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讲究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46 评论:0

中国在历史上主要是一个农业国,农业技术事关人民生计、国家存亡,甚至帝王的江山也被称为“社稷”。春秋时,吴越相争,越王勾践反攻吴国前,曾将蒸熟的种子献给吴国,耽误了吴国一年的农业生产,不久吴国就被越国起兵灭亡了。孔子周游列国时,一位老农曾讥讽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按后人的解释,五谷可能指稻、黍、稷、麦、菽或黍、稷、麦、菽、麻。尽管后人难以弄清“五谷”到底指哪几种,但显然春秋时农作物已多样化了。

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古代中国人形成了精耕细作的传统。大约在殷商时,我们的祖先就改变了满天星式的撒播作法,开始成行列播种,畦与畦之间有一定距离。分行栽培有利于排涝、抗旱、保墒、保持田间通风,更有利于除草和培土。《诗经》中有“今适南亩,或耘或耔,黍稷薤”的说法,“耘”即除草,而“耔”即培土,如果不是在分行栽培的田亩中,随意的“或耘或耔”根本无法做到。为了维持地力不衰,人们最初采用的办法是弃耕一段时间,春秋时,土地仍被分为不易之地、一易(弃耕一年)之地、再易(弃耕两年)之地。春秋时期,我国开始了麦、豆(即菽)一年两熟的轮作。轮作制的出现,可使土地每年得到充分使用,又可恢复地力。西汉初期的“代田法”改按片休耕为沟垄互换,让植行(沟)和行间(垄)按时互换位置。具体的作法是:将谷种播在垄沟内,使幼苗得到垄的保护,等苗长大后,便将垄上的土堆到沟里,保护作物的根部。这种沟垅相代、深耕轮作的方法,可以保持土壤活力,每亩田比普通田块增产1/3~2/3。史书上称代田法“田野益辟,颇有畜积”,“力少而得谷多”。

耕植图

《耕植图》根据南宋楼的《耕植》所绘,反映了水稻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过程。

施肥也是精耕细作的重要手段。南宋的《陈旉农书》中提出了“用粪犹用药也”的深刻见解。我国的施肥技术由来已久,春秋战国时就有草、粪等多种生物肥料。汉代《泛胜之书》中提到蚕屎、骨汁、粪便等肥料。魏晋时的《广志》中有我国最早在稻田里种植豆科植物苔草作绿肥的记载。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将旧墙土等也视为肥料。元代王祯在《农书》中提到大粪、厩肥、苗肥、草肥、草木灰、石灰、泥肥(用河泥与粪混合的肥)等肥料,他还十分重视动物肥料,指出“一切禽兽毛羽亲肌之物”均是很好的肥料。宋应星《天工开物》中仅饼肥就列举了芝麻饼、棉籽饼、萝卜籽饼、油菜籽饼、大眼桐籽饼等七种,还提到了骨灰、石灰等既富含微量元素,又可以改变土壤酸性的肥料。

我国多山地、水域,平原地带十分有限,因此田地改造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造地的壮举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梯田和浮田。梯田雏形出现于汉代,宋代某些地方梯田规模已很宏大,范成大在《骖鸾录》中描写江西袁州(今宜春一带)“岭阪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直至今日,梯田仍遍布北方的黄土高原和南方的丘陵地带。梯田可以充分利用水源,防止土壤流失,古人曾以“水无涓滴不为用,山到崔嵬犹力耕”形容其效用。梯田是向山要地,而浮田则是向水要地。浮田又称“葑田”,“葑”是浅水地带生长的草本植物菰的宿根和茎,经多年缠结,形成了一层“垫子”浮在水上。晋代时,有人开始在葑上种水稻和蔬菜。北宋时,人们不再满足于自然形成的浮田,而是用木架浮在水上,架内放上菰根,任其生长形成人工浮田——架田。宋代的杭州西湖内曾有大量的浮田,但浮田影响了西湖的蓄水能力,到苏轼任杭州通判时,便将浮田挖起,堆成了今天的苏堤。

中国古代的农业技术像一个巨大宝库,其中还有众多值得叙述的东西,如农具的制造和使用、人工育种、田间管理等。我们的先人所创造的农业技术具有无限的生命力,使我们至今仍受益匪浅。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54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江南水系的改善与经济发展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