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满族的传统文化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22 评论:0

满族是继元朝蒙古族之后,在全中国范围内建立起统一王朝即清朝的又一个少数民族。满族是一个既善于学习又善于创造的民族,其统治者重视教育及对人才的培养,注重吸取发达的汉族文化,也重视先进的外国科学知识。清朝康熙皇帝就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他勤奋好学,不囿于偏见,积极向西方传教士学习天文历算、地理、医药、绘画、哲学、拉丁语等,在中国历代最高统治者中堪称第一。正由于这样,满族文化在客观上得到极大发展,满族人的素质也得到相应提高,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满族年节

满族先世是属于森林狩猎民族的经济文化类型。17世纪满族入关,建立清朝,定都北京以后,为保持自己的民族特征,满族统治者曾提倡“国语骑射”,并以辫发、长衫马褂旗袍为俗。现在众所周知的旗袍,就是由满族人的长袍演变而来的。由于满族人又称旗人,所以满人袍服就被称为旗袍。随着清代社会的发展,满族妇女的旗袍样式、面料不断发展变化。在北京等地盛行过“十八镶”的做法,即旗袍镶上十八道衣边才算好看。辛亥革命后,汉族妇女也普遍穿旗袍了。旗袍样式由肥变瘦,有长袖短袖之分。经不断改进,合体的旗袍,既表现出身材美,又文雅大方,所以深受中国妇女的喜爱,成为近代以来中国女性典型的民族服装。衣着以外,饮食方面满族也有自己的特色,如着名的满洲席。满族的点心,种类繁多,今日为中国人民所喜食的“萨其玛”就是满族点心。萨其玛是满族话,汉译为缠糖。

满族人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即满语和满文,在清代又称国语或清语,国文或清文。满语和满文在历史上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变化,为后世留下了重要的历史文献。清代初年,满族人国语纯熟,政府重要公文均使用满文。后来由于满汉杂居共处,满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各方面接受了大量的汉族影响,作为满族交际工具的满语渐渐失去它的重要性。自康熙统治以来,满汉人民交往大量使用汉语,清代中叶以后,满族中下层人民在日常谈话中常兼用满汉词汇,称“满汉兼”,这是满汉语言交汇中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政府公文也逐渐杂用汉文,并且随着时间推移,汉文文件逐渐占据优势。今天,只有为数不多的满族老人能讲满语了,满族语言文字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现存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的满文档案有150万份之多,是研究清代政治、经济、军事、边疆事务、中外关系以及满族历史文化的珍贵史料。清代满人还用满文撰写和翻译了大量关于中国政治、历史、法律、民俗、宗教、文学、语言等方面的着作。突出的有乾隆年间编纂成5种不同民族文字的满文辞书《五体清文鉴》,是满、汉、蒙、藏、维吾尔这5个民族相互间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参考资料。清代满族统治者还很重视本朝和本民族历史的整理和编纂。早期满文史书有《满文老档》、《满洲源流考》和《满洲实录》等。其中 《满洲实录》 图文并茂,以满、蒙、汉三种文字对照写成,是历代官修史书中前所未有的新体例。

在文学创作领域,有满族最着名的作家曹雪芹以汉文写的长篇章回小说 《红楼梦》。它以清代贵族家庭生活的素材为基础,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地再现了清代社会经济文化风貌。《红楼梦》 将中国古典小说创作艺术推向新的高峰,从而成为世界文学名着。此外,着名现代作家老舍也是满族出身,世居北京,隶属满洲正红旗。老舍先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是个多产作家。其代表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戏曲 《十五贯》 等。老舍先生在当代中国被誉为人民艺术家。此外,满族人在曲艺界也颇有造诣。清代北方有名的“子弟书”就是满族人独创的一种说唱艺术,因为始创于八旗子弟而得名。说唱子弟书的不仅有旗人,还有汉族民间艺人,它逐渐成为市井喜好的一种曲艺形式。从晚清至民国年间,北京、天津、沈阳等地盛行单弦、大鼓、评书、相声、莲花落等曲艺节目,从中涌现出许多满族曲艺表演家,当代着名的相声大师侯宝林,就是其代表人物。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59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