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孔子道出的生物变异现象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35 评论:0

孔子被认为是对人类历史进程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但他在世时,似乎不如后来那么神圣。孔子年轻时曾做过鲁国管牛羊的小吏,他的邻人也曾直呼他为“东家之丘”。也许正是因为他有机会观察家畜的生长与繁殖,所以《论语》中不仅有光辉的哲学及教育思想,而且也有关于牛的变异现象的描述。

《论语·雍也》中说: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犁牛,据郭沫若解释是黑牛,骍指红色。原文的意思应是,黑色的(且角短小的)牛却生出了红色而角很长的牛。这是典型的变异现象。孔子虽是讲动物,实际上却以此喻人,他的谈话对象仲弓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可使南面”,仲弓的父亲却是一个“贱人”,孔子正是指出了仲弓父子的截然不同。

其实,我国古代对人和其他生物的遗传与变异都有所认识。范蠡所说“慧种生圣,痴种生狂”固然有些道理,然而父子之间的差异是不争的事实。屈原就曾提问:鲧和禹是父子,然而两人的差异是怎么形成的呢?坚持“子类父性”的王充也承认一些农作物“生于常类之中而有诡异之性”。

在确认变异存在的基础上,人们也开始认识到了变异的某些规律。明代夏之臣在《评亳州牡丹》中说: 同一个品种的牡丹中,产生了变异品种,这是由于种子发生了忽变。他还认为,正是种子的忽变导致了亳州牡丹品种的繁荣。夏之臣的见解恰与近代生物学暗合,遗传学研究证明植物突变大都在种子中发生,而且花卉种子在休眠中不仅会发生生理突变,也会发生染色体的畸变。南宋陆游也曾发现“绍兴春”、“泼墨紫”等34个牡丹名品都是由 三个品种的种子发生变异而形成的新品种。

环境是诱发变异的重要因素。在《天工开物》 中,宋应星就是指出过黍、稷、粱、粟等作物种类很多,且“相去数百里,则色、味、形、质随方而变,大同小异,千百其名”。宋应星的论述尚不如他的前人具体,宋代科学家苏颂说: 要使牡丹品种奇异,需“秋冬移接,培以粪土;至春盛开,其状百变”。苏颂还分析过契丹养马时“纵其水草,不复羁”对马性状的影响。宋代刘蒙也发现,牡丹、芍药两花在山野时,“皆单叶小花,至于园圃肥沃之地,栽锄粪养,皆为千叶大花,变态百出。”刘蒙还描述了野菊与甘菊在同样环境中生长后的情况: “花大者为甘菊,花小者为野菊,各种园圃肥沃之处,复一体,是小可变为甘也,如是则单叶变为千叶亦有之矣。” 刘蒙通过对比有力地证明了环境的改变使野菊发生变异,变得与甘菊一样了。

沈括曾经说: “大凡物理有常有变”,“常,则如本气; 变,则无所不至”。事物总是既有正常稳定,也有变化,两者并存不悖,生物的性状也是如此。中国古代对遗传和变异规律的认识充分证明了沈括的断言。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56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