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孔子与私学的兴起和发展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54 评论:0

(时代(前770~前476)是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渡时期。这个阶段的教育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是“私学”的创设和繁盛。原先掌握在贵族手中的“官学”随着奴隶主贵族地位的没落,逐步形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在官学废弛的过程中,大量原来为贵族所拥有的文化典籍流向民间,文化中心也从周王室和当时的宋、鲁两国向各国分流,从而造成了私学在各地发展的条件。在社会变动中,一批贵族下降为士,形成了以儒为主要成分的知识分子。他们分散到各国去做官吏或教师,培养了一大批师资力量,大大地促进了私学的发展。

生活在春秋后期的孔丘是这个过渡时期的大思想家,也是大教育家。他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祖先是宋国贵族,曾祖迁鲁时已失掉贵族地位。鲁国是保持周文化的一个主要国家,保存了很多宗周典籍和文物制度。孔子以恢复周礼作为他的政治理想,从事很多政治活动,但都因不合时宜而失败,最后以教学活动作为自己的事业。他在近30岁时创设儒家私学。曲阜的杏坛,相传是他讲学的地方。相传弟子达3000人,有成就的72人,许多人做了大官。孔子开设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学校教育的局面。他的口号是“有教无类”,即愿意学习的人,不论地位高低,只要缴 “束修”(10条干肉)就可以收为学生。这样就扩大了教育对象,使出身地位较低的人也能通过“学而优则仕”的道路进入官僚系统。这在当时世卿世禄制正在崩溃的过程中是有进步意义的。

孔子教育的内容,包括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两部分,而以前者为重心。他主张的“文、行、忠、信”四教,后三条都属于道德教育范围。他用的具体教材,是经他整理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即后世所谓的 “六经”。“六经” 也称作“六艺”,一般指礼、乐、射、御、书、数。射、御、书、数也是孔子教学生的内容。孔子几十年从事教育工作所论述的和讲课的内容,被学生记录在《论语》一书中。他总结了教育、教学的思想和原则,提出了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经验和原则。

与孔子大抵同时的墨翟是墨家学说的创始人,他也是一个教育家。墨子除了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外,还注重生产和军事知识的讲授和实习。到战国时期,私学更加发展,“从师”成为时尚。如孟轲常有几百个学生跟从,他和梁惠王、齐宣王论政,也强调庠序之教,晚年退而着书、讲学,也以教育事业终其一生。许行是农家的代表人物,也有徒数十人。齐威王、齐宣王大兴“稷下之学”,使稷下成为各派学者荟萃的中心。荀卿曾三次为祭酒,他着《劝学篇》首先推崇教育的重要性。从西周时卿士有学、庶民无学,到春秋战国时有教无类和私学的兴起,是教育事业的一大进步。孔子及其儒家学派对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礼记·学记》一书,比较系统地记载了当时儒学私学的教育思想和体系。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56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