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历史上中国与其他地区间的重要通道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97 评论:0

衣、食、住、行,是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的四大主要内容。其中行是凭借各种通道得以进行的。在飞机发明以前,人类的交通通道主要有水、陆两种。原始社会时期人们虽然交往不是很多,也不那么广泛,但是从全国主要文化遗址的分布考察,水陆交通道路已经有了。夏、商、周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交通网络,并不断向远方扩展。传说中的禹东巡会稽,周穆王西游会西王母等等,正是这种向远方扩展的反映。大致周朝的时候,已经注意到了陆道的修整,所以有“周道如砥,其直如矢”之说。到了秦朝的时候,在春秋战国时期道路建设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国都咸阳为中心的10条“驰道”和“直道”,辐射范围西向甘肃、四川,东至浙江绍兴,南抵昆明、广州,北达内蒙古包头。

秦以后随着中原王朝疆域的扩展及其与周边民族交往的频繁,陆路逐渐向西北、东北、西南和东南几个方向扩展。其中有由长安、洛阳、开封或北京通向西北的主要通道,也就是历史上的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形成于汉朝张骞通西域以后,分为南、北两道。南道自今新疆若羌东北沿昆仑山脉北麓西行,一直到达今阿富汗和伊朗; 北道自今新疆吐鲁番沿天山山脉南麓西行,到达今乌兹别克、哈萨克等地。三国时期,在西汉南、北道之外又开辟了天山北麓“新道”,从敦煌出玉门关进入西域。东晋南北朝时期,因为河西地区战争不息,丝路阻塞,由青海接西域南道的 “青海道” 代之而兴。隋唐时期是丝绸之路的鼎盛时期,除了上述通道得到进一步发展以外,还开辟了经由吐蕃交通印度、尼婆罗(今尼泊尔)的“吐蕃道”。由陆路交通西域的丝绸之路,直到十五六世纪欧洲前往东方的 “新航路” 发现,才逐渐衰微。

水上交通有内河航运和海上交通两类。由于我国河流众多,而且大都有舟楫之利,所以内河航运很早就成为陆路交通的补充或专门的运输部门。实际上我国原始社会的遗址大多分布在河流沿岸,除了取水方便以外,也同利用水路进行交通有一定关系。历史上初具规模的内河航运,当首推公元前647年秦穆公“船漕车转”,向晋国运送救灾粮食。其后,从 《禹贡》 描述各州贡道利用水流情况来看,战国时代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水上运输网,重要的江河都已被利用于航运。秦汉及其以后,内河航运进 一步扩大,被利用的江河也愈来愈多。为了弥补自然水道在航运方面的不足,春秋以降,人们又开始了运河的开凿。如吴王夫差于公元前486年主持开凿沟通江淮的邗沟和公元前482年主持开凿沟通济水、泗水的荷水。战国时期魏国开凿沟通淮、济的鸿沟。隋朝隋炀帝在位期间,先后开凿了沟通黄河、淮河的通济渠,沟通黄河、海河的永济渠,并浚深加宽了邗沟和秦始皇时代已形成的今镇江至杭州的江南运河。经过唐、宋时期的进一步完善,形成了以洛阳、开封为中心的运河系统。元朝建都大都(今北京),先后开凿了济州河、会通河和通惠河,至此形成了全长1782公里,跨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六省市,贯通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沟通北京至杭州的内河航运的京杭大运河。明、清两代相继建都北京,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京杭大运河盛极一时。

海上交通既给东南沿海各地区的交通提供了方便,也是联系海外民族的必由之路。沿海各地的海上交通早已有了,春秋时代齐、吴、越诸国之间的沿海航线已经开辟,大批战船往来畅通无阻。大约在秦朝已经可以离开沿海航线,航行到更远的海域。当年徐福下海求仙,据说就是去了日本。唐代,日本来中国的航线有抵今山东的北线和南达今江浙的南线。南北两线之间还有一条径渡的航线。除上述航线以外,日本来唐还有一条沿朝鲜东海岸到达图们江口的航线。与横渡黄海、东海而交通日本、朝鲜相比较,我国古代通过南海的航线交往的国家和地区更多。汉朝的时候就已通过琼州海峡,沿越南、马来半岛海岸南行,穿过马六甲海峡,绕缅甸、印度海岸而到达黄支国(位于印度马德拉斯南)和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东汉时利用信风横渡孟加拉湾或印度洋,与大竺(印度)之间有着频繁的交往。与此同时,还开辟了与大秦(罗马帝国)之间的航线。随着航海技术的进 一步提高,宋元时期与东非的许多国家有了航路相通。那时泉州为最大海港。泉州除了经由明州前往高丽、日本的航路外,与东南亚诸国,与印度及波斯湾沿岸的阿拉伯诸国,与东非的今索马里、桑给巴尔,与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都有航路相通。明朝郑和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先后7次率领庞大的船队,横渡印度洋,到过37个国家和地区,是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中国历史上航海发展新高峰的标志。明朝时期马尼拉—墨西哥贸易的发展,更将中国的远洋航线延伸到了美洲。直到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近代航海事业的兴起,帝国主义垄断了中国的海上交通,中国的航海事业才走向衰落。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57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