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前,一些开明的知识分子已开始非议封建旧礼教。学者俞正燮认为,不该以 “贞烈”苛求妇人,夫死而妻不再嫁,固然可敬,其再嫁者,亦不当责难。龚自珍认为,君主应礼遇臣下,不该“朝见长跪,夕见长跪”。嗣后,随着西方新思想的传入,对旧礼教的批判日深。维新派许多人主张“男女并重”,禁止妇女缠足,改变不便动作的 “褒衣博带” 的旧礼服,提出见尊长只要拱手一揖便可说事,废除繁琐的旧礼节。辛亥革命后,人们对封建纲常礼教的批评更为激烈,认为这种礼教使人养成 一种 “卑屈之风,服从之性”,是 “杀人于无形”。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明确宣告要“消灭”旧礼教。鲁迅在着名的《狂人日记》中揭露两千多年的历史,满本都写着两个字 “吃人!”此后,吴虞又写了 《吃人与礼教》一文,指出: “吃人的就是讲礼教的,讲礼教的就是吃人的呀!”这些愤怒的揭露和呐喊,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在批判旧礼教的同时,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也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康有为认为,礼应使人们 “各得其分,各得其乐,而不相侵”。人类 “同为兄弟,实为平等”,各有自主独立之权。女子当与男子一切相同,寡妇不当为男子苦守。严复热情提倡自由,同时又提出自由以“毋相侵损”为准则。他认为西方之所以富强,是因为“人人得其意,申其言”,而上下“联合一体”。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父子也是平等的,他们都是人,其区别仅仅是 “一先生、一后生而已”,故他们之间只有长幼的年序,而没有尊卑的理义。封建时代为女子设立的 “三从四德”,是广大女子身上的一副沉重枷锁。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男女同生天地间,同有天赋之权利”,理应一律平等。孙中山还提倡人类以“互助”为原则,好像舟行大海中,遇到风涛,同心互助,才能 “共济”,社会国家乃互依的团体,如不互相帮助,也就无法生存。
由于对封建旧礼教的猛烈批判和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近代社会的礼仪制度开始改变。小辈遇到尊敬的长辈不再跪拜,而行弯腰鞠躬礼或举手致敬礼,朋友之间用握下来代替打躬作揖。原来对尊者、贵者称呼为“大人”、“大老爷”,慢慢改称为“先生”。宽衣博带的旧礼服,为简易方便的中山装和西装所取代。男子长发蓄辫的陋习也开始革除。死者丧葬原来要入棺,埋地,造坟墓,大操大办,近代渐行火葬,丧事从简。社会上的一夫多妻制和摧残妇女的童养媳制受到谴责,开始收敛。婚姻自由的原则逐渐推广,结婚不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以完全由男女双方自己决定。男女开始有平等的继承财产的权利。女子不再从小缠足,社会上对大脚的妇女也不再歧视。上述这一切礼仪制度的改变,是中国近百年来经济、政治、文化大变动的结果。
然而,近代礼仪制度的改变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些顽固的封建卫道士时时负隅顽抗,即使主张变革自强的开明官绅,也依然固守旧礼教的阵地。曾国藩在残酷镇压农民起义军的同时,大肆鼓吹“礼治”,宣称“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的等级和礼教纲常如同穿鞋戴帽一样不可颠倒。张之洞、劳乃宣等主张治国应以礼教为本,法令为末,凡法令有悖礼教的地方都应改正。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张勋等为了复辟帝制,又大肆宣扬尊孔复礼。这些人不过是企图螳臂挡车,不可能逆转滚滚向前的历史洪流。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55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