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老少皆宜的踢毽子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305 评论:0

踢毽子是我国民间十分流行的一项娱乐游戏。毽子,在古代典籍中写作“鞬子”、 “箭子”、 “��子”等, 又称“蹀��”或“抛足戏具”。毽子分为毽铊和键羽两部分。键铊多用圆形的铅、锡、铁片或铜钱等物制成,外面用布或软皮缝裹起来,上面正中再竖着缝一细皮管。毽羽多为以色彩艳丽的鸡毛插入细皮管内而成。这种毽子俗称为“鸡毛毽”。还有一种毽子,把纸裁成细纸条,直接插入制钱的方孔中,故名其为“纸毽”。据有些学者考证,踢毽子游戏源出于古代的足球运动(即蹴鞠)。他们认为,踢毽子的许多动作是由古代足球的“白打”踢演变而来。所谓“白打”踢法,即不设球场,不立球门,一人或多人共踢一球,“里外廉”、“拖枪”、“耸膝”、“突肚”等动作都与踢毽子惊人地相似,只是一为球,一为毽而已。我国踢毽子的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至迟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就已出现了。在一些汉代的石刻、画像砖上已有踢毽者的形象。到了南北朝时期,踢毽子游戏大为流行。据《高僧传》等书记载,一个法号慧光的12岁小和尚,在天街井栏上用脚外侧反踢毽子500多下,引起了人们的惊叹,足见其足上功夫的熟练程度。佛陀见后称其为小儿世戏,说明踢毽子是当时社会上普遍流行的一项儿童游戏。到了唐宋时期,踢毽子之风更加盛行,其技巧也日益高超。当时,踢毽子已不纯用脚踢,还辅之以膝、腹、头等部位来玩。特别是宋代,由于踢毽子的人极多,还产生了以卖毽子为生的小商贩。明清时期,踢毽子之风也颇盛行,技艺则更加高强。清人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说当时有专门踢毽子的人,踢毽子时,这些人手舞足蹈,头、脸、背、胸等身体部位皆可耍弄毽子,动作协调,令人眼花缭乱,时人称其为博戏中的绝技。清人阮葵生的《茶余客话》中说当时的踢法已经发展到百十种之多。踢毽子游戏,在清代宫中也很受欢迎。据说光绪皇帝的瑾妃是一位踢毽高手,午休后,瑾妃常常带领宫女们到前殿踢毽子玩。瑾妃身体灵活,姿势优美,她前踢、后踢、左踢、右踢,雪白的鸡毛毽在脚下来回旋转,令人目不暇接,她往往要踢到进晚膳才肯罢休。

踢毽子主要是少女们的一项娱乐活动。清代李声振的《百戏竹枝词》中有一首《踢毽儿》就生动地描写了一群少女为了玩得痛快,脱掉裙裳,身着短衣,交替轮换着踢毽子,常常日落不归。诗前的小序中称踢毽子为幼女之戏。踢毽子虽被称为“幼女之戏”,其实作为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受到了男女老少的普遍欢迎。据说,清朝光绪年间,河北承德有一位百岁老进士,能够踢出喜鹊登枝、金龙探爪、狮子滚绣球等108种花样。本世纪30年代的北京天桥表演的技艺中也有踢毽子一项,宋相臣父女都是当时技艺超群、极负盛名的高手。根据多方面的记载,古时踢毽子,花样繁多,名目有上百种,如单脚踢、双脚踢、花样踢等,还有拖枪、耸膝、突肚、佛顶珠、剪刀抛、转印、前后底子、左右葫芦等。但基本技法不外盘、拐、磕、蹦四大类。“盘”,用双脚替换着踢; “拐”,用脚外侧踢;“磕”,用膝部踢; “蹦”,则是用脚尖踢。踢毽子的比赛形式,分为单人赛和集体赛两种。单人赛以踢数多少决胜负,中间又需踢出一些规定的花样。集体赛讲究配合和熟练的技巧,将参赛人员分为两队分别站在两边,中间划一线为界,让毽子来回对踢,反复往返,一方未能将毽子踢回对方界内者为负。踢毽子时还常常边踢边唱歌谣,其目的是为了数踢的次数。一般情况下,唱一句做一个动作,唱完一首童谣即为一盘。如流行于山东邹平等地的踢毽歌是:“一踢、外拐,麻线儿、上鞋,炊帚、疙瘩,稀哩、哗啦——”踢毽子是一种全身的运动,有利于人体各部位的锻炼,又不剧烈火爆,老少皆宜,千百年来,深得人们的喜爱。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56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