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古代的动植物分类方法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48 评论:0

无论中国还是西方,生物学的起点都是静态的观察与分类,进化论的前身——亚里士多德的生物阶梯说,就是由观察与分类得到的。对动植物的分类,也是人类利用生物资源的重要前奏。在古代经典《尔雅》中,载有我国最早的一种分类方法。这种方法用草、木、虫、鱼、鸟、兽来描述整个生物界。书中有释草、释木、释鱼、释鸟、释兽、释畜等篇,专门解释动植物的名称。《释草》包含100多种草本植物; 《释虫》 中有80多种动物,绝大部分是节肢动物,另有少数软体动物; 《释鱼》中有70多种动物,包括鱼类、爬行类、两栖类、节肢动物、软体动物; 《释鸟》中有90多种动物,包括鸟类和蝙蝠、鼯鼠; 《释兽》部分则有60多种兽类; 《释畜》 部分讲的是人类驯养的动物。书中的动植物名称排列井然有序,例如 《释虫》中,将蜣螂(即俗称的 “屎壳郎”)、 蝎(一种甲壳虫)、蠰(啮桑)、蜉蝣(双齿蛂或角蛂)、蛂(金龟子)等放在一起,显然是将它们当成一类。以上分类方法的实际产生年代要远早于《尔雅》的成书年代。考古研究表明,甲骨文时代,生物的分类法就已经萌芽了。

春秋技术名着《考工记》则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动物分类法。此法将动物分为大兽和小虫。大兽包括脂者、膏者、臝者、羽者、鳞者。脂、膏显然不能作为动物本质的特征,它们只能满足人的需求,所以后来《吕氏春秋》中将大兽分为羽、毛、鳞、介、臝更为合理。这五个类别分别大致对应于鸟类、兽类、鱼类和爬行类、龟鳖类、人类。整个大兽类又大致相当于全体脊椎动物,整个小虫类则包括无脊椎动物。

中国古代的分类学随着人们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发展。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前人分类法的基础上,又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本草纲目》共记载了植物1094种,将植物药品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并对每部又有更细致的划分:草部分为山草、芳草、阴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类、杂草等类,谷部分为麻、麦、稻、稷粟、菽豆、造酿等,菜部分为荤辛、柔滑、蓏菜、水菜等,果部分为五果、山果、夷果、味、蓏、水果等,木部分为香木、乔木、灌木、窝木、苞木、杂木等。李时珍的分类虽然仍有人为分类法的痕迹,但基本上是依据植物本身的自然属性进行的。李时珍又将400多种动物药品分为虫、鳞、介、禽、兽、人6部。这种划分显然借鉴了 《考工记》、《吕氏春秋》 中的大兽小虫划分法,但李时珍的排列更符合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的生物自然阶梯,而且,他注意到了环境对动物性状的影响,还描述了许多动物的遗传变异现象。

《本草纲目》书影

1583年,意大利医生和植物学家切撒尔皮诺说: “假如这众多的植物不和军队一样分为若干队伍,则一切将陷于混乱与骚动。” 他不知道,在他说这番话时,东方伟大的学者李时珍已经做了他所呼吁的工作,而当欧洲生物学家林耐于1735年终于将动植物分为“若干队伍” 时,当初的呼吁者已去世130余年了。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462.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