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早期衣着原料是丝和麻,贵人常穿丝绸,而普通百姓都穿粗麻布。从汉代开始棉花在中国某些边远地区种植。《后汉书》中说,“云南哀牢制白迭花布”,“白迭”也就是棉花。考古发掘及文献资料表明,新疆少数民族在东汉之前也已经开始种植棉花了。唐朝时,棉布尚未在中原地区普及。从宋代开始,尤其是宋室南迁后,棉花种植在长江—黄河流域得到推广,棉纺织业也有了一定发展。王祯指出,棉花有许多优越性,例如“比之蚕桑,无采养之劳”,却有“必收之效”。但棉花传入内地之初,加工技术却不过硬,人们需用手剖法去籽,弹棉花用的弓太小,力量微弱,并条纺纱方法也不适用于纤维较短的棉花。于是,提高纺织技术,便成了宋元时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就在这时,一位出身贫寒的妇女出色地完成了棉纺技术的革新,这位妇女就是黄道婆。
黄道婆,松江府(今上海松江县)人,生于南宋淳佑年间,十二三岁便做了童养媳,后来因不堪公婆与丈夫的虐待,背井离乡到了海南岛南端的崖州。海南是我国较早种植棉花的地区,当时棉纺技术水平比中原地区高,海南黎族人生产的黎单、黎饰在内地十分有名。黄道婆到崖州后,向淳朴的黎族人民学习先进的纺织技术,逐渐成了一个棉纺能手。若干年后,她年纪渐老,怀念故土,于是在元朝元贞年间(1295~1297)搭海船回到故乡。她后来靠织崖州被为生,并将精湛的技术传授给故乡人民,向她学艺的人家有上千户。
古代挖煤图
黄道婆根据自己几十年积累的纺织经验,对当时的棉纺工具作了许多改革。黄道婆将海南搅车介绍到江南。搅车用于去除棉籽,是由装在机架上的两根辗轴组成,两轴均有摇臂,将棉花装进两轴之间辗轧,棉籽就被挤出留在一边,而棉花纤维却被带到了另外一边。这件工具比传统的手剥或铁杖擀压要有效得多,正如王祯《农书》所说: “凡木棉虽多,今用此法,即去籽得棉,不致积滞。”黄道婆将弹棉花的弓由1尺长改为4尺长,用绳弦代替了线弦;使用时也不再以手指弹弦,而是先用弹椎小端击弦数次,将棉花弹松,再以弹椎大端击弦一次,使棉絮飞起。棉絮因较轻会飞得远,而杂物因较重降在近处,经大弓弹后,除杂工作就较为容易了。黄道婆还将旧式单锭手摇纺车改为三锭脚踏纺车,使纺棉功效提高了二三倍,操作起来也比旧式纺车容易。除了以上三件重要工具外,黄道婆还总结了织布的错纱、配色、挈花等技术,并热心向人们传授。
木棉搅车
正是由于她的贡献,她的家乡才形成了千余户人家一起从事织布的局面,松江府一带也迅速成为富庶之乡,后来更有了松江布 “衣被天下”之说,松江的织布技术渐渐传遍了各地。虽然黄道婆返乡没几年就死去了,当地人民却热爱她、怀念她,专门为她修了祠堂。其实,不仅松江人应该感谢她,所有中国人都应感谢她,因为这位不见于正史的劳动妇女使中国人的衣着进入了全新的棉织品时代。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512.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6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6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