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吉服与凶服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59 评论:0

趋吉避凶是人类的普遍心理。过节、生辰、结婚是吉事。灾荒、兵败、死亡为凶事。我国人民十分讲究吉事穿吉服,凶事穿凶服。服饰文化不仅与物质生活有关,也与精神生活有密切关系。

穿吉服的情况很多,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节日穿吉服。中国人过传统节日,在经济条件许可的范围内,都尽量穿得好些。如一年 一度的新春佳节,一般都衣着鲜丽、华美,呈现出节日气氛; 正月十五也是大节,着新衣的更多,就连贫民,也都穿上洁净的服装。二是生日穿吉衣。中国古代特别重视小儿的周岁,青年的冠礼、笄礼,老人的逢十生辰。小儿满周岁,要为其洗澡、添制新衣; 青年人冠礼、笄礼,要换一套成人新衣; 老人大寿,更是穿着讲究了。《红楼梦》 中贾母八十大寿之日,衣着全新,迎接前来祝寿的亲朋好友、达官贵人,且按前来祝寿之人地位不同,着不同服饰迎接。其三为新婚着吉衣。新郎、新娘在服饰上都特别讲究。汉以前,新郎戴一顶黑中带红的礼冠,黑色上衣,镶黑边的大红色下裳; 新娘则头戴假发编的首饰,上下身穿一袭镶着大红边的深青色丝织衣裳。明时,朝廷正式规定庶民可以用九品命服为结婚吉服,故此后新婚男子被称为 “新郎官”,凤冠霞帔则成为新娘的通服。在封建社会中,贫富等级不同,婚礼的吉服也有差距。富者嫁女,花冠价高者可达数十万钱,贫者则仅以铜钗为新婚首饰。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清溥仪皇帝妃文绣婚服像

吉服华丽鲜洁,凶服则用缟素,即白色的衣服。古代把大病疫、大饥荒、大灾害视为凶事,逢此,天子及大臣都要穿白色的衣服。最大的凶事为死亡。遇到丧事,有关的人按与死者关系的远近,服不同的丧服。丧服从重到轻,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等五种,合称五服。最重的丧服为斩衰,比如儿子和没有出嫁的女儿死了父亲或母亲,就要服斩衰。所谓斩衰,是用最粗的生麻布制成的丧服,断处外露,不缉边,着穿三年。最轻的丧服为缌麻,用最细的熟麻布做成。丧礼服制中,由粗生麻布到最细熟麻布的五个等级差别,标志着直系血缘关系与旁系血缘关系、亲与疏的差别。丧事期间,一定要服丧服,违反礼制,就要受到惩罚。五服之外,古代还有一种轻度的服丧方式,叫“袒免”,主要发生于朋友之间。友人亡故,如果亲自前去吊丧,在灵堂吊唁或殡葬时,也要披麻。若在异地,“袒免”便可,即袒露左臂,去掉冠。近代以来,丧服制度大有改变。现今在告别死者时,左胸别有小白花,臂围一黑纱,妇女则于发际间插一朵小白花等。这些象征性的志哀方式,较之古代丧服,大大简化了。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52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