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中,蒙古族文化占有重要地位。

蒙古族文化的基本类型是草原游牧民族经济文化类型。这种经济类型的传统生产方式是在天然草场上大群牧放牲畜。鉴于这一特点,蒙古族人民发展起自己的特色文化。其中培育优良种畜,尤为蒙古族人民所擅长,优良种畜主要有蒙古羊、蒙古牛、蒙古马、内蒙古白绒山羊、内蒙古双峰驼等,它们的共同点是耐寒、易饲养、抗病力强。另外,古代蒙古人因长期生活在马背上,加上蒙古高原气候寒冷,因此男女服装多为御寒的长袍。这就逐渐发展为蒙古袍。蒙古袍为大襟长袍,右侧系纽扣,高领。在领口、袖口、边沿处镶以色彩鲜艳的花边,夏季着淡色单、夹袍,冬季穿老羊皮或孤皮、狼皮、貂皮做成的蒙古袍。衣面多为青、灰、蓝等深色。束腰带、足蹬蒙古靴。时至今日,蒙古袍仍以其优美的式样及实用性而深受牧民的喜爱,并被引入现代城市服装的式样中。蒙古族还在游牧经济生活中创造了蒙古包这种特殊的民居形式。蒙古包以圆形围壁和伞状顶架组成,外部覆以毛毡,优点是在大风雪中阻力小,包顶不积雪,不存水,且易于拆装和搬运,适应草原游牧生活,所以一直沿用至今。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即蒙古语和蒙古文。蒙古族从13世纪成吉思汗时期就开始采用回鹘字母拼写自己的语言。这种书写系统就是现行蒙古文的前身,现被称作回鹘式蒙古文,其字母读音、拼写规则、行款都跟回鹘文相似。到17世纪时,回鹘式蒙古文发展成为两支,其中一支就是通行于蒙古族大部分地区的现行蒙古文。蒙古文在蒙古族的文化发展上起过重要作用,通过它保存了丰富的蒙古文化遗产。用蒙古文写成的历史文献、文学作品、语言工具书以及译成蒙古文的汉文典籍、佛教经典,据1979年统计有近1500种。着名的 《蒙古秘史》、《蒙古源流》与《蒙古黄金史》都是中国古代用蒙古文写成的重要史籍,被列为蒙古文三大历史着作,是研究直到明末清初为止的蒙古族社会历史、文学、宗教、生活习俗以及语言文字的重要参考文献。其中《蒙古秘史》既是历史着作,又是文学作品。书中约有三分之一的篇幅是以优美诗歌和故事构成,在国内享有盛誉,许多西方国家也有研究《蒙古秘史》的学者,以致形成了“秘史学”的专门学问。

蒙古族摔跤

蒙古族在自然科学领域也有杰出的贡献。其中突出的有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医学,简称“蒙医”,它是蒙古族人民长期总结同疾病斗争的经验,并吸收藏医、汉医经验而逐渐形成的。蒙医的理论和医疗实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适合牧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和本民族的生活习惯。在中国医学界,蒙医以外科发达、善于治疗创伤和接骨着称。在世界科技史上,蒙医以提倡饮食疗法,治疗营养缺乏症见长。着名的蒙医传世着作有《饮膳正要》、《蒙藏合璧医学》、《蒙医大全》、《脉诀》、《蒙医药剂学》、《蒙医本草丛新》等。蒙古族在天文历算、地理地质等方面也产生过伟大的科学家。例如清代蒙古族科学家明安图,就是中国用解析方法计算圆周率的第一人。中国当代着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也是蒙古族学者。

蒙古族又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民族曲调或高亢悠远,或深沉柔和,节奏舒缓自由,长于抒情,兼擅叙事。民间舞蹈则节奏鲜明,动作刚劲有力,以抖肩、揉臂和各种马步步伐最有特色,充分表现了马背民族的雄姿。乐器以马头琴最有特点。蒙古族爱好体育运动,男女老幼都善于骑射,每年都要举行民族体育盛会,传统的竞赛项目有赛马、摔跤、射箭等。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60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