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科举的废除和近代学校制度的建立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15 评论:0

一次次抗击西方列强侵略失败,使传统封建教育制度空疏无用的弱点暴露无遗。改革科举制度、加设实用学科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戊戌变法时,曾一度明令废八股,改试策论,但因变法失败,这些改革全部落空。1901年,清廷第二次明令废八股,改试策论,并递减科举取士的名额。科举形式有所改变,但旧的思想束缚并没有改变。1903年,张之洞、赵尔巽、端方等人联名奏请停止科举,认为科举 一日不停,读书人就一日怀有侥幸中举之心,“学校也无大兴之望”。这年8月,清廷终于下谕 “立停科举以广学校”。从隋代伊始,在中国实行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完全废止,封建传统的教育制度在形式上一笔勾销。

京师大学堂师生合影

1902年和1903年分别拟定的《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标志着新式学校制度开始建立。其中,《奏定学堂章程》 中所规定的“学校系统”(通常称“癸卯学制”)是中国第 一个经正式颁布后在全国推行的近代学校制度,清末民初的新学校制度都以此为依据。不过在这以前已经有不少新的学校制度的倡议和新式学校的创办。近代中国人最早办的私立小学是1878年的上海正蒙书院小班(后改梅溪小学堂)。最早的公立小学是1897年盛宣怀奏办的南洋公学外院。最早的公立普通中学是1895年盛宣怀办的天津西学学堂(后改北洋学堂,1903年改为北洋大学堂)。最早的新式大学教育是1895年盛宣怀奏办的天津西学学堂的头等学堂,1896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也设有大学性质的上院或头等学堂。1898年戊戌变法时设立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1901到1902年中国官立大学有很大发展。中国近代公立的师范教育开始于1897年设立的南洋公学的师范院。1902年京师大学堂正式附设师范馆,此即今北京师范大学前身。1910年政府设立的师范学校已有41 5 所,学生28572人。1905年成立了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学部,作为统辖全国的正式教育行政机关,并将旧有的国子监并入; 1906年于府厅州县设立劝学所,作为各府厅州县的教育行政机关。当时的教育宗旨反映了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方针。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开始了留学教育。中国第一批留学生,是由曾国藩奏准的由容闳率领的于1872至1875年赴美留学的120名留学生。以后又有去英、法、德等国的留学生,1902年以后,去日本留学的学生最多。1905年学部成立后,厘订了各项留学章程,形成了留学制度。在留学生中产生了许多先进分子,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的同盟会中有许多人就是当时的留日学生。

从清末开始形成的教育制度比旧的教育制度前进了一大步,它是以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制度,特别是日本教育制度为模式的。不过新教育制度虽然取代了科举制度,但毕业考试在许多地方还是仿照科举制度的办法,教育内容也特别注重经学的传授和旧礼教的陶冶,这反映了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育的本质。此外,这种教育制度基本上是抄袭了外国的教育制度,没有顾及本国特点,如学制太长(长达29年至30年)。此外,庞大的中央学部的组织机构即使在教育最发达的西方国家中也不 一定有必要。新学制中女子教育根本没有地位。帝国主义国家也在我国开办许多学校,特别是教会学校,它们不受中国政府管辖,成为一个独立的教育系统,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但也培养了不少人才,这也是半殖民地国家教育的一大特征。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56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